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一体化生化反应装置,属于污水净化技术领域,该一种一体化生化反应装置包括横向依次布置的反应池、调节池和清水池,所述反应池包括横向依次布置的厌氧区和好氧区,所述厌氧区的一侧壁设有pp格栅篮,所述厌氧区和所述好氧区内均设有多个球形填料;所述反应池还包括与所述好氧区并行设置的膜反应区,所述膜反应区内纵向依次设有支撑架、格栅板和MBR膜,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反应池的一侧壁固定,并与所述反应池的底部形成间隙,以使所述好氧区形成构成L型设置;经过MBR膜的工序后,使得污泥被过滤得更彻底,不仅起到了高效净化的效果,而且还起到了减少污泥流失的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化生化反应装置
[0001]本技术污水净化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一体化生化反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污水生化处理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污水中呈溶解和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以实现净化的方法。
[0003]污水厌氧生物处理法又称“厌氧消化”,是利用厌氧微生物以降解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使污水净化的方法。其机理是在厌氧细菌的作用下将污泥中的有机物分解,最后产生甲烷和二氧化联等气体。
[0004]随着水处理技术多种多样,并且在不断的开发和改进。目前,现有的生化反应装置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其存在着污泥流失的问题,从而导致处理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一体化生化反应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生化反应装置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存在着污泥流失的问题。
[0006]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一体化生化反应装置,所述生化反应装置包括横向依次布置的反应池、调节池和清水池,所述反应池包括横向依次布置的厌氧区和好氧区;
[0008]所述厌氧区的一侧壁设有pp格栅篮,所述厌氧区和所述好氧区内均设有多个球形填料;
[0009]所述反应池还包括与所述好氧区并行设置的膜反应区,所述膜反应区内纵向依次设有支撑架、格栅板和MBR膜,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反应池的一侧壁固定,并与所述反应池的底部形成间隙,以使所述好氧区形成构成L型设置。
[0010]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厌氧区靠近所述pp格栅篮的侧壁设有进液口,在所述调节池和所述反应池之间设置提升泵,所述提升泵的输入端通过第一输送管与所述调节池连通,所述提升泵的输出端与所述进液口连通。
[0011]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厌氧区与所述好氧区之间通过过水通孔连通。
[0012]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厌氧区内设有布水管,所述布水管的一端与所述pp格栅篮连通。
[0013]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生化反应装置还包括曝气部,所述曝气部包括鼓风机、输气管和微纳米曝气盘,所述鼓风机的输出端通过所述输气管与所述微纳米曝气盘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微纳米曝气盘被安装在L型的所述好氧区的底部。
[0014]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生化反应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反应池和所述清水池之间的排水、反冲洗部,所述排水、反冲洗部包括抽吸泵和反冲洗泵,所述抽吸泵的输入端通过第二输送管与所述膜反应区连通,所述抽吸泵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二输送管与
所述清水池连通,所述反冲洗泵的输入端通过第三输送管与所述清水池连通,所述反冲洗泵的输出端与通过第三输送管连通。
[0015]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污水分别厌氧区、好氧区和膜反应区形成了波纹形的流向,经过球形填料、格栅板和MBR膜均起到了污泥截留的作用,进一步减少了污泥流失。尤其经过MBR膜的工序后,使得污泥被过滤得更彻底,不仅起到了高效净化的效果,而且还起到了减少污泥流失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7]图1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一体化生化反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100、生化反应装置;110、反应池;111、厌氧区;111a、进液口;111b、过水通孔;112、好氧区;113、膜反应区;114、pp格栅篮;114a、布水管;115、球形填料;116、支撑架;117、格栅板;118、MBR膜;120、调节池;121、提升泵;121a、第一输送管;130、清水池;140、曝气部;141、鼓风机;142、输气管;143、微纳米曝气盘;150、排水、反冲洗部;151、抽吸泵;151a、第二输送管;152、反冲洗泵;152a、第三输送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实施例
[0022]参照附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化生化反应装置,包括横向依次布置的反应池110、调节池120和清水池130,反应池110包括横向依次布置的厌氧区111和好氧区112;
[0023]厌氧区111的一侧壁设有pp格栅篮114,厌氧区111和好氧区112内均设有多个球形填料115;反应池110还包括与好氧区112并行设置的膜反应区113,膜反应区113内纵向依次设有支撑架116、格栅板117和MBR膜118,支撑架116与反应池110的一侧壁固定,并与反应池110的底部形成间隙,以使好氧区112形成构成L型设置。
[0024]在本实施例中,污水先行被输送到pp格栅篮114进行过滤处理后到达厌氧区111,再分别通过厌氧区111和好氧区112的球形填料115、格栅板117和MBR膜118处理后完成净
化;其中,球形填料115、格栅板117和MBR膜118均起到了污泥截留的作用,进一步减少了污泥流失。
[0025]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厌氧区111靠近pp格栅篮114的侧壁设有进液口111a,在调节池120和反应池110之间设置提升泵121,提升泵121的输入端通过第一输送管121a与调节池120连通,提升泵121的输出端与进液口111a连通。
[0026]在本实施例中,污水首先在调节池120药物调节后,通过提升泵121的作用,将污水经过第一输送管121a输送至厌氧区111内。
[0027]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厌氧区111与好氧区112之间通过过水通孔111b连通。当持续向厌氧区111输送污水时,污水超过厌氧区111的容积后会经过过水通孔111b流向好氧区112,同时,厌氧区111的球形填料115有效的将污泥截留在球形填料115的下方。
[0028]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厌氧区111内设有布水管114a,布水管114a的一端与pp格栅篮114连通。布水管114a起到了向厌氧区111布水的效果。
[0029]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生化反应装置,所述生化反应装置(100)包括横向依次布置的反应池(110)、调节池(120)和清水池(130),所述反应池(110)包括横向依次布置的厌氧区(111)和好氧区(112),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区(111)的一侧壁设有pp格栅篮(114),所述厌氧区(111)和所述好氧区(112)内均设有多个球形填料(115);所述反应池(110)还包括与所述好氧区(112)并行设置的膜反应区(113),所述膜反应区(113)内纵向依次设有支撑架(116)、格栅板(117)和MBR膜(118),所述支撑架(116)与所述反应池(110)的一侧壁固定,并与所述反应池(110)的底部形成间隙,以使所述好氧区(112)形成构成L型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生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区(111)靠近所述pp格栅篮(114)的侧壁设有进液口(111a),在所述调节池(120)和所述反应池(110)之间设置提升泵(121),所述提升泵(121)的输入端通过第一输送管(121a)与所述调节池(120)连通,所述提升泵(121)的输出端与所述进液口(111a)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生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区(111)与所述好氧区(112)之间通过过水通孔(111b)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祥祥,
申请(专利权)人:揭阳市中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