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9353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筒形结构的外壳,其内部空间为流道;以及设置于流道内的净化组件,其包括沿流道的方向布置在流道中心的转轴以及设置在转轴上的过滤单元,过滤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滤网,第一滤网自转轴延伸至靠近外壳的内壁;第一滤网所在的平面平行于流道中的气流方向;或第一滤网所在的平面与流道中的气流方向相交但不垂直,且第一滤网在其所在位置处的流道的过风断面上的投影面积小于过风断面的面积。基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采用滤网不完全覆盖过风断面的结构设计,这样首先可以降低风阻;结合滤网的主动旋转,可以动态地完全覆盖过风断面,从而保证并提高颗粒捕集效率,颗粒捕集效率还能够通过转速来主动控制。过转速来主动控制。过转速来主动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净化器


[0001]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设备
,特别地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化工厂、建筑工地以及汽车大量的出现产生大量的粉尘和污染物,这些颗粒污染物会随着空气通过窗户等围护结构进入室内,给人们的健康产生严重的威胁。科技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使用空气净化器来消除室内的污染物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0003]目前,市面出现各式各类的空气净化器,一般的过滤式空气净化器能够有效过滤一些比较大的颗粒,对于一些微小的颗粒额外需要一些高效过滤网,但高效过滤网面临着过滤效率和风阻之间的平衡问题,即过密的过滤网在提升过滤效率的同时会有较大的风阻,产生非常明显的压降,极大程度地降低了单位时间内的空气净化流量。
[0004]产生以上问题的根本性原因是,目前的空气净化都是一种被动式的净化装置,即依赖气流携带颗粒与过滤网碰撞,因此过滤网必须要对气流进行阻挡,而为了提升过滤效率只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密目的高效过滤网,就必定会极大地提升风阻。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空气净化器,采用主动式过滤,在提升空气净化效率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被动式空气净化器提升过滤效率的同时会导致过高的风阻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空气净化器,采用主动式过滤结构,解决过滤效率和风阻之间的平衡问题。
[0006]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7]外壳,所述外壳为筒形结构,其内部空间为流道,所述外壳的两端分别为所述流道的进风口与出风口;以及
[0008]净化组件,所述净化组件设置于所述流道内,其包括沿所述流道的方向布置在所述流道中心的转轴以及设置在所述转轴上的过滤单元,所述过滤单元包括在所述转轴的周向上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一滤网,所述第一滤网自所述转轴延伸至靠近所述外壳的内壁;
[0009]所述第一滤网所在的平面平行于所述流道中的气流方向;或所述第一滤网所在的平面与所述流道中的气流方向相交但不垂直,且所述第一滤网在其所在位置处的所述流道的过风断面上的投影面积小于所述过风断面的面积。
[00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对于所述第一滤网所在的目标平面与所述转轴之间斜交,所述第一滤网由所述转轴带动旋转时,其背离所述进风口的一侧表面为迎风面。
[001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单元还包括第二滤网,所述第二滤网在所述流道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滤网所在位置的下游,所述转轴贯穿所述第二滤网的中心,所述第二滤网的形状大小与其所在位置处的所述流道的横截面的形状大小匹配。
[001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净化组件还包括在所述流道方向上位于所述过滤单元下
游的电净化单元,所述电净化单元包括在所述转轴的周向上设置的至少一组电极组,所述电极组包括沿所述转轴的周向分布的放电电极与集尘接地极板。
[001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多组所述电极组中的多个所述放电电极与多个所述集尘接地极板沿所述转轴的周向分布,且所述放电电极与所述集尘接地极板交替设置。
[001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为圆锥筒形结构,且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圆锥筒形结构的大径端、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圆锥筒形结构的小径端。
[001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转轴上还设置有出风风扇,所述出风风扇设置于所述转轴的与所述出风口靠近的端部。
[001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0017]基座,所述基座包括底板与顶板,所述底板与所述转轴的部分伸出所述进风口的端部连接、所述顶板与所述转轴的部分伸出所述出风口的端部连接;
[0018]所述底板与所述进风口之间具有进风间隙,所述顶板与所述出风口之间具有出风间隙且所述顶板在所述出风口所在平面内的投影完全覆盖所述出风口。
[001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与所述基座连接并保持相对固定,或所述外壳通过所述净化组件与所述转轴连接并保持与所述转轴的相互固定。
[002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转轴的与所述进风口靠近的端部还固定有载盘,所述转轴贯穿所述载盘的中心部位,所述载盘的边缘靠近所述进风口的口沿,所述载盘为平板结构或所述载盘为中心部位向所述进风口的外侧凸出的锥形结构。
[0021]上述技术特征可以各种适合的方式组合或由等效的技术特征来替代,只要能够达到本技术的目的。
[002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空气净化器,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备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3]本技术的一种空气净化器,采用滤网不完全覆盖过风断面的结构设计,这样首先可以降低风阻;结合滤网可以主动旋转的设计,利用主动旋转来使滤网动态地完全覆盖过风断面,从而保证颗粒捕集效率,颗粒捕集效率还能够通过控制转速来主动控制;并且旋转来使滤网与气流进行主动碰撞,还可以一定程度上提升颗粒捕集效率。
附图说明
[0024]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0025]图1显示了本技术的空气净化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显示了本技术的空气净化器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0027]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
[0028]附图标记:
[0029]1‑
外壳,11

进风口,111

进风间隙,12

出风口,121

出风间隙,2

净化组件,21

转轴,22

过滤单元,221

第一滤网,222

第二滤网,23

电净化单元,231

放电电极,232

集尘接地极板,3

出风风扇,4

基座,41

底板,42

顶板,5

载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31]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
[0032]外壳1,外壳1为筒形结构,其内部空间为流道,外壳1的两端分别为流道的进风口11与出风口12;以及
[0033]净化组件2,净化组件2设置于流道内,其包括沿流道的方向布置在流道中心的转轴21以及设置在转轴21上的过滤单元22,过滤单元22包括在转轴21的周向上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一滤网221,第一滤网221自转轴21延伸至靠近外壳1的内壁;
[0034]第一滤网221所在的平面平行于流道中的气流方向;或第一滤网221所在的平面与流道中的气流方向相交但不垂直,且第一滤网221在其所在位置处的流道的过风断面上的投影面积小于过风断面的面积。
[0035]具体地,如附图图2所示,本申请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为筒形结构,其内部空间为流道,所述外壳的两端分别为所述流道的进风口与出风口;以及净化组件,所述净化组件设置于所述流道内,其包括沿所述流道的方向布置在所述流道中心的转轴以及设置在所述转轴上的过滤单元,所述过滤单元包括在所述转轴的周向上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一滤网,所述第一滤网自所述转轴延伸至靠近所述外壳的内壁;所述第一滤网所在的平面平行于所述流道中的气流方向;或所述第一滤网所在的平面与所述流道中的气流方向相交但不垂直,且所述第一滤网在其所在位置处的所述流道的过风断面上的投影面积小于所述过风断面的面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第一滤网所在的目标平面与所述转轴之间斜交,所述第一滤网由所述转轴带动旋转时,其背离所述进风口的一侧表面为迎风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单元还包括第二滤网,所述第二滤网在所述流道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滤网所在位置的下游,所述转轴贯穿所述第二滤网的中心,所述第二滤网的形状大小与其所在位置处的所述流道的过风断面的形状大小匹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组件还包括在所述流道方向上位于所述过滤单元下游的电净化单元,所述电净化单元包括在所述转轴的周向上设置的至少一组电极组,所述电极组包括沿所述转轴的周向分布的放电电极与集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哲马明宇封宗瑜罗汉兵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