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正极导通锂电池盖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9868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正极导通锂电池盖板,旨在解决当前传统的补液孔采用额外的密封件进行密封,需要在盖板上设置较多的密封件,导致密封结构过于复杂,拆除密封结构注液流程也较为繁琐的技术问题,包括盖板主体,还包括:固定螺栓,贯穿于盖板主体的中心位置;注液机构,固定连接于盖板主体的底部,能够在电解液使用逐渐减少后,直接经过注液结构在不打开盖板的情况下,对锂电池进行补液操作,所述注液机构包括注液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当对锂电池补液时,只需要将固定螺栓取出,直接就可以经过注液孔进行注液的优点,同时固定螺栓的螺纹结构本身存在一定的密封性,在拆装固定螺栓时,只需要在外螺纹丝上涂抹铅油,即可有效对注液管进行密封。注液管进行密封。注液管进行密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正极导通锂电池盖板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盖板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正极导通锂电池盖板。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当前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在现有二次电池体系中,锂离子电池因兼具高比能量和长循环寿命的显著优势被广泛用作移动通讯、手提电脑、数码相机等便携式电子产品的电源和电动汽车的动力储能系统。电池的使用寿命及安全性是人们对于锂离子电池的重点关注点,但由于方形电池内部空间有限,电解液注入量被限制且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渐被消耗而减少,大大降低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因此补充电解液对于提高电池使用寿命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0003]根据公开专利CN202222373955.4锂电池盖板可知,包括补液孔,其设于所述锂电池盖板上,包括第一阶梯孔和第二阶梯孔,所述第一阶梯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阶梯孔的直径;环状凹槽,其围绕所述补液孔中的第一阶梯孔设置在所述锂电池盖板上,所述环状凹槽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阶梯孔的直径;还包括补液结构,其用于密封锂电池盖板上的包括第一阶梯孔和第二阶梯孔的补液孔,其中,所述第一阶梯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阶梯孔的直径;所述补液结构包括:第一密封件、第三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用于密封锂电池盖板上的所述第二阶梯孔;所述第三密封件用于密封锂电池盖板上的所述第一阶梯孔;所述第一密封件覆盖所述第三密封件。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虽然通过第一阶梯孔和第二阶梯孔的补液孔解决了锂电池进行补液问题,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传统的补液孔采用额外的密封件进行密封,需要在盖板上设置较多的密封件,导致密封结构过于复杂,拆除密封结构注液流程也较为繁琐,而且在锂电池盖板与锂电池壳体连接的过程中,由于锂电池的大小形状不一,存在锂电池在壳体内位移的情况。为此,需要设计新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新型正极导通锂电池盖板,以解决当前传统的补液孔采用额外的密封件进行密封,需要在盖板上设置较多的密封件,导致密封结构过于复杂,拆除密封结构注液流程也较为繁琐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设计一种新型正极导通锂电池盖板,包括盖板主体,还包括:
[0006]固定螺栓,贯穿于盖板主体的中心位置;
[0007]注液机构,固定连接于盖板主体的底部,能够在电解液使用逐渐减少后,直接经过注液结构在不打开盖板的情况下,对锂电池进行补液操作,所述注液机构包括注液管,所述注液管固定连接于盖板主体的底部,且注液管与盖板主体连通;
[0008]所述注液管内壁开设有螺纹槽,且螺纹槽与固定螺栓螺纹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盖板主体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壳体,所述限位壳体底部开设
有第一方形孔,所述第一方形孔内部贯穿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顶部前后两侧均一体成型有限位块;
[0010]所述限位板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且弹簧远离限位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壳体。
[0011]优选地,所述限位壳体内部顶端前后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滑动连接有限位块。
[0012]优选地,所述盖板主体顶部两侧均贯穿有导柱,且导柱与盖板主体的贯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导柱分别为正极导柱和负极导柱。
[0013]优选地,所述导柱外壁嵌入式的连接有多个石墨导热片,所述导柱顶部固定连接有石墨导热环,且石墨导热环底部一圈均贴合有石墨导热片。
[0014]优选地,所述盖板主体顶部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方形孔,所述第二方形孔内部固定连接有防水透气膜。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1.本技术通过注液管和固定螺栓的结合,利用固定螺栓伸入至注液管内,与注液管螺纹连接,不仅可以经过固定螺栓对锂电池壳体进行螺纹连接固定,而且当需要对锂电池补液时,只需要将固定螺栓取出,直接就可以经过注液孔进行注液,同时固定螺栓的螺纹结构本身存在一定的密封性,在拆装固定螺栓时,只需要在外螺纹丝上涂抹铅油,即可有效的对注液管进行密封,无需设置复杂的密封结构,提升了注液的便捷性。
[0017]2.本技术通过限位壳体与限位板的结合,可以在限位壳体内部设置弹簧,经过弹簧与限位板连接,能够有效的带动限位板抵住不同大小的锂电池,从而避免锂电池在壳体内部位移,造成锂电池的损坏。
[0018]3.本技术通过导柱上的石墨导热片和石墨导热环,不仅可以利用石墨导热片将锂电池壳体内的热量快速的导出至外部,还能够经过石墨导热环,将导柱的一圈包围,实现对导柱的快速散热,能够有效的降低锂电池壳体内的温度。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注液管和固定螺栓连接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的限位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盖板主体;101、第二方形孔;102、防水透气膜;2、固定螺栓;201、注液管;3、导柱;301、石墨导热片;302、石墨导热环;4、限位壳体;401、第一方形孔;402、限位板;403、限位槽;404、限位块;405、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5]实施例1:一种新型正极导通锂电池盖板,参见图1至图4,包括盖板主体1,还包括:固定螺栓2,贯穿于盖板主体1的中心位置;注液机构,固定连接于盖板主体1的底部,能够在电解液使用逐渐减少后,直接经过注液结构在不打开盖板的情况下,对锂电池进行补液操
作,注液机构包括注液管201,注液管201固定连接于盖板主体1的底部,且注液管201与盖板主体1连通;注液管201内壁开设有螺纹槽,且螺纹槽与固定螺栓2螺纹连接,先将盖板主体1盖入到锂电池壳体的顶部,接着将固定螺栓2伸入至注液管201内,与注液管201内的螺纹槽螺纹连接,在固定螺栓2不断的下移中,能够与锂电池壳体内的螺纹孔螺纹连接,实现盖板主体1与锂电池壳体的限位固定,在固定完成后,当需要对锂电池进行补液时,将固定螺栓2取出,直接将电解液经过注液管201注入,在固定螺栓2重新螺纹连接注液管201之前,需要在固定螺栓2的外螺纹丝上涂抹铅油,实现与注液管201的密封,无需设置复杂的密封结构,提升了注液的便捷性。
[0026]具体的,参见图2和图4,盖板主体1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壳体4,限位壳体4底部开设有第一方形孔401,第一方形孔401内部贯穿有限位板402,限位板402顶部前后两侧均一体成型有限位块404;限位板402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405,且弹簧405远离限位板4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壳体4,在盖板主体1与锂电池壳体连接后,两个限位板402会抵住锂电池的两端,由于限位板402与弹簧405连接,能够经过弹簧405的弹力对锂电池进行限位夹紧,避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正极导通锂电池盖板,包括盖板主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螺栓(2),贯穿于盖板主体(1)的中心位置;注液机构,固定连接于盖板主体(1)的底部,能够在电解液使用逐渐减少后,直接经过注液结构在不打开盖板的情况下,对锂电池进行补液操作,所述注液机构包括注液管(201),所述注液管(201)固定连接于盖板主体(1)的底部,且注液管(201)与盖板主体(1)连通;所述注液管(201)内壁开设有螺纹槽,且螺纹槽与固定螺栓(2)螺纹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正极导通锂电池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主体(1)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壳体(4),所述限位壳体(4)底部开设有第一方形孔(401),所述第一方形孔(401)内部贯穿有限位板(402),所述限位板(402)顶部前后两侧均一体成型有限位块(404);所述限位板(402)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405),且弹簧(405)远离限位板(4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壳体(4)。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子轩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宇昊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