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V型多缸柴油机的中冷增压装置,包括柴油机设备本体,所述柴油机设备本体顶端前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进气管,两个所述进气管贯穿柴油机设备本体并固定连接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左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外径固定连接有增压器,所述输气管左端连接有增压器,所述增压器远离输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气管,通过多个散热扇对冷排底部进行散热,继而对冷排内的水源散热,并通过冷排将水源输送到输水管后,且继续通过输水管输送到环形水管内,并通过环形水管内的冷水源再次对中冷器进行散热的过程,解决了中冷器散热效果不好的现象,继而导致其冷却效率不高,并影响后续柴油机设备本体的工作效率。并影响后续柴油机设备本体的工作效率。并影响后续柴油机设备本体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V型多缸柴油机的中冷增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柴油机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V型多缸柴油机的中冷增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多缸柴油机,即按气缸数量分类时有多个气缸的柴油机,而柴油机中冷增压是指增压可使柴油机在排量不变,重量增加不大的情况下达到增加输出功率的目的,与相同功率的非增压柴油机相比,增压柴油机不仅体积小,重量轻,功率大,而且还降低了单位功率的成本。因此,增压技术不仅广泛应用在柴油机上,而且还推广到汽油机,是改善内燃发动机的重要技术手段。
[0003]目前,市场上的柴油机在工作过程中,一般通过从外界将空气进入到内部,并通过增压器对空气进行增压后,再通过中冷器对空气进行冷却,然后冷却后的空气通过相应的排气管进入气缸燃烧室内燃烧,但柴油机内部的冷却,基本都是通过散热器冷却的,导致中冷器在运行过程中的散热效果不佳,继而会影响其冷却空气的效率,最终可能会导致其做功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散热性能良好的一种V型多缸柴油机的中冷增压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一种V型多缸柴油机的中冷增压装置,包括柴油机设备本体,所述柴油机设备本体顶端前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进气管,两个所述进气管贯穿柴油机设备本体并固定连接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左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外径固定连接有增压器,所述输气管左端连接有增压器,所述增压器远离输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气管,所述连接气管远离固定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输气长管,所述输气长管相背于连接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中冷器,所述中冷器前端固定连接有排气管。
[000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柴油机设备本体底端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左端固定连接有冷排,所述冷排顶端固定连接有水泵。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排远离水箱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相背于冷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环形水管。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环形水管内壁开设有中冷器,所述中冷器前端固定连接在柴油机设备本体的后端内壁上。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环形水管右端固定连接有储液管,所述储液管顶端固定连接有液位输送器,所述储液管远离环形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水箱的顶端上。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柴油机设备本体底端内壁开设有若干个散热扇,所述柴油机设备本体前端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远离柴油机设备本体
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冷排的前端的左右两侧上。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柴油机设备本体顶端内壁开设有储气腔。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柴油机设备本体左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远离柴油机设备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气管的右端外径上。
[0014]本技术的优点是:
[0015]在中冷器运行的过程中,通过启动液位输送器,通过液位输送器将环形水管内的热水源抽出,并通过储液管运输到水箱的内部,且通过运行水泵,使得水箱的水源从冷排运输,水源在通过冷排的过程中,通过多个散热扇对冷排底部进行散热,继而对冷排内的水源散热,并通过冷排将水源输送到输水管后,且继续通过输水管输送到环形水管内,并通过环形水管内的冷水源再次对中冷器进行散热的过程,继而防止其中冷器过热,导致其冷却效率不高,继而影响后续柴油机设备本体做功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V型多缸柴油机的中冷增压装置的立体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V型多缸柴油机的中冷增压装置的后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V型多缸柴油机的中冷增压装置中冷器的立体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V型多缸柴油机的中冷增压装置中柴油机设备本体的后视剖面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的一种V型多缸柴油机的中冷增压装置中柴油机设备本体的剖面图。
[0021]图中:1、柴油机设备本体;2、进气管;3、输气管;4、增压器;5、固定筒;6、连接气管;7、输气长管;8、中冷器;9、排气管;10、水箱;11、冷排;12、水泵;13、散热扇;14、固定杆;15、输水管;16、环形水管;17、液位输送器;18、储液管;19、限位杆;20、储气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23]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24]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如“上、下”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左、右”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
[0025]实施例
[0026]请参阅图1
‑
5,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27]具体地是提供一种V型多缸柴油机的中冷增压装置,包括柴油机设备本体1,柴油机设备本体1顶端前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进气管2,两个进气管2贯穿柴油机设备本体1并固定连接有输气管3,输气管3左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筒5,固定筒5外径固定连接有增压器4,输气管3左端连接有增压器4,增压器4远离输气管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气管6,连接气管6
远离固定筒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输气长管7,输气长管7相背于连接气管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中冷器8,中冷器8前端固定连接有排气管9,柴油机设备本体1顶端内壁开设有储气腔20,首先,空气通过进气管2进入到柴油机设备本体1内部,并通过输气管3将空气运输到固定筒5的内部,且通过固定筒5进入到输气管3内部后,通过对空气增压后,进入到连接气管6内,并通过连接气管6进入到输气长管7的内部,继而运输到中冷器8的内部后,并通过中冷器8将空气冷却后并通过排气管9输送到储气腔20内,以此保证该气体,在后续的气缸燃烧室与柴油进行混合,并持续燃烧做功的过程。
[0028]进一步解释,通过柴油机设备本体1底端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水箱10,水箱10左端固定连接有冷排11,冷排11顶端固定连接有水泵12,冷排11远离水箱10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输水管15,输水管15相背于冷排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环形水管16,环形水管16内壁开设有中冷器8,中冷器8前端固定连接在柴油机设备本体1的后端内壁上,环形水管16右端固定连接有储液管18,储液管18顶端固定连接有液位输送器17,储液管18远离环形水管16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水箱10的顶端上,柴油机设备本体1底端内壁开设有若干个散热扇13,柴油机设备本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V型多缸柴油机的中冷增压装置,包括柴油机设备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柴油机设备本体(1)顶端前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进气管(2),两个所述进气管(2)贯穿柴油机设备本体(1)并固定连接有输气管(3),所述输气管(3)左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筒(5),所述固定筒(5)外径固定连接有增压器(4),所述输气管(3)左端连接有增压器(4),所述增压器(4)远离输气管(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气管(6),所述连接气管(6)远离固定筒(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输气长管(7),所述输气长管(7)相背于连接气管(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中冷器(8),所述中冷器(8)前端固定连接有排气管(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型多缸柴油机的中冷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柴油机设备本体(1)底端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水箱(10),所述水箱(10)左端固定连接有冷排(11),所述冷排(11)顶端固定连接有水泵(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V型多缸柴油机的中冷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排(11)远离水箱(10)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输水管(15),所述输水管(15)相背于冷排(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环形水管(1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德荣,
申请(专利权)人:上研动力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