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理多路总线探测器的物联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52813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管理多路总线探测器的物联网系统,包括MCU主控电路以及与所述MCU主控电路连接的MCU供电电路,探测器供电电路,通信电路和NB模块电路;所述探测器供电电路与多个探测器电连接,探测器通过所述通信电路发送数据至所述MCU主控电路,所述MCU主控电路通过NB模块电路与上位机通讯连接。过NB模块电路与上位机通讯连接。过NB模块电路与上位机通讯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理多路总线探测器的物联网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为探测器供电并上传探测器的工作状态的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管理多路总线探测器的物联网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传统探测器数据查看方式,如压力传感器、气体传感器等,为了查看数据,都是一个探测器配备一台相应的显示表,探测器多时如果想要知道采集到的历史值,就得投入人力抄表,维护数据,具有诸多不便之处,而且还很难反映出有问题之处,并且采集器支持的与探测器的连接方式少、抗干扰能力弱、无法通过无线网络进行传输。
[0003]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一般的定义是指:“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气体感应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的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简而言之,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0004]因此,对探测器集中供电,集中数据采集并通过物联网的方式实现数据的传输,并实时上传多路探测器的工作状态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管理多路总线探测器的物联网系统;通过探测器供电电路对多路探测器统一供电,确保了供电的稳定性,使用通信电路和NB模块电路统一采集探测器采集到的数据并上传至终端,以达到抗干扰的目的,并且减少人力和降低数据维护难度。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管理多路总线探测器的物联网系统,包括MCU主控电路以及与所述主控电路连接的系统供电电路,探测器供电电路,通信电路和NB模块电路;
[0007]所述探测器供电电路与多个探测器电连接,探测器通过所述通信电路发送数据至所述MCU主控电路,所述MCU主控电路通过NB模块电路与上位机通讯连接;
[0008]所述NB模块电路具体为:所述NB模块电路的芯片引脚1接地, 引脚9为ADC端口,引脚10与芯片U1的引脚1连接,引脚11通过电阻R13与芯片U1的引脚3连接,引脚12通过电阻R14与芯片U1的引脚7连接,引脚13通过电阻R16与芯片U1的引脚6连接,引脚14通过电容C6与芯片U1的引脚1连接,引脚15连接复位电路,引脚16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引脚17通过电阻R17接高电平,引脚17、引脚18连接插接件J2,引脚24接高电平,引脚34接地,引脚35通过电容C5接地,引脚35通过电阻2和电容C14接地,引脚35通过电阻R2与接线端子J7连接。
[0009]进一步的,物联网系统还设置有电磁阀控制电路,所述MCU主控电路通过电磁阀控制电路与电磁阀连接;
[0010]所述电磁阀控制电路具体为:电阻R4,电阻R7,二极管D1,电阻R1,电阻R2,COMS管Q1,电磁阀控制电路还连接有插接件J3。
[0011]进一步的,所述MCU主控电路具体为:
[0012]所述MCU主控电路的芯片U4的引脚1、引脚20与插接件J6连接,引脚2与所述通信电路的芯片U3的引脚4连接,引脚3与所述芯片U3的引脚1连接,引脚4通过电容C10接地,引脚4还通过电阻R9连接供电,引脚7接地,引脚8通过并联的电容C7和电容C8接地,引脚9通过电容C9接地,引脚13与所述电磁阀控制电路连接,引脚19与芯片U3的引脚2、引脚3连接,引脚20还通过电阻R8连接供电。
[0013]进一步的,所述通信电路具体为:
[0014]所述通信电路的芯片U3的引脚5接地,引脚6通过电阻R6连接供电,引脚6与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3的阳极接地,引脚6通过熔断器FU3与插接件J5连接,引脚7通过电阻R5接地,引脚7与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接地,引脚7通过熔断器FU2与插接件J5连接。
[0015]进一步的,所述探测器供电电路具体为:
[0016]所述探测器供电电路的芯片U1B的引脚1通过熔断器FU1与接线端子J2连接,引脚2直接与接线端子J2连接,引脚3与引脚4之间设置有电容C1,引脚3连接插接件J1的引脚1,引脚4连接插接件J1的引脚2,插接件J1的引脚1与供电连接,插接件J1的引脚2接地。
[0017]进一步的,所述MCU供电电路具体为:
[0018]所述MCU供电电路的芯片U2的+Vi引脚与

Vi引脚之间设置有电容C4,+Vi引脚与供电连接,

Vi引脚接地,+VO引脚与

VO引脚之间设置有电容C5,+VO引脚输出供电,

VO引脚接地。
[0019]本技术的一种管理多路总线探测器的物联网系统的有益效果为:对探测器集中供电,集中数据采集并通过物联网的方式实现数据的传输,并实时上传多路探测器的工作状态,通过探测器供电电路对多路探测器统一供电,确保了供电的稳定性,使用通信电路和NB模块电路统一采集探测器采集到的数据并上传至终端,以达到抗干扰的目的,并且减少人力和降低数据维护难度。
附图说明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的物联网系统结构图。
[0022]图2是本技术的MCU主控电路结构图。
[0023]图3是本技术的MCU供电电路结构图。
[0024]图4是本技术的探测器供电电路结构图。
[0025]图5是本技术的通信电路结构图。
[0026]图6是本技术的NB模块电路结构图。
[0027]图7是本技术的电磁阀控制电路结构图。
[0028]图8是本技术的电压转换电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
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0]本申请具体公开了一种管理多路总线探测器的物联网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MCU主控电路以及与MCU主控电路连接的MCU供电电路,探测器供电电路,通信电路和NB模块电路;
[0031]探测器供电电路与多个探测器电连接,探测器通过通信电路发送数据至MCU主控电路,MCU主控电路通过NB模块电路与上位机通讯连接;
[0032]物联网系统还设置有电磁阀控制电路,MCU主控电路通过电磁阀控制电路与电磁阀连接;
[0033]电磁阀控制电路具体为:电阻R4,电阻R7,二极管D1,电阻R1,电阻R2,COMS管Q1,电磁阀控制电路还连接有插接件J3。
[0034]如图2所示,MCU主控电路的芯片U4的型号为AC1003

TSSOP20,其引脚1、引脚20与插接件J6连接,插接件J6与插接件J1连接,引脚2与通信电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理多路总线探测器的物联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MCU主控电路以及与所述MCU主控电路连接的MCU供电电路,探测器供电电路,通信电路和NB模块电路;所述探测器供电电路与多个探测器电连接,探测器通过所述通信电路发送数据至所述MCU主控电路,所述MCU主控电路通过NB模块电路与上位机通讯连接;所述NB模块电路具体为:所述NB模块电路的芯片引脚1接地,引脚9为ADC端口,引脚10与芯片U1的引脚1连接,引脚11通过电阻R13与芯片U1的引脚3连接,引脚12通过电阻R14与芯片U1的引脚7连接,引脚13通过电阻R16与芯片U1的引脚6连接,引脚14通过电容C6与芯片U1的引脚1连接,引脚15连接复位电路,引脚16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引脚17通过电阻R17接高电平,引脚17、引脚18连接插接件J2,引脚24接高电平,引脚34接地,引脚35通过电容C5接地,引脚35通过电阻2和电容C14接地,引脚35通过电阻R2与接线端子J7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理多路总线探测器的物联网系统,其特征在于,物联网系统还设置有电磁阀控制电路,所述MCU主控电路通过电磁阀控制电路与电磁阀连接;所述电磁阀控制电路具体为:电阻R4,电阻R7,二极管D1,电阻R1,电阻R2,COMS管Q1,电磁阀控制电路还连接有插接件J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理多路总线探测器的物联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MCU主控电路具体为:所述MCU主控电路的芯片U4的引脚1、引脚20与插接件J6连接,引脚2与所述通信电路的芯片U3的引脚4连接,引脚3与所述芯片U3的引脚1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新宏宿赛龙马丛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泽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