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搅拌器,包括下支撑件,下支撑件的一端设有转动机构,转动机构上设有伸缩机构,伸缩机构的上端设有搅拌机构。转动机构包括铰接于下支撑件的一对转动板,转动板外壁上下两端均安装有端板,端板之间设有中杆,中杆的上端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下端设有活动块,中杆穿于活动块上,转动板上开设有竖向孔,活动块的内侧端穿于竖向孔,活动块之间设有转动中板,转动中板位于转动板之间,转动中板的下端前壁设有前撑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提供了一个方便进行折叠、拆卸及安装的搅拌器,同时,还方便将该搅拌器放置在减水剂溶液盛放桶的一侧,同时还能适用于不同高度的减水剂溶液盛放桶内溶液的搅拌,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搅拌器
[0001]本技术涉及减水剂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搅拌器。
技术介绍
[0002]减水剂通常在制备砂浆中使用,并且减水剂通常通过溶解制备为溶液,同时其内含有一定量的饱和物,而将减水剂溶解后方便将其加入至所制备的砂浆内,并且通过搅拌的方式能够使减水剂均匀地分散在砂浆中,而饱和物为溶剂达到饱和而析出的固体物质,而若制备完成的减水剂长时间不使用,则导致饱和物沉淀在制备桶内,从而导致减水剂的浓度分布不均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有的常采用手持搅拌器对溶液进行搅拌,然而手持搅拌器的安全性较差,同时随着操作量的增大,也将增大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而若采用搅拌罐搅拌的方式,一方面增大了成本投入,另一方面不方便应用在现场操作中,因此给减水剂溶液使用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搅拌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方便对减水剂溶液进行搅拌,并且方便折叠便于携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0004]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
[0005]一种搅拌器,包括下支撑件,下支撑件的一端设有转动机构,转动机构上设有伸缩机构,伸缩机构的上端设有搅拌机构;
[0006]转动机构包括铰接于下支撑件的一对转动板,转动板外壁上下两端均安装有端板,端板之间设有中杆,中杆的上端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下端设有活动块,中杆穿于活动块上,转动板上开设有竖向孔,活动块的内侧端穿于竖向孔,活动块之间设有转动中板,转动中板位于转动板之间,转动中板的下端前壁设有前撑板。转动板的设置方便对中板进行转动,并且通过中杆等的设置方便进行转动中板移动,从而方便对该搅拌器进行折叠;
[0007]伸缩机构包括安装于转动中板外壁的一对凹形安装件,凹形安装件内安装有伸缩套管,伸缩套管内穿有伸缩中杆,伸缩套管上开设有多个外孔,伸缩中杆上开设有对个内孔,伸缩套管上的其中一个外孔与伸缩中杆上的其中一个内孔对应,且对应的外孔与内孔中穿有定位销,定位销的一端通过锁紧螺母固定,其中,伸缩中杆在伸缩套管中的长度,从而方便根据减水剂溶液盛放桶的高度对其内的溶液进行搅拌,当然这种设计方式也方便对搅拌器进行折叠收纳,从而方便携带;
[0008]搅拌机构包括安装于伸缩中杆上端的凹形件,凹形件的前端分别成形有一对竖板,竖板的上端向前延伸地设有前伸臂,前伸臂的前端设有绑定构件,前伸臂之间设有中座,中座的两侧均向外延伸地设有外伸臂,外伸臂均穿于绑定构件内,中座上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搅拌杆,搅拌杆的下端设有搅拌叶片,搅拌叶片设置为螺旋状结构,通过这种结构设计方便对减水剂溶液进行搅拌,而通过凹形件、竖板及前伸臂的设置对搅拌器的主要搅拌部件起着支撑的作用。
[0009]进一步地,下支撑件包括圆盘,圆盘向后延伸地设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后端设有U形板,U形板的后端设有后伸板,后伸板的两侧均设有转轴,转动板的下端转动设于转轴上,圆盘的设置对减水剂溶液盛放桶的下端起着支撑的作用。
[0010]进一步地,U形板的前端为楔形结构,通过楔形结构的设置,方便将下支撑件穿设在减水剂溶液盛放桶的下端。
[0011]进一步地,前撑板向下延伸地设有一对穿柱,后伸板上开设有定位孔,穿柱穿于定位孔中,通过穿柱的设置,能对后伸板进行限位,从而避免在使用时,中板发生转动。
[0012]进一步地,绑定构件包括安装于前伸臂前端的转动头,转动头的上端设有凹形扣件,凹形扣件的另一端开设有缺口,凹形扣件的另一端穿有挂杆,前伸臂上活动设有挂座,挂座的下端设有拉簧,拉簧的另一端通过挂销设于前伸臂的下壁,挂座的外壁开设有斜向挂槽,斜向挂槽的后端向下倾斜延伸,挂杆穿于斜向挂槽内,凹形扣件上设有下压丝杆,下压丝杆的上端设有转动帽,下压丝杆的下端设有下压板,外伸臂均向上延伸地设有定位穿杆,定位穿杆穿于下压板,定位穿杆穿设在下压板中,从而确保对外伸臂限位的稳定性。而采用能够转动的凹形扣件,方便对外伸臂进行固定,一方面方便进行搅拌主要部件的拆卸,进而方便进行该搅拌器的转移,另一方面也方便对搅拌主要部件进行放置固定,而挂杆和斜向挂槽的设置,方便对凹形扣件进行固定。
[0013]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
[0014]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提供了一个方便进行折叠、拆卸及安装的搅拌器,同时,还方便将该搅拌器放置在减水剂溶液盛放桶的一侧,同时还能适用于不同高度的减水剂溶液盛放桶内溶液的搅拌,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5]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16]图1示出了其中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一。
[0017]图2示出了A处放大图。
[0018]图3示出了B处放大图。
[0019]图4示出了其中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二。
实施方式
[0020]如图1~图4所示,一种搅拌器,包括下支撑件1,下支撑件1的一端设有转动机构2,转动机构2上设有伸缩机构3,伸缩机构3的上端设有搅拌机构4。
[0021]转动机构2包括铰接于下支撑件1的一对转动板21,转动板21外壁上下两端均安装有端板22,端板22之间设有中杆23,中杆23的上端套设有弹簧24,弹簧24的下端设有活动块25,中杆23穿于活动块25上,转动板21上开设有竖向孔210,活动块25的内侧端穿于竖向孔210,活动块25之间设有转动中板26,转动中板26位于转动板21之间,转动中板26的下端前壁设有前撑板27;
[0022]伸缩机构3包括安装于转动中板26外壁的一对凹形安装件30,凹形安装件30内安装有伸缩套管31,伸缩套管31内穿有伸缩中杆32,伸缩套管31上开设有多个外孔,伸缩中杆
32上开设有对个内孔,伸缩套管31上的其中一个外孔与伸缩中杆32上的其中一个内孔对应,且对应的外孔与内孔中穿有定位销33,定位销33的一端通过锁紧螺母34固定;
[0023]搅拌机构4包括安装于伸缩中杆32上端的凹形件40,凹形件40的前端分别成形有一对竖板41,竖板41的上端向前延伸地设有前伸臂42,前伸臂42的前端设有绑定构件,前伸臂42之间设有中座50,中座50的两侧均向外延伸地设有外伸臂51,外伸臂51均穿于绑定构件内,中座50上安装有电机52,电机52的输出轴连接有搅拌杆53,搅拌杆53的下端设有搅拌叶片54。绑定构件包括安装于前伸臂42前端的转动头43,转动头43的上端设有凹形扣件44,凹形扣件44的另一端开设有缺口440,凹形扣件44的另一端穿有挂杆49,前伸臂42上活动设有挂座48,挂座48的下端设有拉簧,拉簧的另一端通过挂销设于前伸臂42的下壁,挂座48的外壁开设有斜向挂槽480,斜向挂槽480的后端向下倾斜延伸,挂杆49穿于斜向挂槽480内,凹形扣件44上设有下压丝杆45,下压丝杆45的上端设有转动帽46,下压丝杆45的下端设有下压板47,外伸臂51均向上延伸地设有定位穿杆,定位穿杆穿于下压板47。
[0024]下支撑件1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搅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支撑件(1),下支撑件(1)的一端设有转动机构(2),转动机构(2)上设有伸缩机构(3),伸缩机构(3)的上端设有搅拌机构(4);转动机构(2)包括铰接于下支撑件(1)的一对转动板(21),转动板(21)外壁上下两端均安装有端板(22),端板(22)之间设有中杆(23),中杆(23)的上端套设有弹簧(24),弹簧(24)的下端设有活动块(25),中杆(23)穿于活动块(25)上,转动板(21)上开设有竖向孔(210),活动块(25)的内侧端穿于竖向孔(210),活动块(25)之间设有转动中板(26),转动中板(26)位于转动板(21)之间,转动中板(26)的下端前壁设有前撑板(27);伸缩机构(3)包括安装于转动中板(26)外壁的一对凹形安装件(30),凹形安装件(30)内安装有伸缩套管(31),伸缩套管(31)内穿有伸缩中杆(32),伸缩套管(31)上开设有多个外孔,伸缩中杆(32)上开设有对个内孔,伸缩套管(31)上的其中一个外孔与伸缩中杆(32)上的其中一个内孔对应,且对应的外孔与内孔中穿有定位销(33),定位销(33)的一端通过锁紧螺母(34)固定;搅拌机构(4)包括安装于伸缩中杆(32)上端的凹形件(40),凹形件(40)的前端分别成形有一对竖板(41),竖板(41)的上端向前延伸地设有前伸臂(42),前伸臂(42)的前端设有绑定构件,前伸臂(42)之间设有中座(50),中座(50)的两侧均向外延伸地设有外伸臂(51),外伸臂(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鹏,
申请(专利权)人:江油均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