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功能性创面修复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848840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功能性创面修复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首先将壳聚糖溶液进行冷冻干燥,得到壳聚糖膜,然后将硫酸铜溶液喷洒于壳聚糖膜上,之后进行冷冻干燥,得到C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功能性创面修复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用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功能性创面修复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是保护内部组织免受机械损伤、微生物感染、紫外线辐射和极端温度影响的关键结构。皮肤损伤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事件,很多人都可能因自然灾害、事故等因素造成皮肤损伤。众所周知,伤口愈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实现组织再生的几种相互关联的生物和分子活动。主要的生理性伤口愈合过程包括凝血、炎症、去除受损基质成分、细胞增殖和迁移、血管生成、基质合成和沉积、再上皮化和重塑。优异的伤口敷料应为愈合过程提供最佳参数,例如预防感染、清除碎屑和废物、适当的氧合、潮湿的环境、促进细胞迁移和伤口闭合。
[0003]多糖及其衍生物作为人工细胞外基质(ECM)的理想候选材料,在再生医学领域备受关注。特别是壳聚糖和透明质酸常被用作制备创面愈合膜的主要材料。壳聚糖具有成本低、生物相容性好、可生物降解、止血活性、抗菌、促进伤口愈合等特点和优势。透明质酸由D

葡萄糖醛酸和N

乙酰基

D

氨基葡萄糖组成,是细胞外基质的关键成分,已被广泛用于再生医学的发展,通过与壳聚糖结合,透明质酸可改善组织再生的微环境。吴益栋等报道甲基丙烯酰化壳聚糖(CHMA)和醛基化透明质酸(ALHA)水凝胶,动物实验证明了该水凝胶协同利用壳聚糖与透明质酸的优异性能,促进伤口修复(吴益栋,洪丹,郝文娟,等.超快动态交联的可注射壳聚糖

透明质酸水凝胶及促创伤愈合研究.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21,40(5):590

596.)。
[0004]黄芩素(BAI)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最初从黄芩的根中分离出来,以5,6,7

三羟基黄酮命名。它已被证明具有多种生物学特性,包括抗氧化能力、抗炎作用、抗菌与肿瘤生长抑制,尤其是由于BAI对成纤维细胞TGF

β/Smad2/3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可抑制瘢痕的形成。BAI的上述优点在伤口愈合中显示出潜在的价值。
[0005]微量金属元素在伤口愈合过程中的细胞生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金属铜是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触的金属之一,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微量元素,功能铜离子(Cu
2+
)可作为抗菌剂,通过维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缺氧诱导因子(HIF

1α)的表达促进血管生成,受损组织的微血管修复在难治性伤口的愈合中起着重要作用。文献报道,壳聚糖

铜纳米复合材料(CCNC),可促进了皮肤创伤愈合(A.Gopal,V.Kant,A.Gopalakrishnan,S.K.Tandan,D.Kumar,Chitosan

based copper nanocomposite accelerates healing in excision wound model in rats,European Journal ofPharmacology.2014,731(1)8

19.)。
[0006]综上,壳聚糖与透明质酸多糖、Cu
2+
离子与中药小分子黄芩素在创面修复领域显示出良好应用前景,将多糖材料、铜离子和黄芩素有机组合,设计出新型伤口敷料,充分发挥各组分的优异性能,是制备CS

Cu
2+
/HA

BAI膜的出发点,本设计中HA

BAI膜合成与制备未见
报道,此外壳聚糖冻干膜喷涂铜离子膜制备方法,未见专利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功能性创面修复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伤口敷料抗菌、抗氧化性差,伤口愈合慢的技术问题。
[0008]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功能性创面修复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1)将壳聚糖溶液进行冷冻干燥,得到壳聚糖膜;
[0011](2)将硫酸铜溶液喷洒于壳聚糖膜上,之后进行冷冻干燥,得到CS

Cu
2+
膜;
[0012](3)将透明质酸钠、EDC
·
HCl、DMAP顺次分散于甲酰胺中,之后进行活化处理,得到活化的透明质酸钠溶液;
[0013](4)将黄芩素溶液与活化的透明质酸钠溶液混合后进行反应,最后经冷冻干燥得到HA

BAI薄膜;
[0014](5)将CS

Cu
2+
膜和HA

BAI薄膜进行复合,得到功能性创面修复膜。
[0015]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壳聚糖溶液的浓度为1~5wt%;所述壳聚糖溶液中壳聚糖的分子量为5~500KDa。
[0016]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中,硫酸铜溶液的浓度为15~20mg/mL;
[0017]所述壳聚糖溶液中的壳聚糖和硫酸铜溶液中的硫酸铜的质量比为0.3~0.6g:30~60mg。
[0018]作为优选,所述步骤(3)中,透明质酸钠、EDC
·
HCl、DMAP和甲酰胺的摩尔体积比为1~2mmol:1~2mmol:0.1~0.3mmol:10~50mL;所述透明质酸钠的分子量为3~1000KDa。
[0019]作为优选,所述步骤(3)中,活化处理的温度为20~30℃,时间为1~3h。
[0020]作为优选,所述步骤(3)中,黄芩素溶液由黄芩素和二甲基亚砜配制而成,其中黄芩素溶液的浓度为1.5~4mmol/mL;
[0021]所述透明质酸钠和黄芩素溶液中的黄芩素的摩尔比为1~2:1。
[0022]作为优选,所述步骤(4)中,反应的温度为40~60℃,反应的时间为18~28h。
[0023]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2)和(4)中,冷冻干燥的温度独立的为

70~

60℃,冷冻干燥的真空度独立的为1~5Pa,冷冻干燥的时间独立的为20~24h。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功能性创面修复膜。
[002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功能性创面修复膜在制备促进皮肤愈合敷料中的应用。
[002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7]本专利技术制备功能性创面修复膜的原料壳聚糖,具有成本低、生物相容性好、可生物降解、止血活性、抗菌、促进伤口愈合的优势,透明质酸钠是细胞外基质的关键成分,已被广泛用于再生医学的发展,壳聚糖与透明质酸钠均可创造出改善组织再生特性的良好微环境。Cu
2+
离子与黄芩素功能显示,均可引入促进伤口愈合。本专利技术将Cu
2+
离子喷涂于壳聚糖膜上,黄芩素通过酯化反应接枝于透明质酸钠上,最终制成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功能性创面修复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壳聚糖溶液进行冷冻干燥,得到壳聚糖膜;(2)将硫酸铜溶液喷洒于壳聚糖膜上,之后进行冷冻干燥,得到CS

Cu
2+
膜;(3)将透明质酸钠、EDC
·
HCl、DMAP顺次分散于甲酰胺中,之后进行活化处理,得到活化的透明质酸钠溶液;(4)将黄芩素溶液与活化的透明质酸钠溶液混合后进行反应,最后经冷冻干燥得到HA

BAI薄膜;(5)将CS

Cu
2+
膜和HA

BAI薄膜进行复合,得到功能性创面修复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壳聚糖溶液的浓度为1~5wt%;所述壳聚糖溶液中壳聚糖的分子量为5~500KDa。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硫酸铜溶液的浓度为15~20mg/mL;所述壳聚糖溶液中的壳聚糖和硫酸铜溶液中的硫酸铜的质量比为0.3~0.6g:30~60mg。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智付国亮宁静李海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方诣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