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石墨烯地暖红外反射保温及空调保温硬装饰层,包括包括依次设置的红外光波反射涂层、反射层、保温层和至少一硬质层,红外光波反射涂层用于固定于墙壁,以使反射层、保温层和各硬质层设置于红外光波反射涂层背离墙壁的一侧;反射层和保温层之间均通过胶层固定连接;相邻两硬质层之间通过第一固定结构固定,第一固定结构用于固定相邻两硬质层,以使两硬质层和墙壁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技术方案中红外光波反射涂层和反射层实现双重反射,配合保温层良好的控温效果,最后配合硬质层进行外部封装,且硬质层通过第一固定结构和墙体固定,整体适用于石墨烯地暖和常见控温设备,具有极高的保温效果。具有极高的保温效果。具有极高的保温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墨烯地暖红外反射保温及空调保温硬装饰层
[0001]本技术涉及保温
,特别涉及一种石墨烯地暖红外反射保温及空调保温硬装饰层。
技术介绍
[0002]公开号CN112724750B名称为一种石墨烯地暖红外光波反射涂层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案延长红外光波位于室内的时间,以使室内保温效果加强;公开号CN211781407U名称为一种石墨烯隔热保温地暖层,能有效阻断并反射石墨烯电热层向下方的辐射红外线热量,将更多的红外线热量向上方辐射,进而使得室内空间升温更快。实际使用红外光波反射涂层配合石墨烯隔热保温地暖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红外光波反射涂层应对空调等传统的控温设备,红外光波反射反射涂层的保温效果一般,相对于传统的保温层无太明显的优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石墨烯地暖红外反射保温及空调保温硬装饰层,解决红外光波反射反射涂层针对空调等传统控温设备,保温效果一般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石墨烯地暖红外反射保温及空调保温硬装饰层,包括依次设置的红外光波反射涂层、反射层、保温层和至少一硬质层,所述红外光波反射涂层用于固定于墙壁,以使所述反射层、所述保温层和各所述硬质层设置于所述红外光波反射涂层背离墙壁的一侧;所述反射层和所述保温层之间均通过胶层固定连接;相邻两所述硬质层之间通过第一固定结构固定,所述第一固定结构用于固定相邻两所述硬质层,以使两所述硬质层和墙壁固定。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包括第一架体和至少一第一固定钉,各所述第一固定钉设置于所述第一架体面向所述保温层侧一侧,各所述第一固定钉用于依次穿过所述保温层、所述反射层和所述红外光波反射涂层插入墙壁,以使所述第一架体和所述墙壁固定;所述第一架体开设两第一容纳槽,两所述第一容纳槽位于各所述第一固定钉的同一侧,两所述第一容纳槽沿各所述第一固定钉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架体用于固定相邻两所述硬质层,以使其中一所述第一容纳槽容纳其中一所述硬质层的端部,另一所述第一容纳槽容纳另一所述硬质层的端部。
[0007]优选的,所述硬质层远离其余各所述硬质层的端部设置至少一第二固定结构;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包括第二架体和第二固定钉,所述第二固定钉设置于所述第二架体面向所述保温层侧一侧,所述第二固定钉用于依次穿过所述保温层、所述反射层和所述红外光波反射涂层插入墙壁,以使所述第二架体和所述墙壁固定;所述第二架体面向临近所述硬质层的一侧开设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容纳槽用于容纳临近的所述硬质层的端部,以使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和所述第一固定结构配合固定所述硬质层。
[0008]优选的,所述红外光波反射涂层的厚度为0.1毫米至0.3毫米。
[0009]优选的,所述保温层为保温海绵层,所述保温海绵层的厚度为4毫米至8毫米,所述保温海绵层的密度为20kg/m3至24kg/m3。
[0010]优选的,所述反射层为反射膜,所述反射膜为铝箔反射膜,所述反射膜的厚度为40微米至50微米。
[0011]优选的,所述胶层的厚度为20微米至50微米。
[0012]优选的,所述硬质层为木纤维板、竹纤维板和碳纤维板中至少一者。
[0013]优选的,所述硬质层的厚度为4毫米至6毫米。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红外光波反射涂层和反射层实现双重反射,配合保温层良好的控温效果,最后配合硬质层进行外部封装,且硬质层通过第一固定结构和墙体固定,整体适用于石墨烯地暖和常见控温设备,具有极高的保温效果。
[0016]经过实际试验测算,使硬装饰层可以有效的提高升温速度,相对于传统的保温涂层,硬装饰层在同样的时间内升温的速度快了一倍,实用性极高。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一种石墨烯地暖红外反射保温及空调保温硬装饰层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号说明:
[0020]1‑
红外光波反射涂层;2
‑
反射层;3
‑
保温层;4
‑
硬质层;
[0021]5‑
第一固定结构;51
‑
第一架体;52
‑
第一固定钉;53
‑
第一容纳槽;
[0022]6‑
第二固定结构;61
‑
第二架体;62
‑
第二固定钉;63
‑
第二容纳槽;
[0023]7‑
墙壁;
[0024]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7]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
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8]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第一固定结构,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9]另外,本技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0]本技术提出一种石墨烯地暖红外反射保温及空调保温硬装饰层。
[0031]如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烯地暖红外反射保温及空调保温硬装饰层,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红外光波反射涂层、反射层、保温层和至少一硬质层,所述红外光波反射涂层用于固定于墙壁,以使所述反射层、所述保温层和各所述硬质层设置于所述红外光波反射涂层背离墙壁的一侧;所述反射层和所述保温层之间均通过胶层固定连接;相邻两所述硬质层之间通过第一固定结构固定,所述第一固定结构用于固定相邻两所述硬质层,以使两所述硬质层和墙壁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地暖红外反射保温及空调保温硬装饰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包括第一架体和至少一第一固定钉,各所述第一固定钉设置于所述第一架体面向所述保温层侧一侧,各所述第一固定钉用于依次穿过所述保温层、所述反射层和所述红外光波反射涂层插入墙壁,以使所述第一架体和所述墙壁固定;所述第一架体开设两第一容纳槽,两所述第一容纳槽位于各所述第一固定钉的同一侧,两所述第一容纳槽沿各所述第一固定钉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架体用于固定相邻两所述硬质层,以使其中一所述第一容纳槽容纳其中一所述硬质层的端部,另一所述第一容纳槽容纳另一所述硬质层的端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地暖红外反射保温及空调保温硬装饰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层远离其余各所述硬质层的端部设置至少一第二固定结构;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包括第二架体和第二固定钉,所述第二固定钉设置于所述第二架体面向所述保温层侧一侧,所述第二固定钉用于依次穿过所述保温层、所述反射层和所述红外光波反射涂层插入墙壁,以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利民,
申请(专利权)人:胡利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