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震幕墙钢结构支座及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52974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震幕墙钢结构支座及安装方法,属于幕墙安装技术领域。一种抗震幕墙钢结构支座,包括预埋钢板,还包括:开设在所述预埋钢板上的定位孔;预埋螺栓,通过定位孔插接在预埋钢板上,所述预埋螺栓上套有垫片,所述预埋螺栓上螺纹连接有螺母;固定连接在所述预埋钢板顶部中心位置的抗剪键;固定连接在所述预埋钢板顶部的回形板,所述回形板设置在抗剪键的四周;固定连接在所述回形板顶部的顶座;所述回形板与预埋钢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加强筋;本发明专利技术该抗震幕墙钢结构支座,采用回形板与十字抗剪键配合,并通过向回形板的空腔内部注入水泥浆,在保留其支撑性能的同时降低支座的成本。的成本。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震幕墙钢结构支座及安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幕墙安装
,尤其涉及一种抗震幕墙钢结构支座及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幕墙是建筑的外墙围护,不承重,像幕布一样挂上去,故又称为“帷幕墙”,是现代大型和高层建筑常用的带有装饰效果的轻质墙体。由面板和支承结构体系组成的,可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或自身有一定变形能力、不承担主体结构所作用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或装饰性结构。
[0003]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对建筑结构的体系和性能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建筑抗震技术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传统的通过增加或加粗钢筋、承重柱等“以硬碰硬”抗震技术已经逐步遭淘汰,抗震支座通过提高结构的强度以达到抵抗地震作用的施工技术在建筑物抗震措施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0004]在地处滇池断陷盆地边缘与高原低山、丘陵交汇地带,需要提高其基座以及建筑的抗震性能,且按照正常施工顺序,更换支座需工期25天,在此期间的设备使用成本较高,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抗震幕墙钢结构支座及安装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施工慢且成本高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抗震幕墙钢结构支座及安装方法。
[0006]一种抗震幕墙钢结构支座,包括预埋钢板,还包括:开设在所述预埋钢板上的定位孔;预埋螺栓,通过定位孔插接在预埋钢板上,所述预埋螺栓上套有垫片,所述预埋螺栓上螺纹连接有螺母;固定连接在所述预埋钢板顶部中心位置的抗剪键;固定连接在所述预埋钢板顶部的回形板,所述回形板设置在抗剪键的四周;固定连接在所述回形板顶部的顶座;所述回形板与预埋钢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加强筋。
[0007]优选地,所述顶座包括固定连接在回形板顶部的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柱体,所述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柱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开设有浆孔。
[0008]优选地,所述回形板包括四块梯形板,梯形板为等腰梯形,且梯形板斜面与梯形板的直面的倾斜角度为45
°
,两块相邻的所述梯形板安装后呈90
°
夹角。
[0009]优选地,所述抗剪键为两块钢板组合而成的十字交叉板,高度与回形板相同。
[0010]进一步地,所述抗剪键为一体成型的十字形钢板。
[0011]优选地,所述抗剪键的钢板的厚度为15

30mm。
[0012]进一步地,所述抗剪键的钢板的厚度为20mm。
[0013]一种钢结构支座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仪器对预埋钢板在钢结构进行空间定位安装并校准;S2、在预埋钢板和顶座的顶部中心刻画十字线,回形板刻画中心线;
S3、在预埋钢板上十字线的基础上刻画出回形线,其中,回形线中的内口线与外口线之间的间距等于回形板单面梯形钢板的厚度;S4、将十字形抗剪键与预埋钢板上的十字线对齐并固定;S5、任取至少两块回形板将其对位放置在回形线的线槽内;S6、将顶座任意侧边平面与回形板的外侧面平齐并固定;S7、取剩余回形板将回形线封闭;S8、水泥浆对回形板内空腔进行灌注;S9、通过BIM技术模拟施工幕墙的安装位置并安装幕墙柱和幕墙;S10、检测焊接的缺陷。
[0014]优选地,所述S1中的仪器为全站仪、水准仪和垂准仪。
[0015]优选地,所述S10中的水泥浆的水胶配比为0.2至0.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震幕墙钢结构支座及安装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抗震幕墙钢结构支座,采用回形板与十字抗剪键配合,并通过向回形板的空腔内部注入水泥浆,在保留其支撑性能的同时降低支座的成本;2、该钢结构支座的安装方法,通过采用BIM软件建模模拟,对双向倾斜不等同角度钢柱的就位及施工先后顺序进行三维分析,保证异形单体构件安装就位与设计相符,安装精度准确;3、该钢结构支座的安装方法,通过运用BIM技术模拟施工,对施工构件进行合理分段,节约了机械使用成本。
[0016]4、该钢结构支座的安装方法,通过在预埋钢板、回形板、顶座上刻画中心线与十字线以及回字线,通过线与线对齐,工件与线对齐,提高安装支座的安装精度,提高其抗震性能。
[0017]5、通过该方法进行幕墙安装,可以有效的说短工期,节省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抗震幕墙钢结构支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抗震幕墙钢结构支座预埋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抗震幕墙钢结构支座抗剪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抗震幕墙钢结构支座梯形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抗震幕墙钢结构支座顶座的结构示意图一;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抗震幕墙钢结构支座回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钢结构支座的安装方法的流程图;图中:1、预埋钢板;2、预埋螺栓2;3、垫片;4、螺母;5、抗剪键;6、回形板;7、顶座;701、第一安装板;702、柱体;703、第二安装板;704、第一加强筋;705、浆孔;8、第二加强筋。
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实施例
[0021]参照图1

图6,一种抗震幕墙钢结构支座,包括预埋钢板1,还包括:开设在预埋钢板1上的定位孔;预埋螺栓2,通过定位孔插接在基座中,预埋螺栓2上套有垫片3,预埋螺栓2上螺纹连接有螺母4固定连接在预埋钢板1顶部中心位置的抗剪键5;固定连接在预埋钢板1顶部的回形板6,回形板6设置在抗剪键5的四周;固定连接在回形板6顶部的顶座7;回形板6与预埋钢板1之间设置有第二加强筋8。
[0022]其中,第二加强筋8加强对回形板6的固定能力,防止回形板6外翻。
[0023]参照图1,顶座7包括固定连接在回形板6顶部的第一安装板701,第一安装板7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柱体702,柱体70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板703,第二安装板703与柱体702之间设置有第一加强筋704,第一安装板701上开设有浆孔705。
[0024]参照图4和图6,回形板6包括四块梯形钢板,每块梯形钢板的两端均切割有斜面,斜面的倾斜角度为45
°
,两块相邻的梯形钢板安装后呈90
°
夹角,两块相邻的梯形钢板的斜壁相贴。
[0025]为了便于安装以及防止焊接的过程中回形板6发生偏差,梯形钢板的表面为磁铁层,且回形板6包括四块梯形钢板,每块梯形钢板的两端均切割有斜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震幕墙钢结构支座,包括预埋钢板(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设在所述预埋钢板(1)上的定位孔;预埋螺栓(2),通过定位孔插接在预埋钢板(1)上,所述预埋螺栓(2)上套有垫片(3),所述预埋螺栓(2)上螺纹连接有螺母(4);固定连接在所述预埋钢板(1)顶部中心位置的抗剪键(5);固定连接在所述预埋钢板(1)顶部的回形板(6),所述回形板(6)设置在抗剪键(5)的四周;固定连接在所述回形板(6)顶部的顶座(7);所述回形板(6)与预埋钢板(1)之间设置有第二加强筋(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幕墙钢结构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座(7)包括固定连接在回形板(6)顶部的第一安装板(701),所述第一安装板(7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柱体(702),所述柱体(70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板(703),所述第二安装板(703)与柱体(702)之间设置有第一加强筋(704),所述第一安装板(701)上开设有浆孔(70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震幕墙钢结构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形板(6)包括四块梯形板,梯形板为等腰梯形,且梯形板斜面与梯形板的直面的倾斜角度为45
°
,两块相邻的所述梯形板安装后呈90
°
夹角。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震幕墙钢结构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剪键(5)为两块钢板组合而成的十字交叉板,高度与回形板(6)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震幕墙钢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巍韩锋许宁王硕李海龙李晓阁
申请(专利权)人:沪昆铁路客运专线贵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