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稳定负载型Sn基合金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852550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稳定负载型Sn基合金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催化剂是以具有高含量五配位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结构稳定负载型Sn基合金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传统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稳定的负载型Sn基合金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催化剂主要用于炔烃选择性加氢和烷烃选择性脱氢反应。

技术介绍

[0002]世界上每年超过50%的贵金属用于化工过程中催化剂的制备。然而近年来,贵金属资源越来越稀缺,导致供需间差距逐年扩大。因此,贵金属的有效替代是十分重要且紧迫的。由于具有较好的解离氢的能力,Ni等非贵金属被广泛用于化学工业过程的加氢反应中。相比于单金属催化剂,以非贵金属Ni为活性组分和主族金属Sn为助剂的氧化铝负载的双金属催化剂在不饱和烃转化过程中显示出了优异的活性和选择性。这归因于在氢气气氛还原后Ni与Sn产生相互作用形成合金。然而,在实际催化体系中,采用不同制备方法获得的双金属Ni

Sn催化剂中Sn的氧化态和Ni

Sn纳米颗粒的结构稳定性难以控制。在先前的报道中,Krishnan等在AgChemisorption and XPS Study of Bimetallic Pt

Sn/Al2O
3 Catalysts,Journal of Catalysis,1991,127,287

306中发现采用传统浸渍法制备的Al2O3负载的催化剂中,Sn离子与Al2O3表面产生强相互作用,从而形成铝酸锡络合物,导致Sn的不均匀分布并抑制了氧化锡的完全还原。更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较低的表面能,Ni
‑<br/>Sn金属间纳米颗粒中Sn原子在反应条件下易于偏析迁移到催化剂表面,从而形成重构的SnO
x
和单金属Ni相,并引起失活。针对上述制备方法存在的问题,考虑到负载型催化剂中金属和载体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如何在使用工业Al2O3作为载体的基础上,创制新的制备策略,诱导和制约活性金属成核生长的行为,实现负载型催化剂结构的精准构筑及稳定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0003]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研工作者进行了许多研究。例如,Francisco等在Role of tin on the 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Ni/Al2O
3 catalyst and its effect over the methane dry reforming reaction,Applied Catalysis A,General,2021,618,118129中发现采用过量的Sn物种促进M

Sn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然而M

Sn原子比不能精确控制。Lin等人在Adhesion and Atomic Structures of Gold on Ceria Nanostructures:The Role of Surface Structure and Oxidation State of Ceria Supports,nanoletters,2015,15,5375

5381中发现通过调控CeO2载体形貌可以诱导活性金属Au颗粒择优暴露不同晶面。Gong等人在Peony

like pentahedral Al(III)

enriched alumina nanosheets for the dehydrogenation of propane,ACS Applied Nano Materials,2019,2,5833

5840中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具有丰富五配位Al
3+
结构的牡丹状Al2O3,并研究了不同含量五配位Al2O3为载体时,Pt

Sn/Al2O3催化剂对丙烷脱氢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具有独特形貌和丰富五配位Al
3+
结构的Pt

Sn/Al2O3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丙烷脱氢性能。Liu等人在Support morphology

dependent alloying behaviour and interfacial effects of bimetallic Ni

Cu/CeO
2 catalysts,Chemical Science,2019,10,3556

3566中基于金属氧化物的各向异性,通过形貌控制制备了系列不同晶面选择性暴露的CeO2作为催化剂载体,研究发现CeO2特定晶面对其表面负载的多金属组分前驱体的还原速率具有显著的影响。配位不饱和位点
浓度较低的CeO2(111)表面上易于形成NiCuO
x
前体,在还原过程中该晶面对Ni和Cu金属前驱体产生相当的作用,导致双金属组分还原速率匹配,从而使Ni和Cu原子同时成核生长且有序排布。除了氧化物晶面外,载体性质如孔结构、比表面、配位结构对活性金属组分的结构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启发我们利用工业Al2O3载体的配位结构诱导Ni和Sn的相互作用,从而获得结构稳定且金属原子排布高度有序的负载型双金属M

Sn催化剂。
[0004]众所周知,基于氧化物晶体的各向异性,在晶体生长的过程中可以择优调控暴露晶面,从而显示出不同的性质。晶体生长主要包括成核和晶化两个步骤,目前报道的调控晶面的方法大多集中在晶化过程中。近期,Li等人在Batch and fixed

bed adsorption behavior of porous boehmite with high percentage of exposed(020)facets and surface area towards Congo red,Inorg.Chem.Front,2021,8,735

745中基于旋转液膜反应器不同转速,通过分离成核和晶化步骤制备了(020)晶面择优暴露且具有高比表面的勃姆石。基于此,本工作采用成核晶化隔离法,制备了超高含量的配位不饱和的Al2O3‑
V
,以其为载体,利用Al2O3表面不饱和配位结构诱导构筑了系列双金属M

Sn催化剂。通过精准调控Al2O3表面的不饱和配位结构数量,控制M和Sn组分的还原速率、匹配程度及其与M和Sn组分间的相互作用,从而获得金属原子排布高度有序、具有特定形貌且稳定的M

Sn/Al2O3‑
V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稳定的负载型Sn基合金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催化剂主要用于炔烃选择性加氢和烷烃选择性脱氢反应,表现出了高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的特点。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催化剂,是一种负载型金属催化剂,表示为M

Sn/Al2O3‑
V
,其中M为活性金属,所述的M是Ni、Pt、Pd中的一种,较好的是Ni或Pt中的一种;活性金属M的负载量为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构稳定负载型Sn基合金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按照如下步骤制备:A.用AlCl3·
6H2O与去离子水配制浓度为1~2mol/L的Al盐溶液,用NaOH与去离子水配制1~2mol/L的碱溶液,开启微液膜成核反应器,设定成核反应器的定子

转子间隙为0.1~0.5mm、转速为100~3000rpm,将Al盐溶液和碱溶液按照1:0.5~1的体积比加入反应器中快速成核,其中碱溶液适当过量,在浆液出口处收集成核浆液;所述成核反应器参见专利:ZL201210105567.6;B.将步骤A的成核浆液转移至反应釜中,于150~200℃晶化10~30h,自然冷却至室温,出料、分离,将得到的晶化产物用去离子水和乙醇交替洗涤至中性,于80~100℃干燥10~16h;将干燥后的白色固体研磨成粉末;在马弗炉中空气气氛中以1~10℃
·
min
‑1的速率升温至450~600℃焙烧2~6h,得到具有高含量不饱和五配位Al
3+
结构的Al2O3,表示为Al2O3‑
V
;C.在室温下,按照目标产品中Al2O3‑
V
的量及M和Sn的负载量,用可溶性M盐、可溶性Sn盐与去离子水配制含M、Sn的浸渍溶液,其中M与Sn摩尔比例为1:0.2~5,M的浓度是40~100mmol/L;将Al2O3‑
V
加入浸渍溶液中浸渍,其中每升浸渍溶液中加入100

300gAl2O3‑
V
,于20~40℃下持续搅拌2~5h至粘稠状,并在80~100℃恒温干燥10~18h后,在空气气氛中以2~10℃
·
min
‑1速率升温至300~600℃焙烧2~6h,得到MO

SnO2/Al2O3‑
V
前驱体;所述的可溶性M盐为Ni(NO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雅楠宋远飞李殿卿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化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