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肠镜检查及灌肠患者用纸尿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8865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尿不湿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肠镜检查及灌肠患者用纸尿裤,包括吸收部、前腰部和后腰部,前腰部和后腰部分别设置于吸收部的两端,吸收部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通孔与肛门对位;该纸尿裤还包括穿管件,穿管件与通孔一一对应,穿管件可拆卸地嵌设于通孔内,穿管件上开设有与肛管适配的穿管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现有用于肠镜检查或灌肠操作的纸尿裤的基础上增大吸收部上开设的通孔,有利于在肠镜检查或灌肠操作时通过通孔观察患者肛门所在位置并便于将肛管从患者的肛门处插入至直肠内,同时配合用于封堵通孔并供肛管穿过的可拆卸穿管件,能够有效防止排泄物从通孔处流出,确保肠镜检查或灌肠操作能够顺利可靠的进行。的进行。的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肠镜检查及灌肠患者用纸尿裤


[0001]本技术涉及尿不湿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肠镜检查及灌肠患者用纸尿裤。

技术介绍

[0002]在临床护理的肠镜检查或灌肠操作过程中需要将肛管从患者的肛门处插入至直肠内,在此过程中就需要患者褪下裤子,为了保护患者的隐私同时避免医患之间出现尴尬心理,常规的做法是待患者褪去裤子后利用被子或产褥垫等辅助物品遮挡患者的隐私部位,采用此类简单的遮挡方式容易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不小心裸露患者隐私部位的情况,且无法防止患者肛门处喷溅出来的排泄物外溢造成污染。
[0003]为此,现阶段也出现了一些有利于遮挡患者隐私部位同时便于进行肠镜检查或灌肠操作的纸尿裤,例如申请号为CN202122320624.X的中国技术专利文献就公开了一种可用于肠镜检查或灌肠操作的纸尿裤,该纸尿裤通过在与患者肛门对应的位置处开设一个通孔,以实现患者在穿着纸尿裤的情况下将肛管从通孔处插入至患者的肛门内。然而,由于此类纸尿裤上开设的通孔是与肛管适配的,而通常情况下肛管的直径都较小(通常为1.5cm左右),因此在实际使用时难以通过纸尿裤上的通孔观察到肛门所在位置,不利于肛管的插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肠镜检查及灌肠患者用纸尿裤,以至少克服现有用于肠镜检查或灌肠操作的纸尿裤存在的不利于观察肛门所在位置,从而不利于肛管插入至直肠内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肠镜检查及灌肠患者用纸尿裤,包括吸收部、前腰部和后腰部,所述前腰部和后腰部分别设置于吸收部的两端,所述吸收部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通孔与肛门对位;
[0007]该纸尿裤还包括穿管件,所述穿管件与通孔一一对应,所述穿管件可拆卸地嵌设于通孔内,所述穿管件上开设有与肛管适配的穿管孔。
[0008]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穿管件远离吸收部内侧的一端外壁设置有粘接部,所述粘接部可拆卸地粘连于吸收部的外侧。
[0009]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沿所述吸收部的内侧至外侧,所述穿管件依次包括吸水部和穿管部,所述吸水部采用吸水材料制成,所述穿管部采用防水材料制成,所述穿管孔依次贯穿吸水部和穿管部,所述粘接部设置于穿管部的外壁。
[0010]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穿管部对应的穿管孔的内壁设置有橡胶密封圈。
[0011]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吸收部的内侧设置有弹性的防漏带,所述防漏带呈U型结构,所述防漏带的开口朝向后腰部,所述防漏带将通孔包绕在内。
[0012]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防漏带朝向吸收部内侧的一面与吸收部的内侧之间形成有缓存腔。
[0013]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吸收部的外侧设置有遮挡件,所述遮挡件与通孔一一对应,所述遮挡件用于密封通孔且可拆卸地粘连于吸收部的外侧。
[0014]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通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通孔朝后腰部所在方向依次设置。
[0015]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通孔的直径为4cm,所述穿管孔的直径为1.5cm。
[0016]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0017]1、本技术提供的肠镜检查及灌肠患者用纸尿裤通过在现有用于肠镜检查或灌肠操作的纸尿裤的基础上增大吸收部上开设的通孔,有利于在肠镜检查或灌肠操作时通过通孔观察患者肛门所在位置并便于将肛管从患者的肛门处插入至直肠内,同时配合用于封堵通孔并供肛管穿过的可拆卸穿管件,能够有效防止排泄物从通孔处流出,确保肠镜检查或灌肠操作能够顺利可靠的进行。
[0018]2、本技术通过在吸收部的内侧设置防漏带,在肠镜检查或灌肠操作过程中通过防漏带能够将患者的肛门围起来,以实现分隔患者肛门与肛门附近的其他部位,从而有效的防止排泄物扩散至肛门附近的其他部位,避免肛门附近的其他部位遭受污染。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肠镜检查及灌肠患者用纸尿裤的主视图;
[0020]图2为图1中A

A向的剖视图;
[0021]图3为图2中穿管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肛管穿过其中一个通孔内的穿管件时的剖视图。
[0023]图标:1

吸收部,1a

通孔,2

前腰部,3

后腰部,4

穿管件,4a

穿管孔,41

粘接部,42

吸水部,43

穿管部,44

橡胶密封圈,5

遮挡件,6

防漏带,6a

缓存腔,7

肛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4]请参照图1至图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肠镜检查及灌肠患者用纸尿裤,以至少克服现有用于肠镜检查或灌肠操作的纸尿裤存在的不利于观察肛门所在位置,从而不利于肛管7插入至直肠内的技术问题。具体地,该纸尿裤包括吸收部1、前腰部2、后腰部3、穿管件4、遮挡件5以及防漏带6。
[0025]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下文中描述的吸收部1的内侧指的是患者穿戴好纸尿裤时与患者皮肤接触的一侧,相应的,吸收部1的外侧指的是患者穿戴好纸尿裤时背离患者皮肤的一侧。
[0026]在本实施例中,吸收部1、前腰部2和后腰部3共同构成纸尿裤的主体部分,具体来说,结合图1所示的内容,前腰部2和后腰部3分别设置于吸收部1的两端,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由吸收部1、前腰部2和后腰部3组成的纸尿裤为现有常规的成人纸尿裤,当患者穿戴好纸尿裤时,前腰部2紧贴于患者的腹部附近,后腰部3则紧贴于患者的后腰附近,且前腰部2和后腰部3通过设置的魔术贴粘接固定在一起,在此不对吸收部1、前腰部2和后腰部3的具体结构做进一步的阐述。
[0027]为了实现便于当患者穿戴好纸尿裤后观察患者肛门所在位置,有利于将用于肠镜检查或灌肠操作的肛管7从患者的肛门处插入至直肠内,结合图1和图2所示的内容,吸收部1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1a,且通孔1a与患者的肛门对位,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在便于观察患者肛门所在位置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减小通孔1a的大小,通孔1a的直径优选为4cm左右。
[0028]与此同时,考虑到不同体型的患者在穿戴好纸尿裤后其肛门与纸尿裤对应的位置有所差异,因此为了使得该纸尿裤能够尽可能的适用于更多不同体型的患者,继续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开设在吸收部1上的通孔1a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通孔1a朝后腰部3所在方向依次设置,如此设置,待患者穿戴好纸尿裤后,可根据需要选择其中一个与患者肛门对位的通孔1a作为肠镜检查或灌肠操作时观察孔,且由于吸收部1往往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实际使用时还能通过拉扯吸收部1以微调通孔1a的位置,因此设置两个通孔1a即可满足大部分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肠镜检查及灌肠患者用纸尿裤,包括吸收部、前腰部和后腰部,所述前腰部和后腰部分别设置于吸收部的两端,所述吸收部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通孔与肛门对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穿管件,所述穿管件与通孔一一对应,所述穿管件可拆卸地嵌设于通孔内,所述穿管件上开设有与肛管适配的穿管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肠镜检查及灌肠患者用纸尿裤,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管件远离吸收部内侧的一端外壁设置有粘接部,所述粘接部可拆卸地粘连于吸收部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肠镜检查及灌肠患者用纸尿裤,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吸收部的内侧至外侧,所述穿管件依次包括吸水部和穿管部,所述吸水部采用吸水材料制成,所述穿管部采用防水材料制成,所述穿管孔依次贯穿吸水部和穿管部,所述粘接部设置于穿管部的外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肠镜检查及灌肠患者用纸尿裤,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管部对应的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艳萍苏彬于桂芝孙慧琳王锐郭红民刘金艳
申请(专利权)人:承德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