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集装箱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简易移动集装箱房,通过在集装箱的侧面固定伸缩装置,伸缩装置的底部输出端与重型万向轮的顶部固定连接,当伸缩装置伸长时,重型万向轮的底面低于集装箱的底面,当伸缩装置缩短时,重型万向轮的底面高于集装箱的底面。当集装箱房需要移动时,伸缩装置伸长,将重型万向轮放下着地,从而使人们可以推动集装箱至目的地,使得集装箱房移动方便,且无需吊机进行吊装;当集装箱房移动至所需位置时,伸缩装置缩短,将重型万向轮收起离地,从而将集装箱房放置即可,可以保证集装箱房的稳定性;且采用承重量大于集装箱总重量的两倍的重型万向轮,能够承受集装箱房的重量,可向任意方向移动,操作灵活。操作灵活。操作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简易移动集装箱房
[0001]本技术涉及集装箱房
,具体涉及一种简易移动集装箱房。
技术介绍
[0002]集装箱房给工地或是临时住房提供了便利,通常都是通过吊车来进行吊运。但经常会遇到有时需要移动距离较小,而且场地也比较平整的时候,那如果这种情况也叫吊车吊运,无疑增加了人力、物力和成本,同时有些地方是吊车去不到的地方,就更加无法安装集装箱房,给集装箱房的实用性有一定的限制。
[0003]现有通过在集装箱房的底部安装万向轮将集装箱房移动的结构,但在集装箱房的底部安装万向轮需要吊车将集装箱房抬起才能安装,且拆卸时也需要将集装箱房抬起,同样增加了人力、物力和成本,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移动集装箱房。
[0005]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简易移动集装箱房,包括集装箱、安装于集装箱四周的至少四个重型万向轮以及驱动每个重型万向轮上下移动的伸缩装置,伸缩装置固定于集装箱的侧面,伸缩装置的底部输出端与重型万向轮的顶部固定连接,当伸缩装置伸长时,重型万向轮的底面低于集装箱的底面,当伸缩装置缩短时,重型万向轮的底面高于集装箱的底面,所述重型万向轮的承重量大于集装箱总重量的两倍。
[0006]进一步的,所述重型万向轮包括轮架和安装于轮架上的滚轮,轮架为铸铁材质,滚轮为高耐磨高耐压聚氨酯滚轮。
[0007]进一步的,所述重型万向轮的数量为四个,四个重型万向轮分别安装于所述集装箱左右两侧面的前后两端。
[0008]进一步的,所述重型万向轮的数量为六个,六个重型万向轮分别安装于所述集装箱左右两侧面的前后两端以及中间位置。
[0009]进一步的,所述伸缩装置为油缸,油缸的顶部固定于集装箱的侧面,油缸底部的活塞杆与所述重型万向轮的顶部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伸缩装置为千斤顶,千斤顶的顶部固定于所述集装箱的侧面,千斤顶的底部与所述重型万向轮的顶部固定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伸缩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集装箱侧面的螺纹座、纵向开设于螺纹座内的螺纹槽、螺接于螺纹槽内的螺杆以及固定于螺杆顶部的调节手柄,螺杆的底部与所述重型万向轮的顶部固定连接。
[0012]更进一步的,所述重型万向轮的顶部安装有轴承,所述螺杆的底部固定于轴承的内圈。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简易移动集装箱房通过在集装箱的侧
面固定伸缩装置,伸缩装置的底部输出端与重型万向轮的顶部固定连接,当伸缩装置伸长时,重型万向轮的底面低于集装箱的底面,当伸缩装置缩短时,重型万向轮的底面高于集装箱的底面。当集装箱房需要移动时,伸缩装置伸长,将重型万向轮放下着地,从而使人们可以推动集装箱至目的地,使得集装箱房移动方便,且无需吊机进行吊装,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提高了移动效率;当集装箱房移动至所需位置时,伸缩装置缩短,将重型万向轮收起离地,从而将集装箱房放置即可,可以保证集装箱房的稳定性;且采用承重量大于集装箱总重量的两倍的重型万向轮,能够承受集装箱房的重量,可向任意方向移动,操作灵活。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为:集装箱1、重型万向轮2、轮架21、滚轮22、油缸3、活塞杆31、千斤顶4、螺纹座51、螺纹槽52、螺杆53、调节手柄54、轴承55。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1
‑
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
[0019]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所述简易移动集装箱房的实施例一,包括集装箱1、安装于集装箱1四周的至少四个重型万向轮2以及驱动每个重型万向轮2上下移动的伸缩装置,伸缩装置固定于集装箱1的侧面,伸缩装置的底部输出端与重型万向轮2的顶部固定连接,当伸缩装置伸长时,重型万向轮2的底面低于集装箱1的底面,当伸缩装置缩短时,重型万向轮2的底面高于集装箱1的底面,所述重型万向轮2的承重量大于集装箱1总重量的两倍。
[0020]本技术的简易移动集装箱房通过在集装箱1的侧面固定伸缩装置,伸缩装置的底部输出端与重型万向轮2的顶部固定连接,当伸缩装置伸长时,重型万向轮2的底面低于集装箱1的底面,当伸缩装置缩短时,重型万向轮2的底面高于集装箱1的底面。当集装箱房需要移动时,伸缩装置伸长,将重型万向轮2放下着地,从而使人们可以推动集装箱1至目的地,使得集装箱房移动方便,且无需吊机进行吊装,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提高了移动效率;当集装箱房移动至所需位置时,伸缩装置缩短,将重型万向轮2收起离地,从而将集装箱房放置即可,可以保证集装箱房的稳定性;且采用承重量大于集装箱1总重量的两倍的重型万向轮2,能够承受集装箱房的重量,可向任意方向移动,操作灵活。
[0021]本实施例中,所述重型万向轮2包括轮架21和安装于轮架21上的滚轮22,轮架21为铸铁材质,滚轮22为高耐磨高耐压聚氨酯滚轮22。铸铁材质的轮架21具有负载能力好,使用寿命长,成本低的优点;聚氨酯滚轮22是一种内聚能较强的材料,耐磨性能优异,与天然像胶相比,其抗磨性能可提高2
‑
10倍之多;同时,它还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撕裂强度,以及优异的减震缓冲性能。
[0022]本实施例中,所述重型万向轮2的数量为四个,四个重型万向轮2分别安装于所述集装箱1左右两侧面的前后两端。
[0023]本技术的另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为:所述重型万向轮2的数量为六个,六个重
型万向轮2分别安装于所述集装箱1左右两侧面的前后两端以及中间位置。通过在集装箱1左右两侧面的中间位置增加两个万向轮,可以提高集装箱1移动的稳定性。
[0024]本实施例中,所述伸缩装置为油缸3,油缸3的顶部固定于集装箱1的侧面,油缸3底部的活塞杆31与所述重型万向轮2的顶部固定连接。当集装箱房需要移动时,控制油缸3的活塞杆伸长,将重型万向轮2放下着地,便于移动;当集装箱房移动至所需位置时,控制油缸3的活塞杆缩回,将重型万向轮2收起离地,从而将集装箱房放置即可。
[0025]如图2所示为本技术所述简易移动集装箱房的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伸缩装置为千斤顶4,千斤顶4的顶部固定于所述集装箱1的侧面,千斤顶4的底部与所述重型万向轮2的顶部固定连接。为了节省材料成本,可以用千斤顶4代替油缸3,转动调节螺杆,使千斤顶4伸长或缩短,从而实现重型万向轮2的着地和离地。
[0026]如图3所示为本技术所述简易移动集装箱房的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伸缩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集装箱1侧面的螺纹座51、纵向开设于螺纹座51内的螺纹槽52、螺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移动集装箱房,其特征在于:包括集装箱、安装于集装箱四周的至少四个重型万向轮以及驱动每个重型万向轮上下移动的伸缩装置,伸缩装置固定于集装箱的侧面,伸缩装置的底部输出端与重型万向轮的顶部固定连接,当伸缩装置伸长时,重型万向轮的底面低于集装箱的底面,当伸缩装置缩短时,重型万向轮的底面高于集装箱的底面,所述重型万向轮的承重量大于集装箱总重量的两倍;所述重型万向轮包括轮架和安装于轮架上的滚轮,轮架为铸铁材质,滚轮为高耐磨高耐压聚氨酯滚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移动集装箱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型万向轮的数量为四个,四个重型万向轮分别安装于所述集装箱左右两侧面的前后两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移动集装箱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型万向轮的数量为六个,六个重型万向轮分别安装于所述集装箱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家安,杨娜,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易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