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车载遮阳伞的腔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2653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载遮阳伞的腔体结构,包括收纳腔体、延长杆机构、防盗绳机构,所述收纳腔体上分别设有安放槽、滑槽,所述安放槽与滑槽连通,所述安放槽内设有固定连接的铁片,所述侧盖包括侧盖本体,所述侧盖本体上设有与安放槽对应设置的槽口,所述安放槽内对称设有延长杆机构,所述底座两端分别位于滑槽内,且底座可沿滑槽延伸方向进行线性往复运动,所述底座与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杆体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杆体另一端设有固定连接的杆头,所述杆体上设有固定连接的卡接件;所述收纳腔体上还设有用于防止遮阳伞丢失的防盗绳机构。防盗绳机构。防盗绳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车载遮阳伞的腔体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载遮阳伞
,具体是指一种用于车载遮阳伞的腔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我国今年来汽车保有量增长十分迅速,每逢夏季,酷热的阳光长时间照射停在户外的车辆,由于车辆金属外壳的高蓄热性,持续的高温使汽车内部温度升高,甚至可以达到60℃以上,汽车内饰材料在如此温度下会不断挥发很多有害物质,即使打开车门通风后,仍会被吸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0003]此外,长时间的暴晒使车辆内外材料老化严重,不但增加了更换部件造成的浪费,更严重的是可能引起汽车内电路起火,造成汽车自燃,引发重大事故;
[0004]为解决汽车在露天环境中被太阳曝晒等问题,市面上出现了多种车载遮阳装置,但是传统的遮阳伞每次使用的时候,由于体积比较庞大,使用和收纳比较不便,造成使用频率不高,且常见的遮阳伞收纳装置为长方形盒体,其通过伞布折叠后进行收纳,缺少适用于通过人工或自动转动来收纳伞布的专用收纳腔体;
[0005]此外现有的遮阳伞装置还存在一些问题:1)遮阳伞常用吸盘吸附于车体上,吸盘容易松掉和遮阳伞容易丢失;2)遮阳伞展开时缺少支撑杆的支撑,其展开状态或遮阳区域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车载遮阳伞的腔体结构。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车载遮阳伞的腔体结构,包括收纳腔体、侧盖、延长杆机构、防盗绳机构、铁片、支撑底座,所述收纳腔体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侧盖,所述收纳腔体包括本体、安放槽、滑槽,所述收纳腔体底部两侧分别开设有一号安装孔、二号安装孔,所述本体上分别设有安放槽、滑槽,所述安放槽与滑槽连通,所述安放槽内设有固定连接的铁片,所述侧盖包括侧盖本体,所述侧盖本体上设有与安放槽对应设置的槽口;
[0008]所述安放槽内对称设有延长杆机构,所述延长杆机构包括底座、连接件、杆体、卡接件、杆头,所述底座两端分别位于滑槽内,且底座可沿滑槽延伸方向进行线性往复运动,所述底座与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杆体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杆体另一端设有固定连接的杆头,所述杆体上设有固定连接的卡接件;
[0009]所述防盗绳机构包括一号编织带、一号限位件、日字扣、不锈钢带、二号编织带、二号限位件,所述一号编织带一端穿过日字扣的第一扣孔并折返后穿过第二扣孔,所述一号编织带另一端缠绕一号限位件并反折,所述一号编织带与反折部的边缘处缝纫连接,且两者中间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不锈钢带,所述不锈钢带一端与一号限位件固定连接,所述不锈钢带另一端穿过二号安装孔,并通过固定螺丝与收纳腔体固定连接,所述日字扣上
设有二号编织带,所述二号编织带穿过一号安装孔,并通过二号编织带端部连接的二号限位件与收纳腔体构成连接结构。
[0010]进一步地,所述收纳腔体与侧盖上分别设有对应设置的螺丝连接孔,所述收纳腔体与侧盖通过螺丝构成连接结构。
[0011]进一步地,所述收纳腔体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用于活动连接的支撑底座。
[0012]进一步地,所述杆头内设有磁铁。
[0013]进一步地,所述一号限位件采用塑料材质。
[0014]进一步地,所述槽口与卡接件对应设置,所述槽口包括外口与里口,所述外口与卡接件对应设置,所述里口与杆体对应设置。
[0015]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装置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通过防盗绳结构,可将遮阳伞与车辆构成连接结构,防止遮阳伞的丢失;所述延长杆机构可进行转动与滑动,以配合遮阳伞的展开或收纳需求。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车载遮阳伞的腔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车载遮阳伞的腔体结构的延长杆使用示意图一;
[0018]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车载遮阳伞的腔体结构的延长杆使用示意图二;
[0019]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车载遮阳伞的腔体结构的收纳腔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车载遮阳伞的腔体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车载遮阳伞的腔体结构的防盗绳结构示意图;
[0022]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车载遮阳伞的腔体结构的剖视图;
[0023]图8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车载遮阳伞的腔体结构的图7中A部放大图;
[0024]图9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车载遮阳伞的腔体结构的日字扣结构示意图。
[0025]图10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车载遮阳伞的腔体结构的使用效果示意图。
[0026]如图所示:1、收纳腔体,101、本体,102、安放槽,103、滑槽,104、一号安装孔,105、二号安装孔,2、侧盖,201、侧盖本体,202、槽口,2021、外口,2022、里口,3、延长杆机构,301、底座,302、连接件,303、杆体,304、卡接件,305、杆头,4、防盗绳机构,401、一号编织带,402、一号限位件,403、日字扣,4031、第一扣孔,4032、第二扣孔,404、不锈钢带,405、二号编织带,406、二号限位件,407、固定螺丝5、铁片,6、支撑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车载遮阳伞的腔体结构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8]结合附图,一种用于车载遮阳伞的腔体结构,包括收纳腔体1、侧盖2、延长杆机构3、防盗绳机构4、铁片5、支撑底座6,所述收纳腔体1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侧盖2,所述收纳腔体1包括本体101、安放槽102、滑槽103,所述收纳腔体1底部两侧分别开设有一号安装孔104、二号安装孔105,所述本体101上分别设有安放槽102、滑槽103,所述安放槽102与滑槽103连通,所述安放槽102内设有固定连接的铁片5,所述侧盖2包括侧盖本体201,所述侧盖本体201上设有与安放槽102对应设置的槽口202;
[0029]所述安放槽102内对称设有延长杆机构3,所述延长杆机构3包括底座301、连接件
302、杆体303、卡接件304、杆头305,所述底座301两端分别位于滑槽103内,且底座301可沿滑槽103延伸方向进行线性往复运动,所述底座301与连接件302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302与杆体303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杆体303另一端设有固定连接的杆头305,所述杆体303上设有固定连接的卡接件304;
[0030]所述防盗绳机构4包括一号编织带401、一号限位件402、日字扣403、不锈钢带404、二号编织带405、二号限位件406,所述一号编织带401一端穿过日字扣403的第一扣孔4031并折返后穿过第二扣孔4032,所述一号编织带401另一端缠绕一号限位件402并反折,所述一号编织带401与反折部的边缘处缝纫连接,且两者中间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不锈钢带404,所述不锈钢带404一端与一号限位件402固定连接,所述不锈钢带404另一端穿过二号安装孔105,并通过固定螺丝407与收纳腔体1固定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载遮阳伞的腔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收纳腔体(1)、侧盖(2)、延长杆机构(3)、防盗绳机构(4)、铁片(5)、支撑底座(6),所述收纳腔体(1)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侧盖(2),所述收纳腔体(1)包括本体(101)、安放槽(102)、滑槽(103),所述收纳腔体(1)底部两侧分别开设有一号安装孔(104)、二号安装孔(105),所述本体(101)上分别设有安放槽(102)、滑槽(103),所述安放槽(102)与滑槽(103)连通,所述安放槽(102)内设有固定连接的铁片(5),所述侧盖(2)包括侧盖本体(201),所述侧盖本体(201)上设有与安放槽(102)对应设置的槽口(202);所述安放槽(102)内对称设有延长杆机构(3),所述延长杆机构(3)包括底座(301)、连接件(302)、杆体(303)、卡接件(304)、杆头(305),所述底座(301)两端分别位于滑槽(103)内,且底座(301)可沿滑槽(103)延伸方向进行线性往复运动,所述底座(301)与连接件(302)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302)与杆体(303)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杆体(303)另一端设有固定连接的杆头(305),所述杆体(303)上设有固定连接的卡接件(304);所述防盗绳机构(4)包括一号编织带(401)、一号限位件(402)、日字扣(403)、不锈钢带(404)、二号编织带(405)、二号限位件(406),所述一号编织带(401)一端穿过日字扣(403)的第一扣孔(4031)并折返后穿过第二扣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新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一千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