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内镶嵌注塑模具的热流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8328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模内镶嵌注塑模具的热流道结构,包括上模座以及下模座,上模座上开设有主热流通道,下模座上开设有分热流通道,分热流通道远离主热流通道的一端设有注塑嘴,注塑嘴固定连接于下模座上,分热流通道靠近注塑嘴的一端侧壁设有辅助加热组件,上模座的内部设有第一加热线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加热筒伸入至主热流通道内,使主热流通道中心内熔融的塑料可以受到加热筒的加热,使流经主热流通道内的塑料可以更加全面的受热,同时通过分热流通道内的辅助加热组件可以对分热流通道内的塑料进行再次加热,通过双重加热,提高塑料受热均匀度。提高塑料受热均匀度。提高塑料受热均匀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内镶嵌注塑模具的热流道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内镶嵌注塑模具的热流道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模内镶嵌注塑模具的热流道结构,属于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模内镶嵌注塑工件时,膜片上设置有图案并放置在模腔内,再将注塑料注入模腔内,热流道是将融化的塑料粒子注入到模具的型腔中的加热组件系统,通过热流道内的加热线圈对热流道本体进行加热,而目前的热流道结构在传输塑料原料时,只有与热流道内壁相接触的熔融塑料才能受热,而位于热流道中部即熔融塑料中心部位的原料无法直接与热流道内壁接触受热,使热流道内熔融的塑料受热不均匀,影响注塑产品效果。
[0003]因此,亟需对模内镶嵌注塑模具的热流道结构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内镶嵌注塑模具的热流道结构,通过加热筒伸入至主热流通道内,使主热流通道中心内熔融的塑料可以受到加热筒的加热,使流经主热流通道内的塑料可以更加全面的受热,同时通过分热流通道内的辅助加热组件可以对分热流通道内的塑料进行再次加热,通过双重加热,提高塑料受热均匀度。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包括上模座以及下模座,所述上模座上开设有主热流通道,所述下模座上开设有分热流通道,所述分热流通道远离主热流通道的一端设有注塑嘴,所述注塑嘴固定连接于下模座上,所述分热流通道靠近注塑嘴的一端侧壁设有辅助加热组件,所述上模座的内部设有第一加热线圈,所述第一加热线圈呈螺旋状设置在主热流通道的外侧,所述下模座的内部设有加热筒,所述加热筒的内部设有第二加热线圈,所述加热筒远离下模座的一端延伸至主热流通道的内部。
[0006]优选的,所述辅助加热组件包括微型加热器以及导热板,所述下模座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微型加热器固定连接于空腔的内部,所述导热板的一端与微型加热器相接触,且所述导热板远离微型加热器的一端延伸至分热流通道的内部。
[0007]优选的,所述下模座的外壁上设有控制器,所述分热流通道的内部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以及所述微型加热器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加热筒的圆周内壁上设有多个加热板,且多个所述加热板相互错位设置。
[0009]优选的,所述加热筒的下端开设有多个贯穿槽,且多个所述贯穿槽围绕加热筒的中心轴线均匀设置。
[0010]优选的,所述下模座上通过铰座铰接有紧固螺杆,所述紧固螺杆的上端螺纹旋合连接有紧固螺母,所述上模座的侧壁上开设有凹口。
[0011]优选的,所述上模座的底部内壁上设有密封环,所述下模座的上端设有与密封环相匹配的密封槽。
[0012]本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1、通过加热筒伸入至主热流通道内,使主热流通道中心内熔融的塑料可以受到加热筒的加热,使流经主热流通道内的塑料可以更加全面的受热,同时通过分热流通道内的辅助加热组件可以对分热流通道内的塑料进行再次加热,通过双重加热,提高塑料受热均匀度。
[0014]2、通过将紧固螺母螺纹连接在紧固螺栓上,使上模座与下模组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便于对主热流通道以及加热筒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0015]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6]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等轴测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剖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图2中A

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上模座;101、第一加热线圈;2、下模座;201、加热筒;202、第二加热线圈;203、加热板;204、贯穿槽;3、主热流通道;4、分热流通道;5、注塑嘴;6、辅助加热组件;601、微型加热器;602、导热板;603、空腔;7、控制器;8、温度传感器;9、紧固螺杆;901、紧固螺母;902、凹口;903、密封环;904、密封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0021]如图1

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模内镶嵌注塑模具的热流道结构,包括辅助加热组件6上模座1以及下模座2,下模座2上通过铰座铰接有紧固螺杆9,紧固螺杆9的上端螺纹旋合连接有紧固螺母901,上模座1的侧壁上开设有凹口902,通过转动紧固螺母901,使紧固螺母901与凹口902的顶端相抵触,从而便于将上模座1与下模座2进行可拆卸连接,。
[0022]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上模座1的底部内壁上设有密封环903,下模座2的上端设有与密封环903相匹配的密封槽904,在上模座1与下模座2进行连接时,密封环903卡入密封槽904内,使上模座1与下模座2之间的连接密封性更好,避免熔融的塑料泄露。
[0023]如图2所示,上模座1上开设有主热流通道3,下模座2上开设有分热流通道4,分热流通道4远离主热流通道3的一端设有注塑嘴5,注塑嘴5固定连接于下模座2上,分热流通道4靠近注塑嘴5的一端侧壁设有辅助加热组件6,上模座1的内部设有第一加热线圈101,第一加热线圈101呈螺旋状设置在主热流通道3的外侧,辅助加热组件6包括微型加热器601以及导热板602,下模座2的内部设有空腔603,微型加热器601固定连接于空腔603的内部,导热板602的一端与微型加热器601相接触,且导热板602远离微型加热器601的一端延伸至分热流通道4的内部,通过微型加热器601加热,在导热板602的作用下,将热量传递到分热流通道4内对塑料进行加热,避免流至分热流通道4内的塑料温度降低。
[0024]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2所示,下模座2的外壁上设有控制器7,分热流通道4的内部设有温度传感器8,温度传感器8以及微型加热器601均与控制器7电性连接,当温度传感器8
感应到分热流通道4内的塑料温度低于设定温度值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7,控制器7将微型电热器打开进行加热。
[0025]如图2所示,第一加热线圈101呈螺旋状设置在主热流通道3的外侧,下模座2的内部设有加热筒201,加热筒201的内部设有第二加热线圈202,加热筒201远离下模座2的一端延伸至主热流通道3的内部,下模座2的内部设有加热筒201,加热筒201的内部设有第二加热线圈202,加热筒201远离下模座2的一端延伸至主热流通道3的内部。
[0026]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加热筒201的圆周内壁上设有多个加热板203,且多个加热板203相互错位设置,通过加热板203对流经加热筒201中部的塑料进行加热,使塑料可以更加全面的接收到热量。
[0027]更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加热筒201的下端开设有多个贯穿槽204,且多个贯穿槽204围绕加热筒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内镶嵌注塑模具的热流道结构,包括上模座(1)以及下模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1)上开设有主热流通道(3),所述下模座(2)上开设有分热流通道(4),所述分热流通道(4)远离主热流通道(3)的一端设有注塑嘴(5),所述注塑嘴(5)固定连接于下模座(2)上,所述分热流通道(4)靠近注塑嘴(5)的一端侧壁设有辅助加热组件(6),所述上模座(1)的内部设有第一加热线圈(101),所述第一加热线圈(101)呈螺旋状设置在主热流通道(3)的外侧,所述下模座(2)的内部设有加热筒(201),所述加热筒(201)的内部设有第二加热线圈(202),所述加热筒(201)远离下模座(2)的一端延伸至主热流通道(3)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内镶嵌注塑模具的热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加热组件(6)包括微型加热器(601)以及导热板(602),所述下模座(2)的内部设有空腔(603),所述微型加热器(601)固定连接于空腔(603)的内部,所述导热板(602)的一端与微型加热器(601)相接触,且所述导热板(602)远离微型加热器(601)的一端延伸至分热流通道(4)的内部。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江威唐乾宝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国恩塑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