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清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3261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河道清淤装置,涉及河道清理技术领域,包括:淤泥收集箱,所述淤泥收集箱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板;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设置在底板的前侧;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设置在控制组件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使用把手调整动力组件的角度使保护罩的位置对准淤泥的表层通过吸泥泵直接清理,底层稍硬的污泥及渣土,通过旋转刀的绞切可对堆积的淤泥松动和粉碎,块状过大及偏硬的淤泥渣土被粉碎成细小颗粒容易被吸泥泵吸入清理,从而解决了吸泥泵一般在河道里清理堆积的淤泥时都是依靠吸泥泵进行抽取送至河道的两侧,淤泥底部偏硬的淤泥及渣土时,吸泥泵很难直接清理掉,而且较大的块装淤泥容易堵塞吸泥泵的问题。泥泵的问题。泥泵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清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河道清理
,尤其涉及一种河道清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河道是泄洪的通道,河道的防洪安全、行洪通畅,对抗御洪水灾害具有重要作用,而平时河道储水也可用来灌溉农田,而要实现河道的各种功能就必须要保持河道的通畅,如果河床上淤泥淤积过多,则会抬高河床,从而会影响到抗旱、排涝和灌溉等的能力,因此定期的对河道进行清淤的治理尤为重要。
[0003]现有技术中,河道里清理堆积的淤泥时,主要依靠吸泥泵进行抽取送至河道的两侧,当清理中的淤泥内混入偏硬或大块的渣土被吸泥泵吸附时,容易堵住输出管管口,进而导致吸泥泵堵塞,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新型的一种河道清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技术中,河道里清理堆积的淤泥时,主要依靠吸泥泵进行抽取送至河道的两侧,当清理中的淤泥内混入偏硬或大块的渣土被吸泥泵吸附时,容易堵住输出管管口,进而导致吸泥泵堵塞,而提出新型的一种河道清淤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淤泥收集箱,所述淤泥收集箱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板;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设置在底板的前侧;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设置在控制组件的下方;所述动力组件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靠近左侧位置设置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支撑板的上表面并延伸至下方,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动力杆,所述动力杆的外表面靠近底部位置固定连接有旋转绞刀,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靠近右侧位置设置有吸泥泵。
>[0006]优选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把手,所述把手外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受力架,所述受力架的两侧内表壁转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两端均对称转动连接有支撑杆。
[0007]优选的,所述吸泥泵出料端固定连接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另一端与淤泥收集箱的前表面固定连通。
[0008]优选的,两个所述支撑杆对称固定连接在底板的顶部靠近前侧的位置。
[0009]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底部靠近中心处设置有移动装置。
[0010]优选的,所述吸泥泵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的外表面等距开设有多个过滤孔。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2]1、本技术中,使用把手调整动力组件的角度使保护罩的位置对准淤泥的表层通过吸泥泵直接清理,底层稍硬的污泥及渣土,通过旋转刀的绞切可对堆积的淤泥松动和粉碎,块状过大及偏硬的淤泥渣土被粉碎成细小颗粒容易被吸泥泵吸入清理,从而解决了河道里清理堆积的淤泥时,主要依靠吸泥泵进行抽取送至河道的两侧,当清理中的淤泥内混入偏硬或大块的渣土被吸泥泵吸附时,容易堵住输出管管口,进而导致吸泥泵堵塞的问
题。
[0013]2、本技术中,当吸泥泵处于工作状态时,淤泥通过保护罩表面开设过滤孔进入吸泥泵,由吸泥泵出料口进入输送管连接的一端,淤泥在经过输送管输送进输送管的另一端进入淤泥收集箱中,当淤泥收集箱中装满足够的淤泥,通过移动装置运输到指定地点集中处理避免污泥对河道的二次污染,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出一种河道清淤装置的立体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提出一种河道清淤装置的动力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提出一种河道清淤装置的控制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提出一种河道清淤装置的移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8]图例说明:1、淤泥收集箱;2、底板;3、移动装置;5、输送管;6、控制组件;601、把手;602、限位杆;603、支撑杆;604、受力架;7、动力组件;701、电机;702、支撑板;703、动力杆;704、旋转绞刀;705、保护罩;706、吸泥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0]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1]实施例1,如图1

图4所示,包括淤泥收集箱1,淤泥收集箱1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板2;控制组件6,控制组件6设置在底板2的前侧;动力组件7,动力组件7设置在控制组件6的下方;动力组件7包括支撑板702,支撑板702的顶部靠近左侧位置设置固定安装有电机701,电机701的输出端贯穿支撑板702的上表面并延伸至下方,电机7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动力杆703,动力杆703的外表面靠近底部位置固定连接有旋转绞刀704,支撑板702的上表面靠近右侧位置设置有吸泥泵706;控制组件6包括把手601,把手601外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受力架604,受力架604的两侧内表壁转动连接有限位杆602,限位杆602两端均对称转动连接有支撑杆603;两个支撑杆603对称固定连接在底板2的顶部靠近前侧的位置;底板2的底部靠近中心处设置有移动装置3。
[0022]其整个实施例1达到的效果为,本装置在使用时,握住把手601按下或抬起调节使限位杆602的外表面与支撑杆603的内表面上下转动,把手601按压向下转动的调节使动力组件7整体向上移动,抬起把手601向上转动的调节使动力组件7整体水平向下移动,河道清理装置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高度与方向通过移动装置3移动到需要清理的河道淤积处,握住把手601的后通过按下或抬起调节动力组件7的角度,使保护罩705插入淤泥中,启动吸泥泵706将表层松软的淤泥直接吸入,淤泥通过输送管5输送到淤泥收集箱1中,遇到底层稍硬淤泥及渣土启动电机701,电机701的输出端转动使固定连接的动力杠杆703带动旋转绞刀704的转动对淤泥处进行绞切松动,在旋转绞刀704的工作同时可同步启动吸泥泵706配合使用
将已绞切的淤泥通过吸泥泵706输送到淤泥收集箱1中完成清理工作。
[0023]实施例2,如图1

图4所示,吸泥泵706出料端固定连接有输送管5,输送管5的另一端与淤泥收集箱1的前表面固定连通;吸泥泵70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保护罩705,保护罩705的外表面等距开设有多个过滤孔。
[0024]其整个实施例2达到的效果为,在使用时,当吸泥泵706处于工作状态,淤泥通过保护罩705进入吸泥泵706,由吸泥泵706出料口进入输送管5连接的一端,淤泥在经过输送管5挤压进入输送管5的另一端进入淤泥收集箱1中起到了淤泥集中收集的效果。
[0025]工作原理:握住把手601按下或抬起使限位杆602的外表面与支撑杆603的内表面转动调节控制组件6和动力组件7,按压转动的调节使动力组件7整体水平向上移动,抬起转动的调节使动力组件7整体水平向下移动,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调整高度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淤泥收集箱(1),所述淤泥收集箱(1)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板(2);控制组件(6),所述控制组件(6)设置在底板(2)的前侧;动力组件(7),所述动力组件(7)设置在控制组件(6)的下方;所述动力组件(7)包括支撑板(702),所述支撑板(702)的顶部靠近左侧位置设置固定安装有电机(701),所述电机(701)的输出端贯穿支撑板(702)的上表面并延伸至下方,所述电机(7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动力杆(703),所述动力杆(703)的外表面靠近底部位置固定连接有旋转绞刀(704),所述支撑板(702)的上表面靠近右侧位置设置有吸泥泵(70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6)包括把手(601),所述把手(601)外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俭金晶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中天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