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试剂滴加瓶,包括瓶身和安装在瓶身开口端的滴盖,滴盖包括插接部和一端固定在插接部顶部中心位置的滴管,滴管的另一端向远离插接部的方向延伸,滴管为上下贯通的管状结构,滴管内部周壁上设置凸缘,凸缘一端置于滴管内,其另一端向插接部方向延伸直至置于插接部内,凸缘的内径小于滴管的内径,凸缘顶端与滴管顶端之间存在高度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试剂滴加瓶,设置在滴管内的凸缘内径小于滴管的内径,使得气泡在吸入滴管时滴管内壁的接触面变小,减小附着力,易于气泡脱离滴管内壁,防止气泡卡在滴管导致样液无法挤出的问题。出的问题。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试剂滴加瓶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用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试剂滴加瓶。
技术介绍
[0002]在医学临床工作中抗原检测时,常规操作是将拭子采集到的样本放在加样瓶洗脱液中洗脱,洗脱之后再将加样瓶的瓶嘴装上,通过挤压加样瓶的瓶身将加样瓶中的样液滴加到测试试纸上进行检测。
[0003]在滴加样液时,往往需要滴加3
‑
4滴样液以保证有充足的样本与试纸反应得到检测结果。由于瓶身大小和材质的限制,一次挤压通常不足以挤出足够数量的液滴,需要多次进行挤压操作。而在第一次挤压瓶身之后,瓶身由于被挤压的状态变为不受挤压的状态,其内部空间变大会吸入空气,吸入的空气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会被吸附在瓶嘴排液通道附近的内壁上,无法进入瓶身,这会导致在下一次挤压瓶身进行滴液时,附着在瓶嘴排液通道附近的内壁上的空气会先于样液被挤出,此时,与第一次挤压相同的瓶身形变大小无法将样液挤出,需要更大的挤压力度,更极端的情况下瓶身形变最大时仍无法挤出样液,为滴加样液带来困扰,影响加样瓶的易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试剂滴加瓶,以解决滴加瓶内液体在多次挤压的过程中难以挤出液体的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试剂滴加瓶,包括瓶身和安装在所述瓶身开口端的滴盖,所述滴盖包括插接部和一端固定在所述插接部顶部中心位置的滴管,所述滴管的另一端向远离所述插接部的方向延伸,所述滴管为上下贯通的管状结构,所述滴管内部周壁上设置凸缘,所述凸缘一端置于所述滴管内,其另一端向所述插接部方向延伸直至置于所述插接部内,所述凸缘的内径小于所述滴管的内径,所述凸缘顶端与所述滴管顶端之间存在高度差
[0007]进一步的,所述凸缘内径的直径为0.5mm~1.5mm。
[0008]进一步的,所述凸缘顶端内径与所述滴管内径之比为(1~3):5。
[0009]进一步的,所述凸缘内径与所述凸缘高度之比为(0.5~2):2。
[0010]进一步的,沿所述凸缘纵向做截面,其内部截面呈矩形或等腰梯形。
[0011]进一步的,所述凸缘与所述滴管二者的中心线同轴。
[0012]进一步的,所述插接部下部外周壁向所述插接部的中心轴线方向收缩,直至所述插接部底端外径小于所述瓶身开口端内径,使得所述插接部可顺利插入所述瓶身的开口端。
[0013]进一步的,所述插接部上部外径不小于所述瓶身开口端内径,所述插接部与所述瓶身开口端的过盈配合。
[0014]进一步的,所述插接部顶面向周侧延伸形成连接部,所述连接部末端向所述插接
部底部弯折形成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内周壁与所述瓶身开口端外周壁设有相互配合的卡扣结构或螺纹结构。
[0015]进一步的,所述滴盖顶端通过盖帽密封。
[001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试剂滴加瓶具有以下优势:
[0017]1.设置在滴管内的凸缘内径小于滴管的内径,使得气泡在吸入滴管时滴管内壁的接触面变小,减小附着力,易于气泡脱离滴管内壁,防止气泡卡在滴管导致样液无法挤出的问题;
[0018]2.凸缘的设置,可在多次挤压瓶身时不需要施加过多的挤压力度,便能将液体挤出;
[0019]3.滴盖的设置使得试剂瓶出液量可人为操控。
附图说明
[0020]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所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所述的整体结构纵向剖视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所述的滴盖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所述的滴盖纵向剖视图;
[0025]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所述的滴盖纵向剖视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
[0027]1‑
瓶身;
[0028]2‑
滴盖,21
‑
滴管,22
‑
插接部,23
‑
连接部,24
‑
凸缘,25
‑
环形圈,26
‑
延伸部;
[0029]3‑
盖帽。
具体实施方式
[0030]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1]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32]本技术可实现试剂瓶在使用时确保出液流畅,减小在多次挤压的过程中,气泡吸附在滴管壁上影响下次挤压出液的流畅性,使使用者不需要对瓶身施加更多的力便能将试剂瓶内的液体多次挤出。
[0033]如图1~4所示,本技术设计一种试剂滴加瓶,包括滴盖2,滴盖2安装瓶身1的开口端,盖帽3安装在瓶身1的开口端将滴盖2的出口密封。为确保试剂瓶出液量可控,滴盖2的出液端直径小于瓶身1开口端的直径。
[0034]滴盖2包括插接部22和一端固定在插接部22顶部中心位置的滴管21,滴管21另一端向远离插接部22的方向延伸,滴管21和插接部22均为中空结构,滴管21底端与插接部22顶壁相交处为镂空结构,即滴管21为上下贯通的管状结构,插接部22插入瓶身1的开口端,其外周壁与瓶身1开口端内周壁紧密贴合,起到定位以及密封的作用,插接部22底部镂空,
插接部22内部与滴管21内部可形成出液通道,将其安装后代替瓶身1开口端的出液功能。
[0035]插接部22上部外径不小于瓶身1开口端的内径,插接部22下部外周壁向插接部22的中心轴线方向收缩,使得插接部22底端外径小于瓶身1开口端的内径,使得插接部22可更加便利的插入到瓶身1的开口端并且将瓶身1开口端封堵。为使滴盖2更加牢固的安装在瓶身1上,且增加瓶身1开口端的密封性,插接部22顶面向周侧延伸形成连接部23,连接部23末端向插接部22底部弯折形成延伸部26,延伸部26内部设有与瓶身1开口端配合的卡扣结构或螺纹连接,增加稳定性,在挤压瓶身1时不会因其内部压力的改变而将滴盖2挤出。具体的,为了保证密封性在连接部23内侧设置一层环形圈25。本实施例中环形圈25为硅胶材质。于其他实施例中环形圈25可以不设置。
[0036]于其他实施例中,插接部22可仅保留顶面,其插入瓶身1内的部分去除,在瓶身1开口端与连接部23贴合处设置环形圈23用于将瓶身与滴盖2密封,延伸部26与瓶身开口端可通过螺纹连接,也可通过卡扣连接。
[0037]盖帽3内周壁与瓶身1外周壁均设有互相旋接的螺纹,使得盖帽3可牢牢固定在瓶身1上,盖帽3顶端内壁与滴盖2顶部贴合。为增加盖帽3与滴盖2之间的密封性,盖帽3与滴盖2贴合处可设有密封垫,防止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瓶身1内的液体流出造成污染。密封垫可为硅胶垫等任意具有密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试剂滴加瓶,包括瓶身(1)和安装在所述瓶身(1)开口端的滴盖(2),所述滴盖(2)包括插接部(22)和一端固定在所述插接部(22)顶部中心位置的滴管(21),所述滴管(21)的另一端向远离所述插接部(22)的方向延伸,所述滴管(21)为上下贯通的管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滴管(21)内部周壁上设置凸缘(24),所述凸缘(24)一端置于所述滴管(21)内,其另一端向所述插接部(22)方向延伸直至置于所述插接部(22)内,所述凸缘(24)的内径小于所述滴管(21)的内径,所述凸缘(24)顶端与所述滴管(21)顶端之间存在高度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试剂滴加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24)内径的直径为0.5mm~1.5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试剂滴加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24)顶端内径与所述滴管(21)内径之比为(1~3):5。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试剂滴加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24)内径与所述凸缘(24)高度之比为(0.5~2):2。5.根据权利要求1
‑
4任一所述的一种试剂滴加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凸缘(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艳玲,李宁,回顺,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九安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