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集流体、电极极片和电池,复合集流体包括基体层和导电层;导电层设置于基体层相对的两侧表面;至少一个导电层和基体层之间设置有多个线形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导电层和基体层之间设置多个线形结构,线形结构在基体层和导电层之间形成多个网孔,增大了基体层的表面积,从而增大了导电层和基体层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导电层与基体层之间的结合力,能够有效避免导电层发生脱落的现象,提高了复合集流体的稳定性。提高了复合集流体的稳定性。提高了复合集流体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集流体、电极极片和电池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复合集流体、电极极片和电池。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循环性能、高电压、低自放电和重量轻等优点,不仅在便携式电子设备(如手机、数码相机和笔记本电脑等)上得到广泛应用,而且也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以及电动工具等大中型电动设备方面。随着对电子产品和新能源汽车的要求越来越高,对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0003]集流体是电池中的活性材料的载体,是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集流体以单一金属箔材作为集流体,该集流体在使用过程中韧性、力学性能和机械性能较差,降低了电池的安全性。将传统的单一金属箔材集流体改性为包括聚合物层的复合集流体可以增强集流体的韧性,使集流体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和机械性能,进而提升电池的安全性能。但是由于聚合物材料和金属材料的差异较大,使金属层在聚合物层的附着力较差,金属层和聚合物层之间连接不紧密。随着电池循环过程中极片膨胀造成的应力积累,金属层有发生剥离脱离的风险,影响电池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的复合集流体中金属层易脱落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复合集流体,包括基体层和导电层;
[0006]所述导电层设置于所述基体层相对的两侧表面;
[0007]至少一个所述导电层和所述基体层之间设置有多个线形结构。
[0008]进一步地,所述线形结构在所述导电层和所述基体层之间形成多个网孔,所述导电层填充所述网孔。
[0009]进一步地,所述线形结构内嵌设置在所述基体层的至少部分表面,和/或,所述线形结构内嵌设置在所述导电层的至少部分表面。
[0010]进一步地,所述线形结构嵌入所述基体层的内部的深度大于或者等于0.2μm,且小于或者等于3μm,和/或,所述线形结构嵌入所述导电层的内部的深度为大于或者等于0.2μm,且小于或者等于3μm。
[0011]进一步地,所述基体层为聚合物层。
[0012]进一步地,所述基体层为非金属导电基体层,所述非金属导电基体层含有含碳材料。
[0013]进一步地,所述线形结构的至少部分为金属材质。
[0014]进一步地,所述基体层的一侧表面设置有一个所述导电层,所述导电层连续设置所述基体层上;
[0015]和/或,所述基体层的一侧表面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导电层,至少两个所述导电层间隔设置在所述基体层上。
[0016]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极极片,包括活性物质层以及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集流体,所述活性物质层设置在所述导电层的表面和/或所述基体层的表面。
[0017]本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包括上述所述的电极极片。
[0018]本技术所述的复合集流体、电极极片和电池,通过在导电层和基体层之间设置多个线形结构,线形结构在基体层和导电层之间形成多个网孔,增大了基体层的表面积,从而增大了导电层和基体层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导电层与基体层之间的结合力,能够有效避免导电层发生脱落的现象,提高了复合集流体的稳定性;此外,在导电层和基体层之间设置多个线形结构,能够提高复合集流体的机械强度,提升电池在机械滥用工况(如针刺或重物冲击等)下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复合集流体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复合集流体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1‑
基体层;2
‑
导电层;3
‑
线形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详尽地描述。在本技术地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垂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至少一个”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
[0024]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优选实施例或优选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25]结合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合集流体,该复合集流体包括基体层1和导电层2,导电层2设置在基体层1相对的两侧表面;至少一个导电层2和基体层1之间设置有多个线形结构3,线形结构3在基体层1和导电层2之间形成多个网孔,导电层2填充在这些网孔中。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线形结构3的一端均内嵌设置在基体层1上,线形结构3的另一端均内嵌设置在导电层2上,且线形结构3之间形成多个网孔,导电层3填充在这些网孔中。
[0026]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导电层和基体层之间设置多个线形结构,线形结构在基体层
和导电层之间形成多个网孔,增大了基体层的表面积,从而增大了导电层和基体层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导电层与基体层之间的结合力,能够有效避免导电层发生脱落的现象,提高了复合集流体的稳定性;此外,在导电层和基体层之间设置多个线形结构,能够提高复合集流体的机械强度,提升电池在机械滥用工况(如针刺或重物冲击等)下的安全性。
[0027]本实施例中,两个导电层2和基体层1之间均设置有多个线形结构3。线形结构3可以均匀分布在基体层1和导电层2的整个表面,线形结构3也可以设置在基体层1和导电层2的部分表面,例如线形结构3可以设置在基体层1和导电层2的四周边缘,以增大基体层1的边缘和导电层2的边缘之间的结合力。线形结构3可以呈规则排列,线形结构3也可以不规则排列。较佳地,线形结构3不规则排列在基体层1和导电层2的整个表面,以增大导电层2和基体层1之间的接触面积。
[0028]本实施例中,线形结构3嵌入基体层1的内部的深度可以大于或者等于0.2μm,且小于或者等于3μm,线形结构3嵌入导电层2内部的深度可以大于或者等于0.2μm,且小于或者等于3μm,由此,能够使线形结构3和基体层1结合地更加牢固,以及使线形结构3和导电层2结合地更加牢固,从而进一步提高导电层2和基体层1之间的结合强度。
[0029]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集流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层和导电层;所述导电层设置于所述基体层相对的两侧表面;至少一个所述导电层和所述基体层之间设置有多个线形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形结构在所述导电层和所述基体层之间形成多个网孔,所述导电层填充所述网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形结构内嵌设置在所述基体层的至少部分表面,和/或,所述线形结构内嵌设置在所述导电层的至少部分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形结构嵌入所述基体层的内部的深度大于或者等于0.2μm,且小于或者等于3μm,和/或,所述线形结构嵌入所述导电层的内部的深度为大于或者等于0.2μm,且小于或者等于3μ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冲,李俊义,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