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车再生冷却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8717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驻车再生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驻车再生冷却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车辆原地怠速的工况下,打开再生请求开关;在车辆满足驻车再生条件时,使怠速转速逐渐增大;在车辆状态及后处理状态达到再生需求时,车辆进入驻车再生状态,发送驻车再生进行中信息;校验车辆所反馈的信息满足跳变条件时,EFAN由常规冷却模式跳转到驻车再生冷却模式;VCU对BMS下达低功耗请求,使BMS切断大功率负载继电器;再次校验车辆所反馈的信息满足跳变条件且出现再生完成或再生失败中断的情况时,EFAN由驻车再生冷却模式跳转到常规冷却模式。该方法实现了驻车再生的独立降温控制,区分了驻车再生冷却模式和常规冷却模式。分了驻车再生冷却模式和常规冷却模式。分了驻车再生冷却模式和常规冷却模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驻车再生冷却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驻车再生
,尤其涉及驻车再生冷却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第六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法规应用于商用车的领域中,DPF(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颗粒捕捉器)再生功能成为了商用运输车辆的标配。DPF再生功能分为行车再生和驻车再生,再生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热量,如果冷却控制不得当,将直接造成整车部件的损伤。在行车再生过程中,伴随着车辆的高速行驶,即使是考虑到经济性而将风扇转速适当地调低,也可以满足散热的需求;而在驻车再生过程中,整车的发动机处于原地高转速的工况,由于发动机缸的内燃烧和后喷,使得发动机的机体和DOC(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氧化催化器)的温度迅速升高,同时由于发动机附近的空间狭窄,给发动机周围电器和管路等部件的寿命及可靠性带来了潜在风险,甚至可能导致车辆的起火。
[0003]申请号为CN201711383821.8的专利提供了一种DOC温度控制方法,在DOC温度变化率较小时,提升风扇转速,在DOC温度变化率较大时,降低风扇转速,直到DOC的温度到达目标温度。由此得以在控制DOC的升温速度的同时,保证燃油的经济性。上述专利是针对DOC升温采取的经济性风扇控制策略,不能实现驻车再生高温工况下的降温控制以及多种控制器交互协调的热管理控制,工作灵敏度低且参考因素少,这导致控制精度低下,温度难以调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驻车再生冷却方法及装置,以区分在驻车工况及行驶工况下EFAN的工作模式。
[0005]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驻车再生冷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0:在车辆原地怠速的工况下,打开再生请求开关;
[0008]S20:判断所述车辆是否满足驻车再生条件,若是,则进行S30,若否,则发送再生失败信息,关闭所述再生请求开关;
[0009]S30:使ECU的怠速转速逐渐增大;
[0010]S40:判断车辆状态及后处理状态是否达到再生需求,若是,则所述车辆进入驻车再生状态,发送驻车再生进行中信息,然后进行S50,若否,则返回S30;
[0011]S50:VCU接收所述驻车再生进行中信息,EFAN在常规冷却模式下运行;
[0012]S60:所述VCU校验所述车辆所反馈的信息是否满足跳变条件,若是,则进行S70,若否,则发送所述再生失败信息,关闭所述再生请求开关;
[0013]S70:所述VCU控制所述EFAN跳变,由所述常规冷却模式跳转到驻车再生冷却模式,所述VCU对BMS下达低功耗请求,使所述BMS切断大功率负载继电器;
[0014]S80:所述VCU再次校验所述车辆所反馈的信息是否满足所述跳变条件,若是,则监测再生过程的情况,然后进行S90,若否,则所述VCU控制所述EFAN跳变,由所述驻车再生冷却模式跳转到所述常规冷却模式;
[0015]S90:判断是否出现再生完成或再生失败中断的情况,若是,则所述VCU控制所述EFAN跳变,由所述驻车再生冷却模式跳转到所述常规冷却模式,若否,则返回S80。
[0016]作为驻车再生冷却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S20包括以下详细步骤:
[0017]S21:判断碳载量是否处于第一阈值范围内,若是,则进行S22,若否,则发送所述再生失败信息,关闭所述再生请求开关;
[0018]S22:判断车辆状态是否满足再生条件,若是,则进行S23,若否,则发送所述再生失败信息,关闭所述再生请求开关;
[0019]S23:判断车辆的速度是否超过车速阈值,若是,则进行S30,若否,则发送所述再生失败信息,关闭所述再生请求开关。
[0020]作为驻车再生冷却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S40包括以下详细步骤:
[0021]S41:判断DPF是否达到再生温度,若是,则所述车辆进入所述驻车再生状态,发送所述驻车再生进行中信息,然后进行S50,若否,则返回S30。
[0022]作为驻车再生冷却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S60包括以下详细步骤:
[0023]S61:利用所述VCU校验所述ECU的转速信号值是否处于第二阈值范围内,若是,则进行S62,若否,则发送所述再生失败信息,关闭所述再生请求开关;
[0024]S62:利用所述VCU校验IC发送的车速信号值是否超过车速阈值,若是,则进行S63,若否,则发送所述再生失败信息,关闭所述再生请求开关;
[0025]S63:判断所述车辆是否未在档且传动系统未结合,若是,则进行S70,若否,则发送所述再生失败信息,关闭所述再生请求开关。
[0026]作为驻车再生冷却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S80包括以下详细步骤:
[0027]S81:判断所述ECU的转速信号值超出第二阈值范围、IC发送的车速信号值超过车速阈值、所述车辆在档或传动系统结合的情况是否出现至少一个,若是,则监测再生过程的情况,然后进行S90,若否,则所述VCU控制所述EFAN跳变,由所述驻车再生冷却模式跳转到所述常规冷却模式。
[0028]作为驻车再生冷却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在判断所述车辆是否未在档且传动系统未结合时,若所述车辆为自动挡车型,则通过变速器档位及输出轴转速决定;若所述车辆为手动挡车型,则通过变速器空挡的开关状态决定。
[0029]驻车再生冷却装置,用于实现上述的驻车再生冷却方法,包括:所述VCU以及通信连接于所述VCU的所述ECU、所述BMS和所述EFAN。
[0030]作为驻车再生冷却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VCU通过动力CAN信号线与所述ECU相连接,所述VCU通过能源CAN信号线与所述BMS相连接,所述VCU通过PWM驱动线控制所述EFAN,所述EFAN通过脉冲信号线向所述VCU反馈所述EFAN的转速信号。
[0031]作为驻车再生冷却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VCU还通信连接有TCU和IC。
[0032]作为驻车再生冷却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VCU通过动力CAN信号线与所述TCU相连接,所述VCU通过车身CAN信号线与所述IC相连接。
[003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34]该驻车再生冷却方法通过对驻车再生冷却装置的工作流程的重新规划,简化了驻车再生冷却方法的工作步骤,为满足驻车再生的独立降温控制方法,建立状态机模型,区分了驻车再生工况及常规冷却模式下的风扇冷却工作模式,从而保障了EFAN能够在常规冷却模式与驻车再生冷却模式之间顺利且准确的跳转。同时,驻车再生冷却模式通过接收并分析CAN总线的通信报文,由VCU综合判断各个控制器及传感器状态,进而进行EFAN的驱动控制。而且,在驻车再生冷却模式下,由VCU下达低功耗控制需求,断开与驻车再生无关的大功率负载,降低与驻车再生不相关的喷油量,提升装置的节能能力及运行的安全程度。
附图说明
[0035]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驻车再生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0:在车辆原地怠速的工况下,打开再生请求开关;S20:判断所述车辆是否满足驻车再生条件,若是,则进行S30,若否,则发送再生失败信息,关闭所述再生请求开关;S30:使ECU(200)的怠速转速逐渐增大;S40:判断车辆状态及后处理状态是否达到再生需求,若是,则所述车辆进入驻车再生状态,发送驻车再生进行中信息,然后进行S50,若否,则返回S30;S50:VCU(100)接收所述驻车再生进行中信息,EFAN(600)在常规冷却模式下运行;S60:所述VCU(100)校验所述车辆所反馈的信息是否满足跳变条件,若是,则进行S70,若否,则发送所述再生失败信息,关闭所述再生请求开关;S70:所述VCU(100)控制所述EFAN(600)跳变,由所述常规冷却模式跳转到驻车再生冷却模式,所述VCU(100)对BMS(500)下达低功耗请求,使所述BMS(500)切断大功率负载继电器;S80:所述VCU(100)再次校验所述车辆所反馈的信息是否满足所述跳变条件,若是,则监测再生过程的情况,然后进行S90,若否,则所述VCU(100)控制所述EFAN(600)跳变,由所述驻车再生冷却模式跳转到所述常规冷却模式;S90:判断是否出现再生完成或再生失败中断的情况,若是,则所述VCU(100)控制所述EFAN(600)跳变,由所述驻车再生冷却模式跳转到所述常规冷却模式,若否,则返回S8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驻车再生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S20包括以下详细步骤:S21:判断碳载量是否处于第一阈值范围内,若是,则进行S22,若否,则发送所述再生失败信息,关闭所述再生请求开关;S22:判断车辆状态是否满足再生条件,若是,则进行S23,若否,则发送所述再生失败信息,关闭所述再生请求开关;S23:判断车辆的速度是否超过车速阈值,若是,则进行S30,若否,则发送所述再生失败信息,关闭所述再生请求开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驻车再生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S40包括以下详细步骤:S41:判断DPF是否达到再生温度,若是,则所述车辆进入所述驻车再生状态,发送所述驻车再生进行中信息,然后进行S50,若否,则返回S3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驻车再生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S60包括以下详细步骤:S61:利用所述VCU(100)校验所述ECU(...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华清王超周亮亮徐靖斌李成岳李恒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