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电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3123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循环电解装置,其包括储液单元、电解单元及驱动泵,所述液单元包括储液箱,所述储液箱内用于盛装污水;所述电解单元包括至少一电解组件,各个所述电解组件并排设置,相邻所述电解组件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电解组件包括管体、阳极板、阴极板、进液管及回液管,所述管体的两端均为开口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电解液在设备中形成流动,从而避免了由于靠近阳极板和阴极板附近的电解液会优先电解,而导致的阳极板和阴极板附近溶液浓度降低的情况,另外,也可避免由于溶液中的还原性物质容易在阳极板和阴极板表面结垢,而使阳极板和阴极板反应面积减少的情况,从而保证了电解效率。了电解效率。了电解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电解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循环电解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人类的生产活动(如造纸、化工、印染等)和生活活动(如垃圾、冲厕、就医等)会产生大量的污水,而这些污水中常含有有机污染物、氨氮、重金属等。有机污染物会造成水体缺氧,使水体恶化;氨氮使水体富营养化,促使藻类植物生长,破坏水体平衡;重金属则常含有毒性。若污水直接排放进自然环境中,会污染生活水源,严重时甚至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危害。
[0003]污水处理按照不同的工艺路线和方法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物理法是利用机械力或过滤网将污水中的悬浮物、油和漂浮物与水进行分离;化学法是通过中和、氧化还原、混凝等作用使水中污染物发生化学性质和物理形态上的变化。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分解水中的有机物和某些有毒物,使其转变成稳定或无害的物质。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高级氧化法(AOPs)如芬顿法、O3/UV、H2O2/UV等。电化学氧化法由于不涉及化学物品运输和污泥处理问题得到了大量应用。
[0004]电化学氧化法利用直接氧化和间接氧化将污水中的有机溶解物和部分毒性物质进行分解或转化,使污水达到无害化处理,电化学氧化的载体则是电解装置。现有的电解装置(如申请号为202110051371.2中公开的一种用于铜离子回收的电解槽)通过在电解槽上设置添加槽和排液槽保持溶液中铜离子的浓度,提高铜离子的还原速度,(如申请号为202120524823.X中公开的一种防止极板钝化的污水电解装置)利用超声波的空泡效应去除极板表面的钝化层,从而保证电解设备连续运行,提高极板利用率,由于上述电解装置均采用“静电解”方法,即电解液在设备中无法流动,由此带来两个不利后果,一方面靠近极板附近的电解液会优先电解,导致极板附近溶液浓度降低,造成电解效率下降;另一方面,电解液中还原性物质容易在极板表面结垢,使极板反应面积减少,也会造成电解效率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循环电解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电解装置均采用“静电解”方法,即电解液在设备中无法流动,由此带来两个不利后果,一方面靠近极板附近的电解液会优先电解,导致极板附近溶液浓度降低,造成电解效率下降;另一方面,电解液中还原性物质容易在极板表面结垢,使极板反应面积减少,也会造成电解效率下降的技术问题。
[0006]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循环电解装置,包括:
[0007]储液单元,其包括储液箱,所述储液箱内用于盛装污水;
[0008]电解单元,其包括至少一电解组件,各个所述电解组件并排设置,相邻所述电解组件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电解组件包括管体、阳极板、阴极板、进液管及回液管,所述管体的两端均为开口设置,所述阳极板和所述阴极板分别固定盖设于所述管体两端的开口处,以
在所述管体内形成一密闭的电解腔,所述阳极板和所述阴极板分别与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电性连接,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回液管的一端均与所述电解腔连通,各个所述回液管的另一端均与所述储液箱连通;
[0009]驱动泵,所述驱动泵的进口端与所述储液箱连通,所述驱动泵的出口端与各个所述进液管的另一端均连通。
[0010]进一步的,所述电解组件还包括两个端板,两个所述端板分别设置于相对应的所述阳极板和所述阴极板的外侧,并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阳极板和所述阴极板固定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电解组件还包括两个密封圈,两个所述密封圈分别围设于所述管体两端的开口处,并固定于所述管体上,且两个所述密封圈分别位于相对应的所述阳极板和所述阴极板的内侧。
[0012]进一步的,所述电解组件还包括两个均液板,两个所述均液板均固定设置于所述电解腔内,并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进液管一端的开口和所述回液管一端的开口一一对应,所述均液板上开设有若干个均液孔。
[0013]进一步的,所述电解单元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用以将各个所述电解组件可拆卸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端板上开设有螺孔,所述紧固件包括若干个螺杆,各个所述螺杆分别穿过相对应的各个所述螺孔,并与各个所述螺孔螺接。
[0015]进一步的,所述储液箱上开设有出液口及回液口,所述驱动泵的进口端与所述出液口连通,各个所述回液管的另一端均与所述回液口连通。
[0016]进一步的,所述循环电解装置,还包括散热单元,所述散热单元包括若干个散热翅片及散热风扇,各个所述散热翅片并排并间隔设置,所述散热翅片具有一散热腔,各个所述散热腔经由第一管路与各个所述回液管的另一端均连通,各个所述散热腔经由第二管路与所述出液口连通,所述的散热风扇用于向各个所述散热翅片吹冷风。
[0017]进一步的,所述储液箱的顶部开设有排气口。
[0018]进一步的,所述储液单元还包括氯氢气体监测仪、液位仪及排气扇,所述氯氢气体监测仪安装于所述储液箱的顶部,所述液位仪安装于所述储液箱的侧壁上,所述排气扇安装于所述排气口处。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在使用时,储液箱中的污水在驱动泵的作用下被抽至各个电解腔内,电解腔内的污水在阳极板和阴极板的作用下,进行电解氧化处理,电解后的溶液再沿着回液管流回至储液箱中,由于驱动泵不断的将储液箱中的污水抽至各个电解腔内,使得整个溶液形成循环,即电解液在设备中形成流动,从而避免了由于靠近阳极板和阴极板附近的电解液会优先电解,而导致的阳极板和阴极板附近溶液浓度降低的情况,另外,也可避免由于溶液中的还原性物质容易在阳极板和阴极板表面结垢,而使阳极板和阴极板反应面积减少的情况,从而保证了电解效率,同时,由于各个电解组件并排设置,并且相邻电解组件之间可拆卸连接,使得用户可根据污水浓度、体积以及处理时间进行扩容,具有模块化、操作简单、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和电解效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循环电解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循环电解装置的流程图;
[0022]图3是图1中的一种循环电解装置电解单元的爆炸图;
[0023]图4是图3中的电解组件的爆炸图;
[0024]图5是图1中的一种循环电解装置储液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00-储液单元、110-储液箱、111-出液口、112-回液口、113-排气口、120-氯氢气体监测仪、130-液位仪、140-排气扇、200-电解单元、210-电解组件、211-管体、2111-电解腔、212-阳极板、213-阴极板、214-进液管、215-回液管、216-端板、217-密封圈、218-均液板、2181-均液孔、220-紧固件、300-驱动泵、400-散热单元、410-散热翅片、420-散热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单元,其包括储液箱,所述储液箱内用于盛装污水;电解单元,其包括至少一电解组件,各个所述电解组件并排设置,相邻所述电解组件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电解组件包括管体、阳极板、阴极板、进液管及回液管,所述管体的两端均为开口设置,所述阳极板和所述阴极板分别固定盖设于所述管体两端的开口处,以在所述管体内形成一密闭的电解腔,所述阳极板和所述阴极板分别与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电性连接,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回液管的一端均与所述电解腔连通,各个所述回液管的另一端均与所述储液箱连通;驱动泵,所述驱动泵的进口端与所述储液箱连通,所述驱动泵的出口端与各个所述进液管的另一端均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组件还包括两个端板,两个所述端板分别设置于相对应的所述阳极板和所述阴极板的外侧,并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阳极板和所述阴极板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组件还包括两个密封圈,两个所述密封圈分别围设于所述管体两端的开口处,并固定于所述管体上,且两个所述密封圈分别位于相对应的所述阳极板和所述阴极板的内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循环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组件还包括两个均液板,两个所述均液板均固定设置于所述电解腔内,并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进液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德政潘佳成李炎张创赵敬罗静汪云余刚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隆中实验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