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修复的土壤保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0575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态修复的土壤保育装置,包括内部中空且上端开口的保育板,保育板的下端连通有多个内部中空的插齿,每一插齿的下端底部均开设有排水孔,保育板于插齿的上端设有过滤层,保育板于过滤层上方的一侧开始有进水口,保育板内设有可封闭进水口的堵板,进水口外罩设有过滤网,保育板的开口端设有可开启的盖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时插入树木的周围,将水注入保育板内,水从插齿上的各个排水口排出,增加水的渗入深度,减缓水的流失速度,有利于树木扎根,成活率高,修复效果好。修复效果好。修复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修复的土壤保育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土壤保育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生态修复的土壤保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干热河谷是指高温、低湿河谷地带,大多分布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区域内光热资源丰富,气候炎热少雨,水土流失严重,生态十分脆弱,寒、旱、风、虫、草、火等自然灾害特别突出。需要对其进行生态修复,常用的修复技术一是自然恢复,实施封育措施,适合生态脆弱地区且不适合开展人工生态修复的区域封山育林育草;二是在土层较厚的坡度大于5
°
的各种坡地或被沟壑分割的不规则荒地植树,挖设鱼鳞坑,同时覆盖农用地膜或麦草;对于第二种修复技术,所浇的水会停留在土壤表层,无法保证向下注入一定的深度,不利于树木扎根,成活率低,修复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态修复的土壤保育装置,通过树木的一侧插上保育板,让水直接注入土壤深层,解决现有修复技术不利于树木扎根,成活率低,修复效果差的问题。
[0004]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5]一种生态修复的土壤保育装置,包括内部中空且上端开口的保育板,所述保育板的下端连通有多个内部中空的插齿,每一插齿的下端底部均开设有排水孔,所述保育板于插齿的上端设有过滤层,所述保育板于过滤层上方的一侧开始有进水口,所述保育板内设有可封闭进水口的堵板,所述进水口外罩设有过滤网,所述保育板的开口端设有可开启的盖体。
[0006]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网包括水平部、倾斜部和挡板,所述水平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保育板外于所述进水口的上端,所述倾斜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保育板外于所述进水口的下端,所述倾斜部的另一端向上倾斜并连接于所述水平部的另一端,所述挡板封闭所述水平部和倾斜部的左右两端于所述保育板。
[0007]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层为支撑网和海绵层,所述支撑网设于所述海绵层的周侧,所述支撑网与保育板滑动配合。
[0008]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堵板包括滑板和堵块,所述滑板的左右两侧均滑动连接于所述保育板,所述滑板可水平滑动,所述堵块为柔性材料制成,所述堵块设于所述滑板靠近所述进水口的一侧。
[0009]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育板远离所述进水口的一侧设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可拆卸固定有植草垫。
[0010]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植草垫从上至下依次是纸浆层、种子层和营养土层。
[0011]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定位环、定位杆、限位块和支撑板,所述定位环设于所述保育板上,所述支撑板设于所述值草垫上,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定位环位置相对应的滑孔,所述定位杆的下端为尖端,所述定位杆向下以此插设于所述定位环和滑孔内,所述限位块设于所述定位杆上半部分的周侧,所述定位环上开设有与所述限位块配合使用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块不能通过所述滑孔。
[0012]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其一、本技术使用时插入树木的周围,将水注入保育板内,水从插齿上的各个排水口排出,增加水的渗入深度,减缓水的流失速度,有利于树木扎根,成活率高,修复效果好。
[0014]其二、本技术在雨季时可打开堵板,雨水从进水口进入保育板内,让雨水也注入土壤的深层,而过滤网可将体积较大的杂质过滤,不堵塞进水口,而过滤层能将雨水过滤,将泥沙过滤在保育板内,方便后期清理。
[0015]其三、本技术中的植草垫用于种草,而植草垫被固定组件固定在保育板上,能有效防止植草垫被吹飞。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中固定组件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中的剖面图。
[0019]图中:1、保育板;11、进水口;2、插齿;22、排水孔;31、支撑网;32、海绵层;41、滑板;42、堵块;5、过滤网;51、水平部;52、倾斜部;53、挡板;6、盖体;7、植草垫;71、纸浆层;72、种子层;73、营养土层;81、定位环;82、定位杆;83、限位块;84、支撑板;85、滑孔;86、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4]实施例,实施例,一种生态修复的土壤保育装置,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内部中空且上端开口的保育板1,保育板1的下端连通有多个内部中空的插齿2,多个插齿2内分散注
水的位置,而且也方便插入和取出。每一插齿2的下端底部均开设有排水孔22,保育板1于插齿2的上端设有过滤层,过滤层为支撑网31和海绵层32,支撑网31设于海绵层32的周侧,支撑网31与保育板1滑动配合。支撑网31用于支撑海绵层32,而海绵层32用于过滤,将泥沙过滤在上层,防止泥沙堵塞在插齿2内,以方便后期清理,保育板1于过滤层上方的一侧开始有进水口11,保育板1内设有可封闭进水口11的堵板,堵板包括滑板41和堵块42,滑板41的左右两侧均滑动连接于保育板1,滑板41可水平滑动,堵块42为柔性材料制成,堵块42设于滑板41靠近进水口11的一侧。进水口11外罩设有过滤网5,保育板1的开口端设有可开启的盖体6。详细地,浇水时从保育板1的开口端注入,水从插齿2上的排水口缓慢排出,向土壤的下层和四周分散,有利于树木向下扎根。不是雨季时,可关闭堵板,防止浇的水蒸发,而雨季时,打开堵板,雨水经过过滤网5过滤,从进水口11流入保育板1内存储并注入土壤深处。
[0025]过滤网5包括水平部51、倾斜部52和挡板53,水平部51的一端连接于保育板1外于进水口11的上端,倾斜部52的一端连接于保育板1外于进水口11的下端,倾斜部52的另一端向上倾斜并连接于水平部51的另一端,挡板53封闭水平部51和倾斜部52的左右两端于保育板1。过滤网5的倾斜部52可阻挡大量的枯枝落叶,防止堵塞进水口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修复的土壤保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中空且上端开口的保育板(1),所述保育板(1)的下端连通有多个内部中空的插齿(2),每一插齿(2)的下端底部均开设有排水孔(22),所述保育板(1)于插齿(2)的上端设有过滤层,所述保育板(1)于过滤层上方的一侧开始有进水口(11),所述保育板(1)内设有可封闭进水口(11)的堵板,所述进水口(11)外罩设有过滤网(5),所述保育板(1)的开口端设有可开启的盖体(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修复的土壤保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5)包括水平部(51)、倾斜部(52)和挡板(53),所述水平部(5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保育板(1)外于所述进水口(11)的上端,所述倾斜部(5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保育板(1)外于所述进水口(11)的下端,所述倾斜部(52)的另一端向上倾斜并连接于所述水平部(51)的另一端,所述挡板(53)封闭所述水平部(51)和倾斜部(52)的左右两端于所述保育板(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态修复的土壤保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为支撑网(31)和海绵层(32),所述支撑网(31)设于所述海绵层(32)的周侧,所述支撑网(31)与保育板(1)滑动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修复的土壤保育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哲温庆忠孔德昌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