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防撞骨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2007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人机防撞骨架,包括固定底盘和活动盖,固定底盘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呈十字形的伸缩臂,固定底盘开设有多个固定孔,活动盖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固定孔对应的卡柱,活动盖通过卡柱和固定孔与固定底盘连接,伸缩臂的远端固定连接有安装筒,安装筒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且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弧形的防撞板,相邻防撞板与活动盖之间设置有铰接组件,活动盖通过铰接组件带动防撞板移动。在运输和携带骨架时,向正上方拉动活动盖,活动盖利用铰接组件带动防撞板同步移动,防撞板沿着伸缩臂向固定底盘收缩,骨架横向面积大幅度缩小,方便运输和携带,并且不影响骨架的稳定性和设备的安装,安装更方便。安装更方便。安装更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机防撞骨架


[0001]本技术涉及无人机
,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防撞骨架。

技术介绍

[0002]无人机已被广泛应用于航拍摄影、电力巡检、环境监测、森林防火、灾情巡查、防恐救生、军事侦察和战场评估等领域;目前具备防撞设计的无人机骨架采用一体式设计,整体占用面积过大,不便于运输和携带,拆卸后再进行运输和携带还需重新安装,不实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无人机防撞骨架,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无人机防撞骨架,包括固定底盘和活动盖,所述固定底盘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呈十字形的伸缩臂,所述固定底盘开设有多个固定孔,所述活动盖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固定孔对应的卡柱,所述活动盖通过所述卡柱和所述固定孔与所述固定底盘连接,所述伸缩臂的远端固定连接有安装筒,所述安装筒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且通过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有弧形的防撞板,相邻所述防撞板与所述活动盖之间设置有铰接组件,所述活动盖通过所述铰接组件带动所述防撞板移动。
[000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运输和携带骨架时,向正上方拉动活动盖,活动盖利用铰接组件带动防撞板同步移动,防撞板沿着伸缩臂向固定底盘收缩,骨架横向面积大幅度缩小,方便运输和携带,并且不影响骨架的稳定性和设备的安装,安装更方便。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8]进一步,所述铰接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活动盖外沿底部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延伸杆,所述延伸杆的远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夹角呈九十度的支杆,两个所述支杆均铰接有铰接杆,所述铰接杆的远端铰接有固定板,所述铰接组件还包括固定在防撞板外侧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脚杆,所述脚杆的外侧套接有套管,所述固定板固定在所述套管外侧。
[0009]进一步,所述安装块底部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脚杆与所述安装块通过所述螺纹槽螺纹连接。
[0010]进一步,所述支杆的远端侧面开设有铰接孔,所述铰接杆固定连接有贯穿所述铰接孔的铰接柱,所述铰接柱的外端固定连接有齿轮。
[0011]进一步,所述延伸杆的侧面开设有复位孔,并通过所述复位孔插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远端固定连接有套在齿轮外侧的限制弧板,所述限制弧板的内侧与所述齿轮相匹配,用于卡设所述齿轮,所述连接柱与所述延伸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扭簧。
[0012]进一步,所述活动盖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柱。
[0013]进一步,所述安装筒的内侧壁设有条纹。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俯视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结构仰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部分结构三维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铰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固定底盘;2、伸缩臂;3、活动盖;4、固定孔;5、卡柱;6、安装筒;7、连接杆;8、防撞板;9、铰接组件;10、拉柱;91、连接块;92、延伸杆;93、支杆;94、铰接孔;95、铰接柱;96、铰接杆;97、固定板;98、套管;99、脚杆;910、安装块;911、复位孔;912、连接柱;913、活动杆;914、限制弧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0]实施例1,如图1

4所示,一种无人机防撞骨架,包括固定底盘1和活动盖3,固定底盘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呈十字形的伸缩臂2,固定底盘1开设有多个固定孔4,活动盖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固定孔4对应的卡柱5,活动盖3通过卡柱5和固定孔4与固定底盘1连接,伸缩臂2的远端固定连接有安装筒6,安装筒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且通过连接杆7固定连接有弧形的防撞板8,相邻防撞板8与活动盖3之间设置有铰接组件9,活动盖3通过铰接组件9带动防撞板8移动。
[0021]在运输和携带骨架时,向正上方拉动活动盖3,活动盖3利用铰接组件9带动防撞板8同步移动,防撞板8沿着伸缩臂2向固定底盘1收缩,骨架横向面积大幅度缩小,方便运输和携带,并且不影响骨架的稳定性和设备的安装,安装更方便。
[0022]实施例2,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进行的进一步改进,其具体如下:
[0023]铰接组件9包括固定在活动盖3外沿底部的连接块91,连接块9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延伸杆92,延伸杆92的远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夹角呈九十度的支杆93,两个支杆93均铰接有铰接杆96,铰接杆96的远端铰接有固定板97,铰接组件9还包括固定在防撞板8外侧的安装块910,安装块9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脚杆99,脚杆99的外侧套接有套管98,固定板97固定在套管98外侧。
[0024]铰接杆96的两端均为铰接,铰接杆96的两端转动角度时,铰接杆96倾斜,拉动套管98带动脚杆99移动,进而带动防撞板8沿着伸缩臂2移动。
[0025]实施例3,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为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进行的进一步改进,其具体如下:
[0026]安装块910底部开设有螺纹槽,脚杆99与安装块910通过螺纹槽螺纹连接。
[0027]脚杆99可进行拆卸安装,便于骨架的组装。
[0028]实施例4,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为在实施例2至3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进行的进一步改进,其具体如下:
[0029]支杆93的远端侧面开设有铰接孔94,铰接杆96固定连接有贯穿铰接孔94的铰接柱95,铰接柱95的外端固定连接有齿轮,延伸杆92的侧面开设有复位孔911,并通过复位孔911
插接有连接柱912,连接柱91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杆913,活动杆913的远端固定连接有套在齿轮外侧的限制弧板914,限制弧板914的内侧与齿轮相匹配,用于卡设所述齿轮,连接柱912与延伸杆92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扭簧。
[0030]复位扭簧带动连接柱912旋转,使得活动杆913带动限制弧板914搭在齿轮上,将齿轮角度限制,保持铰接杆96的角度,保证防撞板8不会轻易移动。
[0031]实施例5,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为在实施例1至4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进行的进一步改进,其具体如下:
[0032]活动盖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柱10。
[0033]利用拉柱10方便使用者提起活动盖3。
[0034]实施例6,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为在实施例1至5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进行的进一步改进,其具体如下:
[0035]安装筒6的内侧壁设有条纹。
[0036]安装筒6用于安装旋翼的驱动电机,条纹增加安装筒6内壁摩擦力,保证驱动电机安装后驱动稳定性。
[003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防撞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底盘(1)和活动盖(3),所述固定底盘(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呈十字形的伸缩臂(2),所述固定底盘(1)开设有多个固定孔(4),所述活动盖(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固定孔(4)对应的卡柱(5),所述活动盖(3)通过所述卡柱(5)和所述固定孔(4)与所述固定底盘(1)连接,所述伸缩臂(2)的远端固定连接有安装筒(6),所述安装筒(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且通过所述连接杆(7)固定连接有弧形的防撞板(8),相邻所述防撞板(8)与所述活动盖(3)之间设置有铰接组件(9),所述活动盖(3)通过所述铰接组件(9)带动所述防撞板(8)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防撞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组件(9)包括固定在所述活动盖(3)外沿底部的连接块(91),所述连接块(9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延伸杆(92),所述延伸杆(92)的远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夹角呈九十度的支杆(93),两个所述支杆(93)均铰接有铰接杆(96),所述铰接杆(96)的远端铰接有固定板(97),所述铰接组件(9)还包括固定在防撞板(8)外侧的安装块(910),所述安装块(9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脚杆(99),所述脚杆(99)的外侧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春阳薛利荣卢兴海韩健健刘世海李道良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测卫星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