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叠体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49547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6
一种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具有如下工序:对于连续输送的基材,向基材的第1面开始涂布第1涂布液,在形成有由第1涂布液而成的第1涂布液膜的基材的宽度方向端部产生位移之前,在基材的与第1面相反的第2面开始涂布第2涂布液,第1面中的第1涂布液膜的宽度与第2面中的由第2涂布液形成的第2涂布液膜的宽度的错位量在1mm以内。量在1mm以内。量在1mm以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卷对卷方式的连续工艺中,已知有制造层叠体的方法,该层叠体在带状的基材的两面(即,第1面及与第1面相反的第2面)分别形成目标膜,并且以膜、基材、膜的顺序排列。
[0003]另外,作为层叠体的制造方法,例如有在基材上涂布用于获得目标膜的涂布液,并且使所获得的涂布液膜干燥的方法。
[0004]作为层叠体的制造方法的一例,在日本特开2004

344693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对支撑体的两面进行涂布
·
干燥工序的逐次涂布方法,该涂布
·
干燥工序在行进的带状的塑料制支撑体的面涂布涂布液,并以支撑体的大致玻璃化转变点温度以上的温度对经涂布的涂布膜进行干燥。
[0005]并且,在日本特开平2

119968号公报中,公开了如下方法,该方法向基材的第1面涂布涂布液,将涂布于第1面的涂布液进行冷却而促进凝胶化之后,用气体喷射器将第1面(即涂布面)浮动支撑,并以连续的状态行进以对第2面(与第1面相反的面)涂布涂布液。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0007]例如,如日本特开2004

344693号公报中记载那样,有层叠体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对于连续输送的基材,向基材的第1面涂布涂布液,使所形成的涂布液膜干燥之后,开始向与基材的第1面相反的第2面涂布涂布液,并且使所形成的涂布液膜干燥。在该情况下,在干燥形成于第1面的涂布液膜的阶段有时在基材的宽度方向端部产生卷曲。
[0008]并且,如日本特开平2

119968号公报中记载那样,即使在向基材的第1面涂布涂布液,并且使所形成的涂布液膜凝胶化之后,开始向与基材的第1面相反的第2面涂布涂布液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的情况下,在形成于第1面的涂布液膜内部的凝胶化过程中,有时在基材的宽度方向端部产生卷曲。
[0009]如上述那样产生的卷曲还有时损害基材的平面性,有时在基材的输送、向第2面涂布涂布液等时产生问题。
[0010]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要解决的课题为提供一种层叠体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在连续输送的基材的两面形成膜,并且在制造层叠体的方法中,能够降低在基材的两面形成膜的过程中产生的基材的宽度方向端部的卷曲。
[0011]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0012]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方案包括以下实施方式。
[0013]<1>一种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具有如下工序:
[0014]对于连续输送的基材,向基材的第1面开始涂布第1涂布液,在形成有由第1涂布液
而成的第1涂布液膜的基材的宽度方向端部产生位移之前,在与基材的第1面相反的第2面开始涂布第2涂布液,
[0015]第1面中的第1涂布液膜的宽度与第2面中的由第2涂布液形成的第2涂布液膜的宽度的错位量在1mm以内。
[0016]<2>根据<1>所述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
[0017]基材的厚度为5μm以上且80μm以下。
[0018]<3>根据<1>或<2>所述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
[0019]第1涂布液膜及第2涂布液膜的膜厚为40μm以上。
[0020]<4>根据<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
[0021]在与基材的第1面相反的第2面开始涂布第2涂布液,直至第1涂布液膜的固体成分浓度达到70质量%。
[0022]<5>根据<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
[0023]在第1涂布液膜的固体成分浓度为55质量%以上且70质量%以下的期间,在与基材的第1面相反的第2面开始涂布第2涂布液。
[0024]<6>根据<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
[0025]使用挤出型涂布机进行第2涂布液的涂布。
[0026]专利技术效果
[002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层叠体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在连续输送的基材的两面形成膜,并且在制造层叠体的方法中,能够降低在基材的两面形成膜的过程中产生的基材的宽度方向端部的卷曲。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用于说明一实施方式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的各工序的概略图。
[0029]图2是用于说明基材的宽度方向端部的位移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对层叠体的制造方法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受以下实施方式的任何限定,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地施加变更来实施。
[0031]在本专利技术中,用“~”表示的数值范围是指,分别将记载于“~”前后的数值作为最小值及最大值而包含的范围。
[0032]在本专利技术中阶段性地记载的数值范围中,以某一数值范围记载的上限值或下限值可以被置换为其他阶段性记载的数值范围的上限值或下限值。并且,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数值范围中,以某个数值范围记载的上限值或下限值也可以替换成实施例中所示出的值。
[0033]在本专利技术中示出的各附图中的各要件不一定是准确的比例尺,重点放在明确地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并且也存在被强调的部位。
[0034]并且,在各附图中,对具有相同功能的构成要件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重复说明。
[0035]在本专利技术中,“基材”是指连续输送的基材,具有带状的形状。
[0036]在本专利技术中,“宽度方向”是指与连续输送的基材(即,带状的基材)、涂布液膜及膜的任意长度方向(即,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
[0037]在本专利技术中,基材的“第1面”为带状的基材中的一个面,只要没有特别指定,则是指先涂布有涂布液侧的面。并且,基材的“第2面”为带状的基材中的另一面,即与第1面相反的面,只要没有特别指定,则是指之后涂布有涂布液侧的面。
[0038]在本专利技术中,两个以上的优选的方式或形态的组合为更优选的方式或形态。
[0039]《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0040]如已叙述那样,在对于连续输送的基材,向基材的第1面涂布涂布液,使所形成的涂布液膜干燥之后(具体而言,涂布液膜的恒速干燥及减速干燥结束之后),开始向与基材的第1面相反的第2面涂布涂布液,使所形成的涂布液膜干燥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中,在形成于第1面的涂布液膜的干燥阶段,有时在基材的宽度方向端部产生卷曲。若在该阶段,基材的宽度方向端部产生卷曲,则基材产生褶皱、弯曲而损害基材的平面性或基材被切割,从而有时基材的输送发生问题。并且,如在上述阶段,基材的宽度方向端部产生卷曲,则在对第2面进行涂布液的涂布时,变得不易沿宽度方向以均匀的厚度涂布涂布液。
[0041]因此,本专利技术人等发现对于连续输送的基材,对基材的第1面开始涂布涂布液之后的对第2面开始涂布涂布液的定时进行控制,从而能够降低在形成于第1面的涂布液膜的干燥阶段产生的卷曲,以至完成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00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具有如下工序:对于被连续输送的基材,向基材的第1面开始涂布第1涂布液,在形成有由第1涂布液而成的第1涂布液膜的基材的宽度方向端部产生位移之前,在基材的与第1面相反的第2面开始涂布第2涂布液,其中,第1面中的第1涂布液膜的宽度与第2面中的由第2涂布液形成的第2涂布液膜的宽度的错位量在1mm以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基材的厚度为5μm以上且80μm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第1涂布液膜及第2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国安谕司内海京久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