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复合吸附床的制氧吸附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1612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6: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复合吸附床的制氧吸附塔,由上至下包括排气口、复合吸附床、支撑板和进气口,复合吸附床的外侧为进气通道,内侧为出气通道,出气通道的顶部连通排气口,进气通道的底部连通进气口;复合吸附床内部装填吸附材料,吸附材料包括L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复合吸附床的制氧吸附塔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变压吸附制氧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复合吸附床的制氧吸附塔。

技术介绍

[0002]变压吸附制氧技术的工业化应用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其产品气中氧气的纯度在50%

93%之间,可满足钢铁、冶金、化工、炉窑、玻璃、造纸等行业的用氧需求。吸附剂是变压吸附制氧的基础,吸附剂的性能决定着吸附分离效和设备投资的经济性。最初使用的吸附剂多为沸石分子筛,例如5A和13X分子筛,但氮气吸附量较小,氮氧分离系数低。
[0003]目前主要使用锂分子筛,例如Li

LSX型分子筛、Li

Ag

LSX分子筛、Li

Ca

LSX分子筛等,吸附效果较好。然而,锂盐成本较高,导致锂分子筛的成本也较高。还有一种Ca

LSX吸附剂,氮气在Ca

LSX型分子筛中的静态吸附容量大于Li

LSX型分子筛。一方面,而吸附塔的性能能否提高,实际上取决于氮气在吸附剂中的动态吸附容量(吸附时静态吸附容量与解吸时静态吸附容量之差)是否增大,氮气在Ca

LSX型分子筛中的吸附量在吸附时较大,同时,在解吸时也较大,其动态吸附容量未必能比Li

LSX型分子筛大。另一方面,氧气在Ca

LSX型分子筛中的吸附量也大于在Li

LSX型分子筛中的吸附量,从而在使用Ca

LSX型分子筛时,相同进气量的条件下,损失的氧就会较多。如何科学合理的使用Li

LSX和Ca

LSX吸附剂,高效、低成本地提高吸附塔的吸附制氧效果,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面临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复合吸附床的制氧吸附塔,由上至下包括排气口、复合吸附床、支撑板和进气口,复合吸附床的外侧为进气通道,内侧为出气通道,出气通道的顶部连通排气口,进气通道的底部连通进气口;
[0005]复合吸附床内部装填吸附材料,吸附材料包括Li

LSX型分子筛和Ca

LSX型分子筛;复合吸附床的靠近进气通道的部分全部装填Li

LSX型分子筛,靠近出气通道的部分全部装填Ca

LSX型分子筛,复合吸附床的其余部分内Ca

LSX型分子筛与Li

LSX型分子筛的体积比为1:(1

5.7)。
[0006]本专利技术的吸附塔的吸附床中使用了Li

LSX和Ca

LSX型分子筛,形成复合吸附床,发挥各自的优点,提高氧气的收率,吸附床靠内侧的Ca

LSX型分子筛对氮气的动态吸附容量高于Li

LSX型分子筛,使得吸附床能处理更多的空气,得到更多的产品氧气,从而提高收率,也使得标方纯氧电耗得以降低。Ca

LSX型分子筛成本较低,能降低制氧的综合成本。
[0007]可选的,所述复合吸附床由内至外包括钙型区、混合区和锂型区,钙型区内全部装填Ca

LSX型分子筛,锂型区内全部装填Li

LSX型分子筛,混合区内装填Li

LSX型分子筛和Ca

LSX型分子筛;
[0008]钙型区、混合区与锂型区的体积之比为1:(5

8):(0.7

1.2)。
[0009]可选的,所述混合区内Ca

LSX型分子筛与Li

LSX型分子筛的体积比为1:(1.5

4)。
[0010]可选的,所述复合吸附床由上至下设有若干片吸附盘,吸附盘为圆环形,吸附盘由外向内包括若干圈吸附圈,所有吸附圈同心设置;
[0011]吸附圈由若干个吸附块水平左右拼接而成,吸附块为扇环形,吸附块内部中空,用于装填吸附材料。
[0012]可选的,所述复合吸附床与出气通道之间设有定位筒,用于限定吸附盘最内壳圈吸附块的位置;所述定位筒为框架结构;
[0013]吸附塔的上方设有转动电机,转动电机连接的转轴穿入吸附塔内部,通过若干个连接杆连接定位筒顶部的内侧,能够带动定位筒转动。
[0014]进一步可选的,每个吸附盘的上方对应的定位筒连接若干条连接索,一个吸附盘对应的连接索的数量与其吸附块的数量相同,连接索经过对应吸附块的中心线的上方,即连接索对应吸附块的中心线;
[0015]吸附块上表面的中心设有连接环,使得对应的连接索贯穿连接环,连接环上设有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吸附块沿着对应连接索滑动。
[0016]可选的,所述进气通道内设有移动架,移动架为圆筒形,且靠近吸附塔的内壁设置,与内壁有一定距离;移动架包括若干个竖直杆和若干个转动圈,竖直杆沿着吸附塔内壁的周向均匀设置,为转动圈提供支撑;
[0017]转动圈由上至下设置在竖直杆上,转动圈与吸附盘一一对应;转动圈包括外壳圈和内壳圈,外壳圈的外侧面固定连接若干个竖直杆,内侧面设有导轨,内壳圈滑动连接在导轨上,使得内壳圈能够沿着导轨水平转动;
[0018]若干条连接索的终点连接在内壳圈的内侧面的对应位置,使得同一吸附盘的吸附块沿着对应的内壳圈依次排列,不重合。
[0019]可选的,所述移动架的顶部连接升降装置,升降装置设在吸附塔内壁,用于控制移动架的竖直高度。
[0020]由于吸附盘由若干圈吸附圈组成,同一个吸附盘的外圈属于锂型区,内圈属于钙型区,中部的的吸附圈属于混合区。
[0021]进一步可选的,所述混合区最内侧(即最靠近钙型区)的吸附圈的Ca

LSX与Li

LSX型分子筛的体积比为1:1.5,最外侧(即最靠近锂型区)的吸附圈的Ca

LSX与Li

LSX型分子筛的体积比为1:4,最外侧与最内侧之间的吸附圈的Ca

LSX与Li

LSX型分子筛的体积比由内至外呈线性规律逐渐减小。
[0022]同一个吸附圈的各个吸附块内Ca

LSX与Li

LSX型分子筛的体积比等于所在的整个吸附圈的Ca

LSX与Li

LSX型分子筛的体积比。
[002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锂型区与进气通道之间设置除水区,锂型区与除水区的体积比为1:(0.05

0.1),除水区对应的吸附圈内全部装填13X型制氧分子筛,用于对进气通道输入的原料气进行除水。
[0024]本专利技术使用的Li

LSX型分子筛、Ca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复合吸附床的制氧吸附塔,其特征在于,由上至下包括排气口、复合吸附床、支撑板和进气口,复合吸附床的外侧为进气通道,内侧为出气通道,出气通道的顶部连通排气口,进气通道的底部连通进气口;复合吸附床内部装填吸附材料,吸附材料包括Li

LSX型分子筛和Ca

LSX型分子筛,复合吸附床的靠近进气通道的部分全部装填Li

LSX型分子筛,靠近出气通道的部分全部装填Ca

LSX型分子筛,复合吸附床的其余部分内Ca

LSX型分子筛与Li

LSX型分子筛的体积比为1:(1

5.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复合吸附床的制氧吸附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吸附床由内至外包括钙型区、混合区和锂型区,钙型区内全部装填Ca

LSX型分子筛,锂型区内全部装填Li

LSX型分子筛,混合区内装填Li

LSX型分子筛和Ca

LSX型分子筛;钙型区、混合区与锂型区的体积之比为1:(5

8):(0.7

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复合吸附床的制氧吸附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区内Ca

LSX型分子筛与Li

LSX型分子筛的体积比为1:(1.5

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复合吸附床的制氧吸附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吸附床由上至下设有若干片吸附盘,吸附盘为圆环形,吸附盘由外向内包括若干圈吸附圈,所有吸附圈同心设置;吸附圈由若干个吸附块水平左右拼接而成,吸附块为扇环形,吸附块内部中空,用于装填吸附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复合吸附床的制氧吸附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吸附床与出气通道之间设有定位筒,用于限定吸附盘最内壳圈吸附块的位置;所述定位筒为框架结构;吸附塔的上方设有转动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舟梁曙光涂巍巍蒋化耿云峰唐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北大先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