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转轴结构,通过精简的结构支撑旋转体的轴并导引润滑油至轴承件。转轴结构包括:轴;旋转体,围绕所述轴而设置;轴承件,配置于所述轴与所述旋转体之间;轴支撑件,支撑所述轴;以及至少一垫圈,夹设于所述旋转体与所述轴支撑件之间,所述轴支撑件的至少一表面接触所述至少一垫圈且所述至少一表面具有至少一油槽,所述至少一垫圈的局部位于所述轴承件与所述至少一油槽的局部之间,所述至少一垫圈具有切口及爪部,所述爪部从所述切口的内缘弯折地延伸出,所述爪部伸入所述至少一油槽。槽。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传动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转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作为差速器的行星齿轮机构中,太阳齿轮周围的小齿轮绕小齿轮轴旋转,且小齿轮与小齿轮轴之间通常设有滚针轴承。为了使小齿轮轴稳固地被支撑并使润滑油能够顺利地供应至滚针轴承,需在行星齿轮机构中设置分别支撑结构及导油结构,而不利于行星齿轮机构的小型化。因此,有必要对转轴结构进行改良以克服所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转轴结构,通过精简的结构支撑旋转体的轴并导引润滑油至轴承件。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转轴结构,包括:轴;旋转体,围绕所述轴而设置;轴承件,配置于所述轴与所述旋转体之间;轴支撑件,支撑所述轴;以及至少一垫圈,夹设于所述旋转体与所述轴支撑件之间,所述轴支撑件的至少一表面接触所述至少一垫圈且所述至少一表面具有至少一油槽,所述至少一垫圈的局部位于所述轴承件与所述至少一油槽的局部之间,所述至少一垫圈具有切口及爪部,所述爪部从所述切口的内缘弯折地延伸出,所述爪部伸入所述至少一油槽。
[0005]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爪部的弯折角度小于90度。
[0006]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油槽是直线状,当沿所述轴的轴向观察时,所述至少一油槽与所述轴的中心不重叠,当沿所述轴向观察时,所述至少一油槽与所述轴的一个外周切线重叠,当沿所述轴向观察时,所述至少一油槽与所述轴承件的外周切线重叠,所述轴承件的所述外周切线平行于所述轴的所述一个外周切线,当沿所述轴向观察时,所述至少一油槽与所述至少一垫圈的外周切线不重叠,所述至少一垫圈的所述外周切线平行于所述轴的所述一个外周切线。
[0007]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油槽的内表面具有弧形截面,所述爪部的形状对应于所述内表面的形状而使所述爪部与所述内表面维持预定间隙。
[0008]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转轴结构适用于行星齿轮机构,所述轴是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的小齿轮轴,所述旋转体是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的小齿轮,所述轴承件是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的滚针轴承,所述轴支撑件是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的载体,所述至少一垫圈是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的侧垫圈。
[0009]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油槽是直线状且平行于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的太阳轮的中心与所述小齿轮的中心的连线在所述轴支撑件的所述至少一表面上的至少一投影线,当沿所述小齿轮轴的轴向观察时,所述至少一油槽与所述至少一投影线不重叠,当沿所述轴向观察时,所述至少一油槽与所述小齿轮轴的外周切线重叠,所述小齿轮轴的所述外周切线平行于所述至少一投影线,当沿所述轴向观察时,所述至少一油槽与所述滚
针轴承的外周切线重叠,所述滚针轴承的所述外周切线平行于所述至少一投影线,当沿所述轴向观察时,所述至少一油槽与所述侧垫圈的外周切线不重叠,所述侧垫圈的所述外周切线平行于所述至少一投影线。
[0010]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油槽设置在所述至少一投影线的一侧,在所述至少一投影线的所述一侧,所述小齿轮的主旋转方向相同于所述小齿轮轴的所述外周切线从所述载体的径向内侧往所述载体的径向外侧延伸的方向。
[0011]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垫圈包括第一垫圈及第二垫圈,所述至少一表面包括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至少一油槽包括第一油槽及第二油槽,所述至少一投影线包括第一投影线及第二投影线,所述第一表面及所述第二表面分别接触所述第一垫圈及所述第二垫圈且分别具有所述第一油槽及所述第二油槽,所述第一投影线及所述第二投影线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表面上及所述第二表面上,所述第一油槽及所述第二油槽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投影线及所述第二投影线定义的平面的相对两侧。
[0012]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小齿轮轴具有键槽,所述键槽的位置对应于所述载体的轴支撑部,所述小齿轮轴不相对于所述载体旋转。
[0013]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载体的轴支撑部具有排气间隙。
[0014]基于上述,在本技术的转轴结构中,垫圈的爪部伸入轴支撑件的油槽而可阻止垫圈及轴旋转,且可通过爪部将油槽中的润滑油往轴承件导引。即,垫圈的爪部兼具了止转及导油的作用。从而,本技术的转轴结构通过精简的结构支撑旋转体的轴并导引润滑油至轴承件。
[0015]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转轴结构的立体图;
[0017]图2是图1的转轴结构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0018]图3是图1的转轴结构的局部立体图;
[0019]图4是图1的轴支撑件的立体图;
[0020]图5是图3的第一垫圈的立体图;
[0021]图6是图5的第一垫圈的局部侧视图;
[0022]图7是图1的转轴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0023]图8是图4的轴支撑件于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0024]图9是图1的转轴结构的部分构件示意图;
[0025]图10是图1的转轴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0026]图11是图10的轴及键的立体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
[0028]100:转轴结构;
[0029]110:轴;
[0030]110a:键槽;
[0031]112:键;
[0032]120:旋转体;
[0033]130:轴承件;
[0034]140:轴支撑件;
[0035]142A:第一表面;
[0036]142B:第二表面;
[0037]144A:第一油槽;
[0038]144B:第二油槽;
[0039]146:轴支撑部;
[0040]150A:第一垫圈;
[0041]150B:第二垫圈;
[0042]152:切口;
[0043]154:爪部;
[0044]A:弯折角度;
[0045]D、R:方向;
[0046]G:排气间隙;
[0047]L1:第一投影线;
[0048]L2、L3、L4:外周切线;
[0049]L5:第二投影线;
[0050]P:平面;
[0051]X、Y、Z:轴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52]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转轴结构的立体图,其示出出轴向X、Y、Z。图2是图1的转轴结构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3是图1的转轴结构的局部立体图。图4是图1的轴支撑件的立体图。请参考图1至图4,本实施例的转轴结构100包括轴110、旋转体120、轴承件130、轴支撑件140及第一垫圈150A。转轴结构100例如适用于行星齿轮机构,轴110是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的小齿轮轴,旋转体120是行星齿轮机构的小齿轮,轴承件130是行星齿轮机构的滚针轴承,轴支撑件140是行星齿轮机构的载体,第一垫圈150A是行星齿轮机构的侧垫圈且形成为环形平板状。...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旋转体,围绕所述轴而设置;轴承件,配置于所述轴与所述旋转体之间;轴支撑件,支撑所述轴;以及至少一垫圈,夹设于所述旋转体与所述轴支撑件之间,所述轴支撑件的至少一表面接触所述至少一垫圈且所述至少一表面具有至少一油槽,所述至少一垫圈的局部位于所述轴承件与所述至少一油槽的局部之间,所述至少一垫圈具有切口及爪部,所述爪部从所述切口的内缘弯折地延伸出,所述爪部伸入所述至少一油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爪部的弯折角度小于90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油槽是直线状,当沿所述轴的轴向观察时,所述至少一油槽与所述轴的中心不重叠,当沿所述轴向观察时,所述至少一油槽与所述轴的一个外周切线重叠,当沿所述轴向观察时,所述至少一油槽与所述轴承件的外周切线重叠,所述轴承件的所述外周切线平行于所述轴的所述一个外周切线,当沿所述轴向观察时,所述至少一油槽与所述至少一垫圈的外周切线不重叠,所述至少一垫圈的所述外周切线平行于所述轴的所述一个外周切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油槽的内表面具有弧形截面,所述爪部的形状对应于所述内表面的形状而使所述爪部与所述内表面维持预定间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结构适用于行星齿轮机构,所述轴是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的小齿轮轴,所述旋转体是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的小齿轮,所述轴承件是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的滚针轴承,所述轴支撑件是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的载体,所述至少一垫圈是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的侧垫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油槽是直线状且平行于所述行星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笠原崇宏,卯月千秋,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