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兰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粉红螺旋聚孢霉菌株、微生物菌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852097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粉红螺旋聚孢霉菌株、微生物菌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所述菌株为粉红螺旋聚孢霉(Clonostachys rosea)LZU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粉红螺旋聚孢霉菌株、微生物菌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粉红螺旋聚孢霉菌株、微生物菌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化学农药的应用带来了粮食的增产,但随之产生的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问题也给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影响,特别是倡导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如何减少农药的使用是当今社会的一项重要课题。施用微生物菌剂可以使有益微生物在土壤中大量繁殖,通过生物间的竞争作用、拮抗作用和寄生作用来抑制土壤中植物病原菌的数量和生命活动,是如今新兴的生物防治措施中的一种。实践证明,作为一种新兴增产措施,微生物菌剂具有无毒、无害、无污染、高效且不产生抗药性的优点。微生物菌剂的使用是当今农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措施之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筛选优良菌种,促进微生物产业的发展,对于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都具有积极作用。
[0003]植物根腐病主要是由镰刀菌、丝孢菌,腐烂菌等真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土传病害,能够侵害多种常见农作物,在我国各地都有普遍发生。轻者水肥输送受阻、供应不足,植物长势衰弱、生长缓慢,产量下降;重者不仅完全切断水分和养分供应,并且使根系腐烂,整株植物枯萎死亡。病害一旦发生,往往会导致田间成片作物死亡,轻则减产10%

30%,严重时可导致绝收,给农户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对于根腐病的防治,目前经常采用的方法包括合理轮作,进行深耕等传统农业方法,但工作量大,投入高且成效不明显;施加农药进行化学防治,药效时间短,用药量大,易造成农药残留与环境污染,且会使得病原菌对农药产生抗药性导致防治效果下降,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0004]粉红螺旋聚孢霉是一种重要的生防真菌,因其强大的破坏力成为很多植物致病真菌的克星。据报道粉红螺旋聚孢霉对葡萄灰霉病,草莓、番茄、小麦等作物的根腐病等可有效缓解甚至根治的效果;各种作物的线虫病也能通过使用粉红螺旋聚孢霉进行生物防治。同时,粉红螺旋聚孢霉还具有溶磷、释钾和固氮功能,活化土壤中的硅、钙、镁,提高铁、锰、铜、锌、钼、硼等元素利用率。在繁殖中可产生有机酸、氨基酸、多糖,分泌植物生长激素及酶等多种有利于植物生长的物质,提高或延长肥效,减少化肥用量。提高作物抗逆性,预防或减轻病害。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粉红螺旋聚孢霉菌株、微生物菌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粉红螺旋聚孢霉菌株、微生物菌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目的是提供一株粉红螺旋聚孢霉(Clonostachys rosea)LZU

W1,其能有效防治植物根腐病。
[0006]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粉红螺旋聚孢霉菌株,所述菌株为粉红螺旋聚孢霉(Clonostachys rosea)LZU

W1,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40534,保藏时间为2023年3月23日。
[0007]上述的粉红螺旋聚孢霉LZU

W1从中国甘肃省兰州地区黄河沿岸收集的新鲜土样中分离获得。菌株形态如下:培养两天内菌落菌丝为白色丝状,菌丝匍匐,较疏松;第三天时菌落形态为圆形,边缘整齐,白色菌丝均匀平铺在培养基上,呈圆形向四周扩散,在接种点附近开始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产于白色的产孢簇,以接种点为圆心分布于整个菌落表面;菌落正面初期为白色,后期呈粉红色,菌落表面有少许水溢出,并且有少量气生菌丝,背面黄色,有橙黄色色素渗入;菌丝存在分支结构,无色,有隔膜,末端生有菌环;分生孢子梗具扫帚状分支,分生孢子呈椭圆形,粘连在一起聚集成团状。
[000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09](1)通过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粉红螺旋聚孢霉LZU

W1进行平板拮抗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尖孢镰刀菌、燕麦镰刀菌、锐顶镰刀菌均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
[0010](2)利用本专利技术粉红螺旋聚孢霉LZU

W1制成的微生物菌剂在育苗基质、普通农田土未作任何处理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抑制基质和土壤中植物病原菌的生长,有效缓解育苗和种植时作物种苗根腐病的发生,提高存苗率,对作物根、茎、叶生长具有显著的促生作用,优化了土壤的菌落生态环境,丰富了土壤有益菌群,因此该微生物菌剂可以作为生物农药或生物肥料,高效防治根腐病,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生物防治剂。
[0011]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微生物菌剂,包含如上述中所述粉红螺旋聚孢霉LZU

W1。
[0012]上述的微生物菌剂在常温下可以保存18个月以上。
[0013]进一步,所述微生物菌剂为固体菌剂,所述微生物菌剂中含有的粉红螺旋聚孢霉LZU

W1的活菌数量为2.2
×
109‑
27.0
×
109cfu
·
g
‑1。
[0014]进一步,所述微生物菌剂还包括惰性固体载体、营养物质、粘结剂和阳离子盐,各组分的重量比为所述惰性固体载体:所述营养物质:所述粘结剂:所述阳离子盐等于(37

48):(55

65):(4.5

5):(2.55

3.59)。
[0015]进一步,所述惰性固体载体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20

25份的凹凸棒土,15

20份的高岭土,1

1.5份的聚羧酸盐和1

1.5份的磺酸盐;所述营养物质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45

50份的玉米面粉和10

15份的葡萄糖;所述粘结剂为4.5

5份玉米淀粉;所述阳离子盐为1.5

2份的碳酸钙,1

1.5份的氯化钠,0.01

0.02份的氯化钾,0.01

0.02份的硫酸锌和0.03

0.05份的硫酸镁。
[0016]第三方面提供一种上述所述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7](1)制备粉红螺旋聚孢霉LZU

W1菌株的种子液;
[0018](2)将所述种子液在无菌环境下接种到已灭菌的培养液中,在26

30℃下恒温培养5

7天,得到发酵液;
[0019](3)向所述发酵液中依次添加惰性固体载体、营养物质、粘结剂和阳离子盐,搅匀后避光晾干,得到所述微生物菌剂。
[0020]进一步,步骤(1)中,采用PDB培养液制备粉红螺旋聚孢霉LZU

W1菌株的种子液。例如可以采用PDB培养液在26

30℃下恒温培养1

2天。
[0021]更进一步,所述PDB培养液由以下重量含量的成分组成:0.50%土豆浸粉,2.00%葡萄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红螺旋聚孢霉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为粉红螺旋聚孢霉LZU

W1,拉丁文学名为Clonostachys rosea,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40534,保藏时间为2023年3月23日。2.一种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包含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粉红螺旋聚孢霉LZU

W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菌剂为固体菌剂,所述微生物菌剂中含有的粉红螺旋聚孢霉LZU

W1的活菌数量为2.2
×
109‑
27.0
×
109cfu
·
g
‑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菌剂还包括惰性固体载体、营养物质、粘结剂和阳离子盐,各组分的重量比为所述惰性固体载体:所述营养物质:所述粘结剂:所述阳离子盐等于(37

48):(55

65):(4.5

5):(2.55

3.59)。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固体载体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20

25份的凹凸棒土,15

20份的高岭土,1

1.5份的聚羧酸盐和1

1.5份的磺酸盐;所述营养物质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4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全香王君杰项辛羽任浩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