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生物降解塑料废水处理数据智能采集分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49962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废水处理分析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可生物降解塑料废水处理数据智能采集分析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可生物降解塑料废水在进行有机物降解处理前检测废水特征参数和有机物含量,在进行有机物降解处理时采集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运行温度,在进行有机物降解处理后检测处理后水体的有机物含量,以此解析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理想运行工况符合度和有机物处理效果指数,进而依据理想运行工况符合度进行有效有机物处理效果指数分析,从而将有机物处理效果指数与有效有机物处理效果指数对比,实现了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达标的客观、合理性评判,大大提高了评估结果的准确度,为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后续保养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据。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生物降解塑料废水处理数据智能采集分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废水处理分析
,涉及到一种可生物降解塑料废水处理数据智能采集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传统塑料的广泛使用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包括塑料垃圾堆积、塑料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为了缓解塑料广泛使用造成的生态破坏,现在大多采用生物降解塑料来代替传统塑料,但在生物降解塑料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由于废水中含有生物降解塑料的有机物、添加剂或其他污染物,如果这些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可能对水体、土壤造成负面影响,由此可见可生物降解塑料废水处理的必要性。
[0003]鉴于可生物降解塑料废水同其他类型废水相比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因而在可生物降解塑料废水处理过程中有机物降解处理成为最重要的处理流程,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有机物处理的必备仪器——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有机物处理是否达标成为关注重点。
[0004]然而现有技术在评判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是否达标时一般都是将可生物降解塑料废水的有机物处理效果与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理想有机物处理效果进行对比,以此作为评判依据,没有考虑到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理想有机物处理效果是在一定的运行工况下才能达到的,而实际的运行工况因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可能达不到理想有机物处理效果对应的运行工况,因而以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理想有机物处理效果进行评判很明显不客观、不合理,存在脱离实际的缺陷,进而影响评判结果的准确度,造成错误评判,不利于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后续保养。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此,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现提出一种可生物降解塑料废水处理数据智能采集分析方法,通过充分利用可生物降解塑料废水由厌氧膜生物反应器进行有机物降解处理前后的有机物含量数据、特征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以此实现了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是否达标的精准评判。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生物降解塑料废水处理数据智能采集分析方法:包括:第一步、利用第一取样阀对指定可生物降解塑料废水依次进行取样,得到若干废水水样。
[0007]第二步、对各废水水样进行有机物含量检测,得到各废水水样对应的各种有机物含量。
[0008]第三步、对指定可生物降解塑料废水进行特征参数检测。
[0009]第四步、将指定可生物降解塑料废水按照初始流速通过进料管道流经厌氧膜生物反应器进行处理,得到处理后的水体,与此同时采集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运行温度,并利用第二取样阀对处理后的水体依次进行取样,得到若干处理水样。
[0010]第五步、对各处理水样进行有机物含量检测,得到各处理水样对应的各种有机物
含量。
[0011]第六步、结合指定可生物降解塑料废水的特征参数和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运行温度解析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理想运行工况符合度。
[0012]第七步、提取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在投入使用后的使用记录,并据此分析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使用频繁度。
[0013]第八步、基于各废水水样、各处理水样对应的各种有机物含量评估指定可生物降解塑料废水对应的有机物处理效果指数,并将其结合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理想运行工况符合度和使用频繁度评判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是否达标。
[0014]基于上述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利用第一取样阀对指定可生物降解塑料废水依次进行取样具体执行过程如下:将指定可生物降解塑料废水装载在第一指定容器中。
[0015]在装载后的水体区域中均匀设置多个取样位置,由第一取样阀在各取样位置取相同容量的废水。
[0016]基于上述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特征参数包括温度、酸碱度、营养配比和抑制物浓度。
[0017]基于上述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特征参数的检测实施方式为:在指定可生物降解塑料废水装载后的水体区域中各取样位置分别进行特征参数检测,得到各取样位置对应的特征参数。
[0018]基于上述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利用第二取样阀对处理后的水体依次进行取样具体执行过程如下:将处理后的水体装载在第二指定容器中。
[0019]在装载后的水体区域中均匀设置多个取样位置,由第二取样阀在各取样位置取相同容量的水体。
[0020]基于上述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解析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理想运行工况符合度参见下述步骤:将各取样位置对应的特征参数进行均值计算,得到指定可生物降解塑料废水对应的平均特征参数,具体为平均温度、平均酸碱度、平均营养配比、平均抑制物浓度。
[0021]从平均特征参数中提取平均抑制物浓度,并与设定的抑制物浓度阈值进行对比,通过公式计算指定可生物降解塑料废水对应的抑制物超标度,其中表示为指定可生物降解塑料废水的平均抑制物浓度表示为设定的抑制物浓度阈值。
[0022]从平均特征参数中提取平均温度,并与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运行温度进行对比,同时结合指定可生物降解塑料废水对应的抑制物超标度计算运行温度符合度,表达式为,式中表示为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运行温度,
表示为指定可生物降解塑料废水对应的平均温度,e表示为自然常数。
[0023]获取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废水的适宜酸碱度,并从平均特征参数中提取平均酸碱度,进而将指定可生物降解塑料废水的平均酸碱度与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废水的适宜酸碱度进行对比,计算运行酸碱度适配度,表达式为,式中表示为指定可生物降解塑料废水的平均酸碱度,表示为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适宜运行酸碱度。
[0024]获取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废水的适宜营养配比,并从平均特征参数中提取平均营养配比,进而将指定可生物降解塑料废水的平均营养配比与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废水的适宜营养配比进行对比,运行营养配比适配度,式中表示为指定可生物降解塑料废水的平均营养配比,表示为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废水的适宜营养配比。
[0025]将、和导入解析公式,得到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对应的理想运行工况符合度,式中a、b、c分别表示为预设的运行温度符合度、运行酸碱度适配度、运行营养配比适配度对应的占比因子,且a+b+c=1。
[0026]基于上述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分析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使用频繁度参见下述过程:从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使用记录中提取使用时长,进而将各条使用记录的使用时长进行累加,得到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累计使用时长G,与此同时提取相邻使用记录的间隔时长。
[0027]基于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累计使用时长及相邻使用记录的间隔时长计算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使用频繁度,式中表示为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开始投入时间,表示为当前时间,表示为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相邻使用记录的平均间隔时长,表示为参考间隔时长。
[0028]基于上述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指定可生物降解塑料废水对应的有机物处理效果指数具体解析过程如下:(1)将同一种有机物在各废水水样中的含量进行相互对比,从中筛
选出各种有机物的最大含量、最小含量,j表示为有机物种类编号,,进而利用表达式计算出各种有机物在废水中的分布集中度,表示为第j种有机物在第i废水水样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生物降解塑料废水处理数据智能采集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步、利用第一取样阀对指定可生物降解塑料废水依次进行取样,得到若干废水水样;第二步、对各废水水样进行有机物含量检测,得到各废水水样对应的各种有机物含量;第三步、对指定可生物降解塑料废水进行特征参数检测;第四步、将指定可生物降解塑料废水按照初始流速通过进料管道流经厌氧膜生物反应器进行处理,得到处理后的水体,与此同时采集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运行温度,并利用第二取样阀对处理后的水体依次进行取样,得到若干处理水样;第五步、对各处理水样进行有机物含量检测,得到各处理水样对应的各种有机物含量;第六步、结合指定可生物降解塑料废水的特征参数和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运行温度解析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理想运行工况符合度;第七步、提取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在投入使用后的使用记录,并据此分析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使用频繁度;第八步、基于各废水水样、各处理水样对应的各种有机物含量评估指定可生物降解塑料废水对应的有机物处理效果指数,并将其结合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理想运行工况符合度和使用频繁度评判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是否达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生物降解塑料废水处理数据智能采集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第一取样阀对指定可生物降解塑料废水依次进行取样具体执行过程如下:将指定可生物降解塑料废水装载在第一指定容器中;在装载后的水体区域中均匀设置多个取样位置,由第一取样阀在各取样位置取相同容量的废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生物降解塑料废水处理数据智能采集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参数包括温度、酸碱度、营养配比和抑制物浓度。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生物降解塑料废水处理数据智能采集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参数的检测实施方式为:在指定可生物降解塑料废水装载后的水体区域中各取样位置分别进行特征参数检测,得到各取样位置对应的特征参数。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生物降解塑料废水处理数据智能采集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第二取样阀对处理后的水体依次进行取样具体执行过程如下:将处理后的水体装载在第二指定容器中;在装载后的水体区域中均匀设置多个取样位置,由第二取样阀在各取样位置取相同容量的水体。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生物降解塑料废水处理数据智能采集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析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理想运行工况符合度参见下述步骤:将各取样位置对应的特征参数进行均值计算,得到指定可生物降解塑料废水对应的平均特征参数,具体为平均温度、平均酸碱度、平均营养配比、平均抑制物浓度;从平均特征参数中提取平均抑制物浓度,并与设定的抑制物浓度阈值进行对比,通过
公式计算指定可生物降解塑料废水对应的抑制物超标度,其中表示为指定可生物降解塑料废水的平均抑制物浓度,表示为设定的抑制物浓度阈值;从平均特征参数中提取平均温度,并与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运行温度进行对比,同时结合指定可生物降解塑料废水对应的抑制物超标度计算运行温度符合度,表达式为,式中表示为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运行温度,表示为指定可生物降解塑料废水对应的平均温度,e表示为自然常数;获取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废水的适宜酸碱度,并从平均特征参数中提取平均酸碱度,进而将指定可生物降解塑料废水的平均酸碱度与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废水的适宜酸碱度进行对比,计算运行酸碱度适配度,表达式为,式中表示为指定可生物降解塑料废水的平均酸碱度,表示为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适宜运行酸碱度;获取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废水的适宜营养配比,并从平均特征参数中提取平均营养配比,进而将指定可生物降解塑料废水的平均营养配比与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废水的适宜营养配比进行对比,运行营养配比适配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耿娟董方王菁菁杨靖许昶雯沈浩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