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车床主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9193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床主轴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数控车床主轴结构,包括外支撑主轴,位于外支撑主轴内侧传动设置的内传动主轴,所述内传动主轴底部的内侧设置有锁刀结构,所述外支撑主轴底部的表面连接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底部的内侧套设有调节组件、辅助限位板,所述调节组件的一端与辅助限位板的表面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已设置的支撑组件、调节组件、辅助限位板、限位组件组成调节型限位结构,后续三个调节型限位结构在内传动主轴的外侧形成三角限位空间,进而降低内传动主轴的旋转偏差,且调节型限位结构具备收纳使用效果,避免出现结构干涉,提升整体装置的实用性和使用过程的可靠性。程的可靠性。程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控车床主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车床主轴
,具体为一种数控车床主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立式数控车床,顾名思义,相对于传统的卧式数控车床,其内部的主轴为垂直设置,如此可适宜加工中、小型盘、盖类零件等加工,稳定性和抗震性能都会因立式结构而大大推升,且主轴套筒全对称更好的消除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大功率交流主轴电机,增强了机床运转的稳定性。
[0003]目前,为进一步优化立式数控车床的主轴结构使用性能,现公告号为CN214079292U的技术在自身说明书中提出“三点定位能够有效提高主轴转动精度,避免主轴在转动过程中出现跳动,提高主轴在使用过程中精度,提高实际洗削效果”,然在实际加工过程中,现有技术的固定限位结构容易引起加工位移干涉,现有技术的固定限位结构对于主轴实际的运行状态也缺乏准确的检测手段,由此可见现有技术在实用性上依然还存在很大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数控车床主轴结构,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数控车床主轴结构,包括外支撑主轴,位于外支撑主轴内侧传动设置的内传动主轴,所述内传动主轴底部的内侧设置有锁刀结构,所述外支撑主轴底部的表面连接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底部的内侧套设有调节组件、辅助限位板,所述调节组件的一端与辅助限位板的表面活动连接;
[0006]所述调节组件的另一端安装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与内传动主轴的表面活动连接。
[0007]精选的,所述外支撑主轴底部的表面连接有三个支撑组件,且三个支撑组件底部的均对应套设有一个调节组件,三个所述调节组件的另一端均安装有限位组件。
[0008]精选的,所述支撑组件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板,且固定板通过螺丝与外支撑主轴底部的表面安装固定,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的辅助支板,且两个辅助支板的内侧均开设有让位槽,所述辅助限位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辅助支板底部的一侧焊接固定。
[0009]精选的,所述调节组件的内部设置有过渡支撑管,且过渡支撑管一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对称的两个T型螺纹杆,所述过渡支撑管卡接在两个辅助支板底部之间,两个所述T型螺纹杆的一端分别贯穿对应的让位槽,且两个T型螺纹杆另一端的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过渡支撑管一端的表面与辅助限位板的表面贴合,所述过渡支撑管另一端的表面与外支撑主轴底部端面贴合连接。
[0010]精选的,所述限位组件的内部设置有半球套,且半球套的内侧卡接有过渡球体,所
述半球套的一侧与过渡支撑管的另一端焊接固定,所述过渡球体与内传动主轴底部的表面贴合连接。
[0011]精选的,三个所述调节组件的另一端均安装有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的内侧设置有工字型杆,且工字型杆两端的表面均卡接有导向套板,两个所述导向套板均固定套接在过渡支撑管的内侧,所述工字型杆一端的表面与一个导向套板一侧的侧面之间固定连接有折叠弹簧片,所述工字型杆一端的端头凸出至过渡支撑管另一端的外侧,且工字型杆另一端端头的内侧固定套接有辅助球体,所述辅助球体与内传动主轴底部的表面贴合连接。
[0012]精选的,所述工字型杆另一端的端头活动连接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固定套接在过渡支撑管的内侧,所述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有连接接头。
[0013]精选的,所述固定板中部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收纳套管,所述收纳套管为折叠弹性结构,所述收纳套管直径值等于过渡支撑管一端端头的直径值。
[0014]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已设置的支撑组件、调节组件、辅助限位板、限位组件组成调节型限位结构,后续三个调节型限位结构在内传动主轴的外侧形成三角限位空间,进而降低内传动主轴的旋转偏差,且调节型限位结构具备收纳使用效果,避免出现结构干涉。
[0016]2、本技术以设置的支撑组件、调节组件、辅助限位板、检测组件组成检测结构,后续三个调节型限位结构在内传动主轴的外侧形成三角检测空间,进而将内传动主轴的旋转偏差转变为不同数值的压力信号,进科学且合理分析获取内传动主轴的实际使用状态。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结构支撑组件的仰视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结构调节组件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结构外支撑主轴的正视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结构外支撑主轴的仰视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结构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2]图中:1、外支撑主轴;2、内传动主轴;3、支撑组件;31、固定板;32、辅助支板;33、让位槽;4、调节组件;41、过渡支撑管;42、T型螺纹杆;43、螺母;5、辅助限位板;6、检测组件;61、工字型杆;62、导向套板;63、辅助球体;64、折叠弹簧片;65、压力传感器;66、连接接头;7、限位组件;8、收纳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实施例一
[0025]请参阅图1

5,一种数控车床主轴结构,包括外支撑主轴1,位于外支撑主轴1内侧传动设置的内传动主轴2,内传动主轴2底部的内侧设置有锁刀结构,外支撑主轴1底部的表
面连接有支撑组件3,支撑组件3底部的内侧套设有调节组件4、辅助限位板5,调节组件4的一端与辅助限位板5的表面活动连接,调节组件4的另一端安装有限位组件7,限位组件7与内传动主轴2的表面活动连接;
[0026]外支撑主轴1底部的表面连接有三个支撑组件3,支撑组件3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板31,且固定板31通过螺丝与外支撑主轴1底部的表面安装固定,固定板3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的辅助支板32,且两个辅助支板32的内侧均开设有让位槽33,辅助限位板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辅助支板32底部的一侧焊接固定,支撑组件3为后续设置部件提供支撑和收纳调节的使用条件;
[0027]三个支撑组件3底部的均对应套设有一个调节组件4,调节组件4的内部设置有过渡支撑管41,且过渡支撑管41一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对称的两个T型螺纹杆42,过渡支撑管41卡接在两个辅助支板32底部之间,两个T型螺纹杆42的一端分别贯穿对应的让位槽33,且两个T型螺纹杆42另一端的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螺母43,过渡支撑管41一端的表面与辅助限位板5的表面贴合,过渡支撑管41另一端的表面与外支撑主轴1底部端面贴合连接;
[0028]三个调节组件4的另一端均安装有限位组件7,限位组件7的内部设置有半球套,且半球套的内侧卡接有过渡球体,半球套的一侧与过渡支撑管41的另一端焊接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控车床主轴结构,包括外支撑主轴(1),位于外支撑主轴(1)内侧传动设置的内传动主轴(2),所述内传动主轴(2)底部的内侧设置有锁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支撑主轴(1)底部的表面连接有支撑组件(3),所述支撑组件(3)底部的内侧套设有调节组件(4)、辅助限位板(5),所述调节组件(4)的一端与辅助限位板(5)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调节组件(4)的另一端安装有限位组件(7),所述限位组件(7)与内传动主轴(2)的表面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车床主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支撑主轴(1)底部的表面连接有三个支撑组件(3),且三个支撑组件(3)底部的均对应套设有一个调节组件(4),三个所述调节组件(4)的另一端均安装有限位组件(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数控车床主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3)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板(31),且固定板(31)通过螺丝与外支撑主轴(1)底部的表面安装固定,所述固定板(3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的辅助支板(32),且两个辅助支板(32)的内侧均开设有让位槽(33),所述辅助限位板(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辅助支板(32)底部的一侧焊接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数控车床主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4)的内部设置有过渡支撑管(41),且过渡支撑管(41)一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对称的两个T型螺纹杆(42),所述过渡支撑管(41)卡接在两个辅助支板(32)底部之间,两个所述T型螺纹杆(42)的一端分别贯穿对应的让位槽(33),且两个T型螺纹杆(42)另一端的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螺母(4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斌顾立柱李冬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斌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