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吸痰装置,包括吸痰组件和防护供氧机构,所述吸痰组件包括吸痰机体、储液罐、盖板、抽气管和吸气管;所述防护供氧机构包括吸痰输氧管、供氧管、支护管、导气管、医用透气膜、显示屏和激光液位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支护管对吸痰输氧管的一端进行支撑,避免了吸痰输氧管的一端直接与患者气道进行接触,然后利用支护管两端与外壁上的孔对痰液进行吸引,从而避免了吸痰输氧管的一端直接吸附在气道上的情况发生,避免了对气道黏膜造成损伤,然后通过供氧管为吸痰输氧管的内部提供氧气,然后通过导气管将氧气排出,从而以便患者随时可以进行吸氧,进而无需频繁将软管取出更换氧气管,提高了吸痰效率。提高了吸痰效率。提高了吸痰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痰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材
,特别涉及一种吸痰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吸痰是指经口腔、鼻腔或人工气道将呼吸道的分泌物吸出,用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窒息等并发症的一种方法,适应症于昏迷病人、痰液特别多有窒息可能的情况、需气管内给药,注入造影剂或稀释痰液的病人;
[0003]传统的吸痰设备在进行使用时,通常是利用一次性软管将患者气道内的痰液吸出,由于吸痰过程中容易引起患者剧烈咳嗽,导致气管痉挛,使患者容易出现缺氧的现象,为了避免缺氧的现象发生,便需要医护人员频繁将软管取出更换氧气管,影响了吸痰效率,且患者咳嗽时软管的一端容易直接吸附在气道上,进而会对气道黏膜造成损伤,为此,提出一种吸痰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希望提供一种吸痰装置,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提供有益的选择。
[0005]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吸痰装置,包括吸痰组件和防护供氧机构,所述吸痰组件包括吸痰机体、储液罐、盖板、抽气管和吸气管;
[0006]所述防护供氧机构包括吸痰输氧管、供氧管、支护管、导气管、医用透气膜、显示屏和激光液位计;
[0007]所述吸痰机体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储液罐,所述储液罐的外侧壁顶部螺纹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一侧设有吸痰输氧管,所述吸痰输氧管的外侧壁一侧设有供氧管,所述吸痰输氧管的外侧壁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护管,所述吸痰输氧管的一端均匀连通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一端贯穿支护管的内侧壁且固定连接有医用透气膜。
[0008]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吸痰机体的上表面一侧连通有抽气管,所述抽气管的一端连通有抽气连接管,所述抽气连接管的外侧壁固定连接于盖板的内侧壁。
[000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盖板的内侧壁一侧固定连接有吸气连接管,所述吸气连接管的一端连通有吸气管。
[001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吸痰输氧管的一端连通有连接头,所述吸气管一端套设于连接头的外侧壁。
[001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盖板的下表面中部安装有激光液位计,所述吸痰机体的一侧安装有显示屏。
[0012]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吸痰机体的内侧壁一侧安装有PLC控制器,所述吸痰机体的内侧壁另一侧均匀安装有继电器。
[001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吸痰输氧管的外侧壁一侧连通有阀体,所述供氧管的一端连通于阀体的一端。
[0014]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激光液位计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于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所述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于显示屏的信号输入端,所述PLC控制器的电性输出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于继电器的电性输入端,所述继电器的电性输出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于显示屏的电性输入端。
[0015]本技术实施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通过支护管对吸痰输氧管的一端进行支撑,避免了吸痰输氧管的一端直接与患者气道进行接触,然后利用支护管两端与外壁上的孔对痰液进行吸引,从而避免了吸痰输氧管的一端直接吸附在气道上的情况发生,避免了对气道黏膜造成损伤,然后通过供氧管为吸痰输氧管的内部提供氧气,然后通过导气管将氧气排出,从而以便患者随时可以进行吸氧,进而无需频繁将软管取出更换氧气管,提高了吸痰效率。
[0016]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技术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支护管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吸痰机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1、吸痰组件;2、防护供氧机构;101、吸痰机体;102、储液罐;103、盖板;104、抽气管;105、吸气管;201、吸痰输氧管;202、供氧管;203、支护管;204、导气管;205、医用透气膜;206、显示屏;207、激光液位计;41、阀体;42、PLC控制器;43、继电器;44、连接头;45、吸气连接管;46、抽气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25]如图1
‑
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吸痰装置,包括吸痰组件1和防护供氧机构2,吸痰组件1包括吸痰机体101、储液罐102、盖板103、抽气管104和吸气管105;
[0026]防护供氧机构2包括吸痰输氧管201、供氧管202、支护管203、导气管204、医用透气膜205、显示屏206和激光液位计207;
[0027]吸痰机体101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储液罐102,储液罐102的外侧壁顶部螺纹连接有盖板103,盖板103的一侧设有吸痰输氧管201,吸痰输氧管201的外侧壁一侧设有供氧管
202,吸痰输氧管201的外侧壁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护管203,吸痰输氧管201的一端均匀连通有导气管204,导气管204的一端贯穿支护管203的内侧壁且固定连接有医用透气膜205。
[0028]在一个实施例中,吸痰机体101的上表面一侧连通有抽气管104,抽气管104的一端连通有抽气连接管46,抽气连接管46的外侧壁固定连接于盖板103的内侧壁;通过利用抽气连接管46将抽气管104与储液罐102连通。
[0029]在一个实施例中,盖板103的内侧壁一侧固定连接有吸气连接管45,吸气连接管45的一端连通有吸气管105;通过利用吸气连接管45将吸气管105与储液罐102连通。
[0030]在一个实施例中,吸痰输氧管201的一端连通有连接头44,吸气管105一端套设于连接头44的外侧壁;通过利用连接头44将吸气管105与吸痰输氧管201进行连通。
[0031]在一个实施例中,盖板103的下表面中部安装有激光液位计207,吸痰机体101的一侧安装有显示屏206,吸痰机体101的内侧壁一侧安装有PLC控制器42,吸痰机体101的内侧壁另一侧均匀安装有继电器43,激光液位计207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于PLC控制器42的信号输入端,PLC控制器42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于显示屏206的信号输入端,P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痰装置,包括吸痰组件(1)和防护供氧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痰组件(1)包括吸痰机体(101)、储液罐(102)、盖板(103)、抽气管(104)和吸气管(105);所述防护供氧机构(2)包括吸痰输氧管(201)、供氧管(202)、支护管(203)、导气管(204)、医用透气膜(205)、显示屏(206)和激光液位计(207);所述吸痰机体(101)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储液罐(102),所述储液罐(102)的外侧壁顶部螺纹连接有盖板(103),所述盖板(103)的一侧设有吸痰输氧管(201),所述吸痰输氧管(201)的外侧壁一侧设有供氧管(202),所述吸痰输氧管(201)的外侧壁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护管(203),所述吸痰输氧管(201)的一端均匀连通有导气管(204),所述导气管(204)的一端贯穿支护管(203)的内侧壁且固定连接有医用透气膜(2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痰机体(101)的上表面一侧连通有抽气管(104),所述抽气管(104)的一端连通有抽气连接管(46),所述抽气连接管(46)的外侧壁固定连接于盖板(103)的内侧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03)的内侧壁一侧固定连接有吸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珍,姚田田,孙永春,
申请(专利权)人:张永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