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滑缓冲手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8802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手套领域,提供了一种防滑缓冲手套,包括手套主体,所述手套主体正面为第一面层,所述第一面层上设有第一缓冲区和第二缓冲区,所述第一缓冲区由手掌下沿向手掌两侧沿延伸,所述第一缓冲区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缓冲部,所述第一缓冲部包括第一外层、设于第一面层和第一外层之间的第一缓冲层,所述第一缓冲部上设有多个第一防滑部;所述第二缓冲区由食指下端延伸至小指的下端,所述第二缓冲区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缓冲部,所述第二缓冲部包括第二外层、设于第一面层和第二外层之间的第二缓冲层,所述第二缓冲部上设有多个第二防滑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手套主体起到很好的防滑缓冲作用,解决了手套防滑和缓冲效果差,难以很好地保护手部的技术问题。手部的技术问题。手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滑缓冲手套


[0001]本技术涉及手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滑缓冲手套。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手套的作用不仅仅是保暖,更是作为一种防护用具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得到应用,使用者对于手套的功能有更多方面要求,尤其是防滑和缓冲,能够起到防护作用,但现有防护手套往往是在手套内部或外部安装注塑材料的缓冲结构或防滑结构,一方面,手套作用单一,难以同时实现多种防护功能,且未能根据手部的结构设置防滑和缓冲的结构,保护效果一般,另一方面,手套整体较硬,手掌弯曲困难,佩戴不舒服。
[0003]中国专利:201520258188.X,新型自行车专用防滑手套,包括:柔性手套本体、弹性防滑垫片,该弹性防滑垫片贴合于柔性手套本体靠近手掌的外表面,所述弹性防滑垫片包括软底层、软底层外表面设置的多个往外延伸的弹性管状单元。该专利的防滑手套缓冲防滑效果差,难以很好地保护手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防滑缓冲手套。其解决了手套防滑和缓冲效果差,难以很好地保护手部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防滑缓冲手套,包括手套主体,所述手套主体正面为第一面层,所述第一面层上设有第一缓冲区和第二缓冲区,所述第一缓冲区由手掌下沿向手掌两侧沿延伸,所述第一缓冲区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缓冲部,所述第一缓冲部包括第一外层、设于第一面层和第一外层之间的第一缓冲层,所述第一缓冲部上设有多个第一防滑部;所述第二缓冲区由食指下端延伸至小指的下端,所述第二缓冲区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缓冲部,所述第二缓冲部包括第二外层、设于第一面层和第二外层之间的第二缓冲层,所述第二缓冲部上设有多个第二防滑部。
[0007]进一步的:
[0008]所述第一面层、第一外层、第二外层一体成型。
[0009]所述第一面层、第一外层、第二外层为麂皮绒。
[0010]所述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为海绵、复合海绵或棉花。
[0011]所述第一防滑部和第二防滑部为硅胶材料。
[0012]所述第一面层上设有多个透气孔,所述透气孔位于五个手指处和掌心处。
[0013]所述手套主体背面为连接设置的第二面层和第三面层,所述第三面层位于大拇指处,所述第二面层为健康布,所述第三面层为毛巾布。
[0014]所述手套主体上设有至少一个手拉部,所述手拉部设于手指处,所述手拉部两端分别固定于手套主体。
[0015]所述第一防滑部为三角形结构,三角形沿多个角度方向排布设置。
[0016]所述手套主体为半指手套。
[0017]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本技术手套主体第一缓冲区和第二缓冲区设置在手掌的常受力点,利用弹性和空间缓冲能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第一防滑部和第二防滑部分别设置在第一缓冲部和第二缓冲部外,使用者在抓握物体时增大摩擦,具有较好的防滑效果,第二缓冲部能很好地防止手部起茧,同时,第一防滑部设置在第一缓冲部上,第二防滑部设置在第二缓冲部上,缓冲作用和防滑作用相互促进,大大提高了缓冲和防滑作用;进一步的,第一面层、第一外层、第二外层一体成型,一体成型工艺的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不需要缝合,没有缝合线,更美观,手套整体较软,活动性较好,掌心弯曲自如,穿戴更加舒适;进一步的,第一面层、第一外层、第二外层采用麂皮绒,麂皮绒柔软舒适、防水透气;进一步的,所述手套主体背面为连接设置的第二面层和第三面层,所述第三面层位于大拇指处,所述第二面层为健康布,所述第三面层为毛巾布,健康布透气性强、手感柔软光滑、肤感好,毛巾布手感松软,具有良好的延伸性、弹性、抗皱性、保暖性和吸湿性,第三面层放置于大拇指处,不仅有利于对大拇指的保护,而且能够对大拇指处吸汗;进一步的,手套主体穿起来较紧时,或流汗时,手套主体与手之间产生吸力,此时,手套主体不易脱掉,另一个手的手指扣住手拉部,更易将手套脱下,将手拉部设置在手指处,手套主体脱掉时不会出现手套主体反面翻转到外部的情况;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滑部为三角形结构,三角形沿多个角度方向排布设置,这种结构各个方向的摩擦力好,防滑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手掌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手背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第一缓冲区的局部剖视图;
[0022]图4是本技术第二缓冲区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4]参考图1至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滑缓冲手套,包括手套主体,所述手套主体正面为第一面层1,所述第一面层1上设有第一缓冲区11和第二缓冲区12,所述第一缓冲区11由手掌下沿向手掌两侧沿延伸,所述第一缓冲区11包括多个第一缓冲部111,所述第一缓冲部111包括第一外层1111、设于第一面层1和第一外层1111之间的第一缓冲层1112,所述第一缓冲部111上设有多个第一防滑部1113;所述第二缓冲区12由食指下端延伸至小指的下端,所述第二缓冲区12包括第二缓冲部121,所述第二缓冲部121包括第二外层1211、设于第一面层1和第二外层1211之间的第二缓冲层1212,所述第二缓冲部121上设有多个第二防滑部1213。所述第一面层1、第一外层1111、第二外层1211一体成型。所述第一面层1、第一外层1111、第二外层1211为麂皮绒。所述第一面层1上设有多个透气孔10,所述透气孔10位于五个手指处和掌心处。所述第一防滑部1113和第二防滑部1213为硅胶材料。所述第一防滑部1113和第二防滑部1213通过硅胶印刷固定于第一缓冲部111和第二缓冲部121上。所述第一防滑部1113为三角形结构,三角形沿多个角度方向排布设置。所述手套主体背面为连接设
置的第二面层2和第三面层3,所述第三面层3位于大拇指处,所述第二面层2为健康布,所述第三面层3为毛巾布。所述手套主体上设有两个手拉部13,所述手拉部13设于手指处,所述手拉部13两端分别固定于手套主体。所述手套主体为半指手套。
[0025]上述第一缓冲层1112和第二缓冲层1212可为海绵、复合海绵、棉花或其他的缓冲材料,为公知的材料,在此不再赘述。
[0026]上述第一缓冲部111可以为一个、两个、三个甚至更多,具体根据情况设置。
[0027]上述第二缓冲部121可以为一个、两个、三个甚至更多,具体根据情况设置。
[0028]上述第一缓冲部111和第二缓冲部121可通过模具一体成型,也可以为手工缝制,具体根据情况设置。
[0029]上述第一面层1、第一外层1111、第二外层1211也可以为皮质、棉质或其他材料,具体根据情况设置。
[0030]上述透气孔10可以为一个、两个、三个甚至更多,也可以不设置,具体根据情况设置。
[0031]上述第一防滑部1113和第二防滑部1213也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滑缓冲手套,包括手套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主体正面为第一面层,所述第一面层上设有第一缓冲区和第二缓冲区,所述第一缓冲区由手掌下沿向手掌两侧沿延伸,所述第一缓冲区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缓冲部,所述第一缓冲部包括第一外层、设于第一面层和第一外层之间的第一缓冲层,所述第一缓冲部上设有多个第一防滑部;所述第二缓冲区由食指下端延伸至小指的下端,所述第二缓冲区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缓冲部,所述第二缓冲部包括第二外层、设于第一面层和第二外层之间的第二缓冲层,所述第二缓冲部上设有多个第二防滑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滑缓冲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层、第一外层、第二外层一体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滑缓冲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层、第一外层、第二外层为麂皮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滑缓冲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家本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华菲皮革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