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罗茨真空泵的转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1556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6: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罗茨真空泵的转子结构,包括适配于泵腔内的转子,转子具有相导通的介质入口与介质出口,该介质出口对应转子与泵腔内壁之间的细小间距;泵腔内的流体介质通过旋转状态的转子压入介质入口并从介质出口喷出,形成冲击泵腔内壁的介质射流,通过该介质射流的冲击扩散形态密封细小间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罗茨真空泵的转子结构,通过在转子上设置相导通的介质入口与介质出口,利用从介质出口喷出的介质射流冲击泵腔内壁时发生形态扩散而密封细小间距,提高转子与泵腔内壁的密封性。壁的密封性。壁的密封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罗茨真空泵的转子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罗茨真空泵的转子部件
,尤其涉及一种罗茨真空泵的转子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罗茨真空泵中,转子与泵腔的内壁之间存在间距,由于间距宽度较小,所以在行业内将此间距统称为细小间距。细小间距存在的目的是避免转子与泵腔内壁发生摩擦,因为摩擦不仅会造成转子与泵腔的损坏,产生的碎屑还会污染流体介质。但是,细小间距的存在也同样影响了转子与泵腔内壁的密封性,从而导致泵的抽吸能力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罗茨真空泵的转子结构,通过在转子上设置相导通的介质入口与介质出口,利用从介质出口喷出的介质射流冲击泵腔内壁时发生形态扩散而密封细小间距,提高转子与泵腔内壁的密封性。
[0004]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罗茨真空泵的转子结构,包括适配于泵腔内的转子,所述转子具有相导通的介质入口与介质出口,该介质出口对应转子与泵腔内壁之间的细小间距;泵腔内的流体介质通过旋转状态的转子压入介质入口并从介质出口喷出,形成冲击泵腔内壁的介质射流,通过该介质射流的冲击扩散形态密封所述细小间距。
[0005]进一步地,所述介质出口沿细小间距的长度延伸方向并排排布,使从各介质出口喷出的介质射流形成介质射流排;所述介质射流排冲击泵腔内壁时扩散连结,形成密封细小间距的介质密封幕结构。
[0006]进一步地,所述转子内具有介质流道,介质流道的入口导通转子的转身构成所述介质入口,介质流道的出口导通转子的径向转端构成所述介质出口。
[0007]进一步地,所述介质入口位于转子旋转迎击介质流体的转身面上。
[0008]进一步地,所述转子从中心至径向端依次分为中心凹部、扩张部与收缩部,所述介质入口位于扩张部上。
[0009]进一步地,所述介质入口的朝向处于转子的旋转周向方向上,并与其中一周向圆周线相切。
[0010]进一步地,所述介质流道从介质入口至介质出口依次为进口流道段、中间流道段和出口流道段;所述中间流道段呈弧形,并分别与进口流道段及出口流道段切向对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介质流道以转子的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布。
[0012]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罗茨真空泵的转子结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在转子上设置相导通的介质入口与介质出口,利用从介质出口喷出的介质射流冲击泵腔内壁时发生形态扩散而密封细小间距,从而提高转子与泵腔内壁的密封性,增强泵的抽吸能力。
附图说明
[0013]附图1为本技术的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2为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5]附图3为从附图2中截取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0017]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罗茨真空泵的转子结构,包括适配于泵腔5内的转子1,所述转子1具有相导通的介质入口2与介质出口3,该介质出口3对应转子1与泵腔5内壁之间的细小间距;泵腔5内的流体介质通过旋转状态的转子1压入介质入口2并从介质出口3喷出,形成冲击泵腔5内壁的介质射流6,通过该介质射流6的冲击扩散形态密封所述细小间距。本技术通过在转子1上设置相导通的介质入口2与介质出口3,利用从介质出口3喷出的介质射流6冲击泵腔5内壁时发生形态扩散而密封细小间距,从而提高转子1与泵腔5内壁的密封性,增强泵的抽吸能力。
[0018]此外,本技术所使用的密封物为泵输送的流体介质,没有掺入其它无关的密封件或密封物,不会对流体介质造成污染。
[0019]值得注意的是,所述介质出口3沿细小间距的长度延伸方向并排排布,使从各介质出口3喷出的介质射流6形成介质射流排;所述介质射流排冲击泵腔5内壁时扩散连结,形成密封细小间距的介质密封幕结构,介质射流6冲击泵腔5内壁时力度也比较大,则介质射流排扩散后的连结形成的介质密封幕结构抗压能力就会比较好,密封效果更好。连结的意思是介质射流排冲击泵腔5内壁时,每柱介质射流6都会向周围发生形态扩散,这些扩散形态的介质就会相互连结在一起,从而形成介质密封幕结构。
[0020]如附图3所示,所述转子1内具有介质流道4,介质流道4的入口导通转子1的转身构成所述介质入口2,介质流道4的出口导通转子1的径向转端构成所述介质出口3,从介质入口2进入的流体介质通过介质流道4导流至介质出口3,更为具体的,所述介质流道4从介质入口2至介质出口3依次为进口流道段4a、中间流道段4b和出口流道段4c;所述中间流道段4b呈弧形,并分别与进口流道段4a及出口流道段4c切向对接,能够降低流体介质在介质流道4内导流的阻力。
[0021]为了使流体介质较容易进入介质流道4,所述介质入口2位于转子1旋转迎击介质流体的转身面上,而且进入介质流道4内的流体介质蕴含的动能比较大,从而在介质出口3喷出能够形成介质射流6。
[0022]同样为了提高流体介质进入介质流道4的便捷性及提高流体介质的动能,所述转子1从中心至径向端依次分为中心凹部20、扩张部21与收缩部22,所述介质入口2位于扩张部21上,转子1转动时,流体介质沿扩张部21流动,扩张部21的结构具有阻流的效果,能够使流体介质较容易进入介质流道4内。还有,所述介质入口2的朝向处于转子1的旋转周向方向上,并与其中一周向圆周线7相切,使得流体介质相对中间流道段4b几乎是切向导入的,使流体介质较容易进入介质流道4,而且减少流体介质的动能损失。
[0023]为了使装备有本技术的转子结构的泵体的介质密封功能具有完整性与连续性,所述介质流道4以转子1的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布。
[0024]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罗茨真空泵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适配于泵腔(5)内的转子(1),所述转子(1)具有相导通的介质入口(2)与介质出口(3),该介质出口(3)对应转子(1)与泵腔(5)内壁之间的细小间距;泵腔(5)内的流体介质通过旋转状态的转子(1)压入介质入口(2)并从介质出口(3)喷出,形成冲击泵腔(5)内壁的介质射流(6),通过该介质射流(6)的冲击扩散形态密封所述细小间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罗茨真空泵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出口(3)沿细小间距的长度延伸方向并排排布,使从各介质出口(3)喷出的介质射流(6)形成介质射流排;所述介质射流排冲击泵腔(5)内壁时扩散连结,形成密封细小间距的介质密封幕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罗茨真空泵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1)内具有介质流道(4),介质流道(4)的入口导通转子(1)的转身构成所述介质入口(2),介质流道(4)的出口导通转子(1)的径向转端构成所述介质出口(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航空左雪霆褚倩倩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沃盛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