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岩芯直径径向应变观测的三维地应力测量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52917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岩芯直径径向应变观测的三维地应力测量方法,首先获取岩芯直径最大和最小方向及轴向方向,标记并建立X、Y、Z轴坐标系,之后在X轴和Y轴以及X轴与Y轴夹角4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岩芯直径径向应变观测的三维地应力测量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岩土力学测量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基于岩芯直径径向应变观测的三维地应力测量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地应力是对岩体中存在的内应力的统称,工程岩体的这种力学状态不仅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其大小和方向也是因地而异的。地应力测量与研究及其应用已遍及水利水电、矿业工程、油气资源开采、交通行业等诸领域内的岩石工程设计和稳定性评价工作,地应力是岩石力学与工程设计和计算分析必不可少的基本数据资料之一。
[0003]现有技术中已有的地应力测量方法中以套芯应力解除法与水压致裂法应用最为广泛。套芯应力解除法是当前最为常用的一种地应力测量方法,套芯解除法中套芯后,岩芯即脱离周围地应力场的作用,岩芯发生弹性恢复,通过测量弹性变形来计算地应力,然而岩芯变形法通过岩芯只能得到两个方向的应力差,且同一位置得到的应力差只有一次,无法通过实验验证准确性,岩芯变形法如果需要得到地应力,则需要借助水压致裂法得到其中一个应力。由此可见,应力解除法地应力测量方法本身实际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在三维地应力测量方面尤为如此,且应力解除法与水压致裂法结合测量成本高、工艺复杂、误差大,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000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更加简便且准确的三维地应力测量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岩芯直径径向应变观测的三维地应力测量方法,通过岩芯弹性和非弹性变形结合获得岩芯地应力。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基于岩芯直径径向应变观测的三维地应力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钻岩取芯,通过实验获取岩芯直径最大和最小方向,标记并建立坐标系,其中岩芯直径最大向为X轴方向,为最大水平主应力S
H
方向;岩芯直径最小方向为Y轴方向,为最大水平主应力S
h
方向;岩芯轴向方向为Z轴方向,为垂直主应力S
V
方向;
[0009]步骤二:在Y轴负半轴对应的岩心侧壁上贴两个横向应变片记为1

2,在X轴正半轴对应的岩心侧壁上贴两个横向应变片记为5

6,在X轴正半轴与Y轴负半轴夹角45
°
线对应的岩心侧壁上贴一个竖向应变片记为3,在X轴正半轴与Y轴正半轴夹角45
°
线对应的岩心侧壁上贴一个竖向应变片记为4,通过应变片1

6的数据得到岩芯在X、Y、Z轴方向的差应变,具体为:
[0010][0011]其中,Δε1‑
Δε6分别为通过应变片测量计算得到的差应变;Δε
X
、Δε
Y
、Δε
Z
分别为S
H
方向S
h
方向和S
V
方向的差应变;
[0012]步骤三:计算得到主应力大小:
[0013][0014]其中,v为泊松比,Δε
X
、Δε
Y
、Δε
Z
分别为S
H
方向S
h
方向和S
V
方向的差应变,γ
i
为第i层岩层容重;H
i
第i层岩层高度。
[0015]优选的,步骤一中通过岩芯直径扫描获取岩芯直径最大和最小方向。
[0016]优选的,步骤二中所述差应变计算公式如下:
[0017]Δε=ε(t2)

ε(t1);
[0018]其中,ε(t1)为t1时刻应变片测得应变,ε(t2)为t2时刻应变片测得应变。
[0019]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基于岩芯直径径向应变观测的三维地应力测量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0]岩芯取出后弹性变形瞬间进行,由于水平方向应力大小不同导致岩芯发生不同程度的弹性变形,通过测量这种变形大小得到地应力的方向,在此基础上测量非弹性变形,进而得到地应力大小,该方法相对于水压致裂法、ASR法等传统方法简单、经济、准确,并且同一方向两个应变片可以验证结果的准确性,仅需六个应变片就可以测量得到地应力,测试过程大大简化便捷。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岩芯即时变形和时间依赖变形曲线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岩心及应变片位置示意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地应力大小可以通过测量取得的岩芯得到,而通过岩芯测量地应力的方法各不相同,如图1所示,岩芯钻取后会产生两种变形,一种是即时弹性变形,如图1AB段;一种是非弹性变形,如图1BC段。
[0027]钻岩取芯,岩芯钻取之后首先经过AB段变形岩芯由应力释放变成椭圆状,然后通过岩心直径扫描获取岩芯直径最大和最小方向,标记并建立坐标系,其中岩芯直径最大向为X轴方向,为最大水平主应力S
H
方向;岩芯直径最小方向为Y轴方向,为最大水平主应力S
h
方向;岩芯轴向方向为Z轴方向,为垂直主应力S
V
方向;
[0028]如附图2所示,在Y轴负半轴对应的岩心侧壁上贴两个横向应变片记为1

2,在X轴正半轴对应的岩心侧壁上贴两个横向应变片记为5

6,在X轴正半轴与Y轴负半轴夹角45
°
线对应的岩心侧壁上贴一个竖向应变片记为3,在X轴正半轴与Y轴正半轴夹角45
°
线对应的岩心侧壁上贴一个竖向应变片记为4,通过应变片1

6的数据得到差应变,差应变计算公式如下:
[0029]Δε=ε(t2)

ε(t1);
[0030]如附图1所示,其中,ε(t1)为t1时刻应变片测得应变,ε(t2)为t2时刻应变片测得应变;
[0031]依据上述,得到岩芯在X、Y、Z轴的差应变,具体为:
[0032][0033]其中,Δε1‑
Δε6分别为通过应变片测量计算得到的差应变,Δε
X
、Δε
Y
、Δε
Z
分别为S
H...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岩芯直径径向应变观测的三维地应力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钻岩取芯,通过实验获取岩芯直径最大和最小方向,标记并建立坐标系,其中岩芯直径最大向为X轴方向,为最大水平主应力S
H
方向;岩芯直径最小方向为Y轴方向,为最大水平主应力S
h
方向;岩芯轴向方向为Z轴方向,为垂直主应力S
V
方向;步骤二:在Y轴负半轴对应的岩心侧壁上贴两个横向应变片记为1

2,在X轴正半轴对应的岩心侧壁上贴两个横向应变片记为5

6,在X轴正半轴与Y轴负半轴夹角45
°
线对应的岩心侧壁上贴一个竖向应变片记为3,在X轴正半轴与Y轴正半轴夹角45
°
线对应的岩心侧壁上贴一个竖向应变片记为4,通过应变片1

6的数据得到岩芯在X、Y、Z轴方向的差应变,具体为:其中,Δε1‑
Δε6分别为通过应变片测量计算得到的差应变,Δε
X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重远刘卫东顾金钟李少辉张士安
申请(专利权)人: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