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强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开关结构及电热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0475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6: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开关结构及电热毯,该多功能开关结构,包括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集成块、第二稳压二极管,其中,所述集成块为NE556N;其中,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正极与集成块的14脚连接,所述集成块的14脚与4脚连接,集成块的14脚与10脚连接,集成块的12脚与8脚连接,集成块的2脚与6脚连接,集成块的7脚与第二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连接,且该电热毯,包括上述的一种多功能开关结构,还包括发热丝;通过连接结构设计,实现了集成块的循环定时开、循环定时关、冷启的功能;且基于上述多功能开关结构,能够进一步提升电热毯的功能,增加适用性。增加适用性。增加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开关结构及电热毯


[0001]本技术涉及电热毯生产领域,更进一步的,涉及一种多功能开关结构及电热毯。

技术介绍

[0002]电热毯作为床上取暖器具倍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为人们带来睡眠时的便捷取暖;但是电热毯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在高温、电磁场、辐射的影响下,存在降低人们的睡眠质量和身体素质的风险,且在身体上会出现鼻子干痛、眼部浮肿、便秘、头晕、记忆减退、精神不振、抑郁烦躁等症状,导致人们的神经、生殖、发育、心脏、免疫等功能下降。
[0003]且现有电热毯功能单一,除了基本的开关功能外,仅能实现不同温度的调节,但是由于冬季气温低,若上床睡觉后关闭电热毯会导致人们在睡眠过程中被冻醒或晨起后体温较低而不利于身体抗寒,若采用恒温,人体也会一直处于电磁场和辐射当中受到伤害。
[0004]有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于在现有技术中电热毯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功能单一的技术问题,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开关结构,通过连接结构设计,实现了集成块的循环定时开、循环定时关、冷启的功能;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热毯,基于上述多功能开关结构,能够进一步提升电热毯的功能,增加适用性。
[0006]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7]第一方面
[000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开关结构,包括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集成块、第二稳压二极管,其中,所述集成块为NE556N;其中,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正极与集成块的14脚连接,所述集成块的14脚与4脚连接,集成块的14脚与10脚连接,集成块的12脚与8脚连接,集成块的2脚与6脚连接,集成块的7脚与第二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连接。
[0009]在本方案中,通过针对于所述多功能开关的结构设计,基于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NE556N集成块,第二稳压二极管;其中,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正极与集成块的14脚连接,所述集成块的14脚与4脚连接,集成块的14脚与10脚连接,集成块的12脚与8脚连接,集成块的2脚与6脚连接,集成块的7脚与第二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连接,通过连接结构设计,实现了集成块的循环定时开、循环定时关、冷启的功能。
[0010]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向所述控制电路提供电源的电源电路,其中,所述电源电路包括电源插头、断路器、第一开关、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可控硅整流器、第一稳压二极管;所述电源插头、所述断路器、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一电阻、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可控硅整流器的输入端顺次串联设置形成闭合电路;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第一电阻并联设置,所述第二电容以及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分别与所述可控硅整流器的输出端并联设置,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串联设置形成第一串联支路,所
述第一串联支路与所述可控硅整流器的输出端并联设置,其中,所述第二电容、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以及所述第一串联支路的正极侧分别与所述可控硅整流器的出线正极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一整流二极管、第四整流二极管、第一可调电阻、第三电容、第二发光二极管、三极管、继电器;所述集成块的8脚与12脚分别与第一导线的两端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导线的两端之间还是设置有第一电连接点,所述第一电连接点与所述第三电容的正极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所述第五电阻、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以及所述第一可调电阻依次串联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的正极侧与所述集成块的9脚连接,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的负极侧与所述第三电容的正极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负极端与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的一端与集成块的9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脚连接,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脚与集成块的7脚连接;所述第十电阻用于连接所述集成块的9脚与所述三极管的基极,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继电器的线圈中的一脚连接,所述继电器的线圈中的另一脚与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集成块的7脚连接;所述第四整流二极管与所述继电器的线圈脚反向并联设置。
[0012]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二整流二极管、第二可调电阻、第一发光二极管;所述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二整流二极管以及第二可调电阻依次串联连接,其中,所述第二整流二极管的负极侧与所述集成块的13脚连接,所述第二整流二极管的正极侧与所述第三电容的正极脚连接;所述集成块的11脚与13脚通过第八电阻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一端与第二稳压二极管的正极端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脚连接,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脚与所述集成块的9脚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第二开关、第四电容、第三整流二极管、第五整流二极管、第六整流二极管以及第三发光二极管;所述集成块的2脚与6脚分别与第二导线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二导线的两端之间设置有第二电连接点,所述第二电连接点与所述第四电容的正极脚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负极脚与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脚连接;所述第十四电阻、第二开关以及第六整流二极管依次串联设置,其中第六整流二极管的正极侧与所述集成块的5脚连接,所述第六整流二极管的负极侧与所述第四电容的正极脚连接;所述第十二电阻与所述第五整流二极管串联设置,其中所述第五整流二极管的正极侧与第四电容的正极脚连接,所述第五整流二极管的负极侧与所述集成块的1脚连接;所述第九电阻与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串联设置形成第二串联支路,所述第二串联支路的一端与所述集成块的14脚连接,所述第二串联支路的另一端与所述集成块的5脚连接,其中,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串联的正极侧与所述集成块的14脚连接;所述集成块的3脚与1脚通过所述第十三电阻连接;所述第三整流二极管的正极脚与所述第三电容的正极脚连接,所述第三整流二极管的负极脚与所述集成块的1脚连接。
[0014]第二方面
[0015]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热毯,包括上述的一种多功能开关结构,还包括发热丝。
[0016]进一步的,所述发热丝为一条;所述多功能开关结构还包括用于实现档位调节的切换电路,所述切换电路包括第一滑动开关、第七整流二极管;其中,所述继电器的常开脚
与所述第一滑动开关高档位火线进线脚连接,所述继电器的常开脚通过所述第七整流二极管与所述第一滑动开关低档位火线进线脚连接,所述电源插头的零线与所述第一滑动开关零线进线脚连接,所述第一滑动开关火线出线脚用于与电热毯的发热丝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滑动开关零线出线脚用于与电热毯的发热丝另一端连接。
[0017]进一步的,所述发热丝为两条,其中一条发热丝为高档位发热丝,其中另一条发热丝为低档位发热丝;所述多功能开关结构还包括用于实现档位调节的切换电路,所述切换电路包括第一滑动开关;其中,所述继电器的常开脚与所述第一滑动开关火线进线脚连接,所述电源插头的零线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集成块、第二稳压二极管,其中,所述集成块为NE556N;其中,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正极与集成块的14脚连接,所述集成块的14脚与4脚连接,集成块的14脚与10脚连接,集成块的12脚与8脚连接,集成块的2脚与6脚连接,集成块的7脚与第二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向所述控制电路提供电源的电源电路,其中,所述电源电路包括电源插头、断路器、第一开关、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可控硅整流器、第一稳压二极管;所述电源插头、所述断路器、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一电阻、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可控硅整流器的输入端顺次串联设置形成闭合电路;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第一电阻并联设置,所述第二电容以及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分别与所述可控硅整流器的输出端并联设置,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串联设置形成第一串联支路,所述第一串联支路与所述可控硅整流器的输出端并联设置,其中,所述第二电容、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以及所述第一串联支路的正极侧分别与所述可控硅整流器的出线正极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一整流二极管、第四整流二极管、第一可调电阻、第三电容、第二发光二极管、三极管、继电器;所述集成块的8脚与12脚分别与第一导线的两端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导线的两端之间还是设置有第一电连接点,所述第一电连接点与所述第三电容的正极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所述第五电阻、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以及所述第一可调电阻依次串联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的正极侧与所述集成块的9脚连接,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的负极侧与所述第三电容的正极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负极端与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的一端与集成块的9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脚连接,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脚与集成块的7脚连接;所述第十电阻用于连接所述集成块的9脚与所述三极管的基极,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继电器的线圈中的一脚连接,所述继电器的线圈中的另一脚与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集成块的7脚连接;所述第四整流二极管与所述继电器的线圈脚反向并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二整流二极管、第二可调电阻、第一发光二极管;所述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二整流二极管以及第二可调电阻依次串联连接,其中,所述第二整流二极管的负极侧与所述集成块的13脚连接,所述第二整流二极管的正极侧与所述第三电容的正极脚连接;所述集成块的11脚与13脚通过第八电阻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一端与第二稳压二极管的正极端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脚连接,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脚与所述集成块的9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第二开关、第四电容、第三整流二极管、第五整流二极管、第六整流二极管以及第三发光二极管;所述集成块的2脚与6脚分别与第二导线的两端连
接,所述第二导线的两端之间设置有第二电连接点,所述第二电连接点与所述第四电容的正极脚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负极脚与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脚连接;所述第十四电阻、第二开关以及第六整流二极管依次串联设置,其中第六整流二极管的正极侧与所述集成块的5脚连接,所述第六整流二极管的负极侧与所述第四电容的正极脚连接;所述第十二电阻与所述第五整流二极管串联设置,其中所述第五整流二极管的正极侧与第四电容的正极脚连接,所述第五整流二极管的负极侧与所述集成块的1脚连接;所述第九电阻与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串联设置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强
申请(专利权)人:王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