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多流体输送装置的支撑组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9650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温多流体输送装置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强滑动支撑筒体,所述强滑动支撑筒体上开设有多个腰孔,以延长冷屏组件传热路径;所述强滑动支撑组件一端与多流体输送装置的外管焊接固定,另一端通过连接组件与多管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强滑动支撑筒体用于抵抗连接波纹管产生的推力,所述连接组件用于减少固体传导漏热。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强固定支撑组件可用于抵抗连接波纹管产生的推力,同时通过其筒体上开设有腰孔延长冷屏组件传热路径,通过伸缩波纹管产生的推力可将强滑动支撑组件与多管组件抵接,较于常规的焊接连接,减小了漏热。减小了漏热。减小了漏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温多流体输送装置的支撑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低温管道
,更具体涉及一种低温多流体输送装置的支撑组件。

技术介绍

[0002]低温恒温器作为超导粒子加速器装置的最重要组成设备,其作用是为超导腔体、超导磁铁等提供液氦与机械支撑,实现并维持超导元件正常工作所需的温度、压力环境,并形成热屏蔽和热隔断以减少系统总体热负载,其性能将直接决定整个加速器低温系统的投资和运行成本。
[0003]恒温器上冷屏内的冷媒由外界通过管路输入,但现有的管路大口径多通道加入波纹管的推力很大,通过固定支撑能够得到很好的强度,但通常高强度就会造成大的漏热,如何满足多通道管线强度的基础上减少漏热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0004]现有专利公告号为CN113217718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新的多通道低温传输管线,包括冷屏筒、第一凸条、定位组件、第二凸条;所述冷屏筒的筒身上固定有多个间隔且沿冷屏筒中轴线周向排布的第一凸条及第二凸条;所述第一凸条及第二凸条的长度方向与冷屏筒的中轴线平行;所述第一凸条及第二凸条的外边线朝冷屏筒外延伸;其优点在于:通过局部突起的形式大大增加冷屏筒机械强度,同时有效减低了冷屏筒的厚度,在满足机械强度的前提下实现了冷屏筒轻量化,并且降低了材料的成本,提高了生产利率;
[0005]但其无法满足冷缩滑移及同时及减少冷屏传输漏热。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提供一种既可满足低温多流体输送装置强度的又可减少漏热的支撑组件。
[0007]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低温多流体输送装置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强滑动支撑筒体,所述强滑动支撑筒体上开设有多个腰孔,以延长冷屏组件传热路径;所述强滑动支撑组件一端与多流体输送装置的外管焊接固定,另一端通过连接组件与多管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强滑动支撑筒体用于抵抗连接波纹管产生的推力,所述连接组件用于减少固体传导漏热。
[0008]通过强固定支撑组件可用于抵抗连接波纹管产生的推力,同时通过其筒体上开设有腰孔延长冷屏组件传热路径,通过伸缩波纹管产生的推力可将强滑动支撑组件与多管组件抵接,较于常规的焊接连接,减小了漏热。
[000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左法兰、中法兰、右法兰、G10支撑板,所述左法兰通过G10支撑板与中法兰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中法兰另一端通过G10支撑板与右法兰固定连接,所述中法兰与多流体输送装置的冷屏固定连接,所述多管组件穿过连接组件并与其连接紧固。
[00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多管组件包括第一主管、第二主管、第一支管、第二支
管、第三支管,所述第二主管、第一支管、第二支管、第三支管均环设设于第一主管外侧,且其均平行设置并留有间隙,所述第一主管、第二主管分别为进气与出气管路。
[00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强固定支撑组件还包括强固定支撑内套管,所述右法兰固定连接有与第一主管、第二主管、第一支管、第二支管相适配的强固定支撑内套管,并分别与第一主管、第二主管、第一支管、第二支管焊接固定,所述强滑动支撑筒体与左法兰固定连接。
[00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右法兰端部固定连接有铜箍,所述铜箍套设于第三支管外侧,将右法兰通过强固定支撑内套管与第一主管、第二主管、第一支管、第二支管焊接固定,而铜箍套设于第三支管外侧,可通过铜箍将第三支管上冷量传递给右法兰,以增强冷量传递,可进一步减少其它强固定支撑内套管的固体漏热。
[001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强固定支撑内套管一端与左法兰焊接固定,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左端法兰,所述第一主管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主管法兰,所述左端法兰通过G10支撑环与第一主管发法兰连接紧固。
[001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中法兰一端通过延长支撑环与冷屏组件焊接固定,所述延长支撑环包设于右法兰外侧。
[0015]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6](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强固定支撑组件可用于抵抗连接波纹管产生的推力,同时通过其筒体上开设有腰孔延长冷屏组件传热路径,通过伸缩波纹管产生的推力可将强滑动支撑组件与多管组件抵接,较于常规的焊接连接,减小了漏热。
[0017](2)本专利技术中,将右法兰通过强固定支撑内套管与第一主管、第二主管、第一支管、第二支管焊接固定,而铜箍套设于第三支管外侧,可通过铜箍将第三支管上冷量传递给右法兰,以增强冷量传递,可进一步减少其它强固定支撑内套管的固体漏热。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温多流体输送装置的支撑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温多流体输送装置的支撑组件的外管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温多流体输送装置的支撑组件的图2的C

C局部放大结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温多流体输送装置的支撑组件的弯管段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温多流体输送装置的支撑组件的冷屏回气管道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温多流体输送装置的支撑组件的延长支撑环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温多流体输送装置的支撑组件的强固定支撑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5]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温多流体输送装置的支撑组件的管路滑动支撑
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6]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温多流体输送装置的支撑组件的主管内管结构示意图;
[0027]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温多流体输送装置的支撑组件的支管内管结构示意图;
[0028]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温多流体输送装置的支撑组件的强固定支撑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9]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温多流体输送装置的支撑组件的弯管连接管结构示意图;
[0030]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温多流体输送装置的支撑组件的图12的D

D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1]图1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温多流体输送装置的支撑组件的梳齿槽结构示意图;
[0032]图1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温多流体输送装置的支撑组件的第一冷屏筒体结构示意图;
[0033]图1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温多流体输送装置的支撑组件的连接波纹管结构示意图;
[0034]附图标号:17、梳齿槽;171、冷屏回气管道安装槽;172、条孔;19、外管;20、冷屏组件;2001、第一冷屏筒体;2002、第二万向球;2003、第二冷屏筒体;2004、冷屏回气管道;21、管路滑动支撑组件;2101、第一支撑板;2102、第二支撑板;2103、第三支撑板;2104、第一万向球;2105、主管安装环;2106、支管安装环;2107、主管内管;2108、支管内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温多流体输送装置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强滑动支撑筒体,所述强滑动支撑筒体上开设有多个腰孔,以延长冷屏组件传热路径;所述强滑动支撑组件一端与多流体输送装置的外管焊接固定,另一端通过连接组件与多管组件抵压配合,所述强滑动支撑筒体用于抵抗连接波纹管产生的推力,所述连接组件用于减少固体传导漏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多流体输送装置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左法兰、中法兰、右法兰、G10支撑板,所述左法兰通过G10支撑板与中法兰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中法兰另一端通过G10支撑板与右法兰固定连接,所述中法兰与多流体输送装置的冷屏固定连接,所述多管组件穿过右法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温多流体输送装置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管组件包括第一主管、第二主管、第一支管、第二支管、第三支管,所述第二主管、第一支管、第二支管、第三支管均环设设于第一主管外侧,且其均平行设置并留有间隙,所述第一主管、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居利周家屹赵俊王红程迁任琪琛卢毛磊李甲顺王云虎尹国庆孙志和王沛章学华丁怀况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万瑞冷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