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上平台用冷却方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7579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6: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制冷领域,提供了一种海上平台用冷却方舱。包括舱体,舱体内安装有压缩制冷模块、散热模块、供液模块以及补液模块,舱体沿其长度方向分隔为散热器和设备区,设备区为封闭区域;所述散热模块安装于散热区,压缩制冷模块以及电控模块安装在设备区宽度方向的一侧,供液模块以及补液模块安装在设备区宽度方向的另一侧,设备区的中间留有沿舱体长度方向的检修通道;散热区对应舱体的后端面设有检修门。通过将多组风冷与多组压缩制冷两种制冷方式的相结合,根据在不同环境温度下以及不同电子负载下的实际换热功率的不同,有控制系统控制盒切换制冷方式以及制冷机组的数量,保证冷却液的供应,在满足换热需求的同时能够有效降低能耗。效降低能耗。效降低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上平台用冷却方舱


[0001]本技术涉及制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上平台用冷却方舱。

技术介绍

[0002]海上平台或者海上舰船上安装有雷达、激光系统等大功率的电子设备,在设备运行时发热量较大,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需要使用制冷系统向电子设备提供冷却液,将电子热负载中的热量带出并最终将热量排到大气热沉中,保证电子设备的稳定运行。
[0003]制冷系统需要满足大功率输出的要求,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制冷系统通过自身的控制系统,提供不同功率的冷却液的输出,保证电子设备内的温度在设定的范围内,避免因高温导致的电子元件的损伤。由于大功率的制冷系统一般占据的空间较大,特别是采取风冷方式的制冷系统,一般在海上平台或者舰船上露天设置,由于海上的高盐雾、高湿度的特殊环境,制冷系统容易被腐蚀,影响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满足海上平台的大功率换热需求,且适应海上的恶劣环境,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上平台用冷却方舱。
[0005]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海上平台用冷却方舱,包括舱体,舱体固定安装在船舶甲板或者海上平台,舱体内安装有压缩制冷模块、散热模块、供液模块以及补液模块,舱体内安装有多组散热模块和压缩制冷模块,所述压缩制冷模块包括压缩机、风冷冷凝器、储液罐、膨胀阀以及板式换热器,供液模块包括供液泵、供液管道和回液管道,供液泵将回液管道中返回的冷却液送入压缩制冷模块或者散热模块中换热,换热后的冷却液通过供液管道送入负载中换热,所述舱体沿其长度方向分隔为散热器和设备区,设备区为封闭区域;所述散热模块安装于散热区,包括风冷换热器以及压缩制冷模块的风冷冷凝器,冷却液在风冷换热器中与外部空气换热,冷却液在风冷冷凝器中与制冷剂换热;风冷换热器与风冷冷凝器均包括风机和板式换热器,所述风机均装在散热区顶部的出风口,板式换热器安装在散热区的三个内侧壁,散热区的舱体与板式换热器对应位置分别有进风格栅;所述压缩制冷模块以及电控模块安装在设备区宽度方向的一侧,供液模块以及补液模块安装在设备区宽度方向的另一侧,设备区的中间留有沿舱体长度方向的检修通道;所述散热区对应舱体的后端面设有检修门,所述检修门连接所述检修通道。
[0007]进一步地,所述供液模块还包括除气罐、电加热以及膨胀罐,除气罐串联安装在回液管道,电加热并列安装在回液管道,电加热的两端以及与电加热并列的回液管道上分别安装有阀门,所述膨胀罐与回液管道连接。
[0008]进一步地,供液泵的输出端经三通连接风冷供液管和压缩制冷供液管,风冷供液管由多根支路管道对应连接多个风冷换热器的冷却液通道,压缩制冷供液管由多根支路管道对应连接多个压缩制冷模块的板式换热器的冷却液通道,风冷供液管、压缩制冷供液管
以及各支路管道上分别安装有阀门。
[0009]进一步地,所述补液模块包括水箱和补液泵,补液泵自水箱内抽取冷却液并经除气罐进入回液管道。
[0010]进一步地,所述供液管道与回液管道之间还安装有风机盘管,风机盘管的进液管和出液端分别安装有阀门,回液管道内的冷却液经风机盘管冷却后进入供液管道。
[0011]进一步地,所述舱体的侧面与所述压缩制冷模块对应位置设有检修门。
[0012]进一步地,所述供液管道与回液管之间安装有旁通支路,旁通支路上安装有阀门,供液管道和回液管道的端部自舱体后端门处伸出。
[0013]再进一步地,所述舱体的框架、侧壁以及紧固件均为不锈钢材质,其表面涂有涂层。
[0014]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5]通过将多组风冷与多组压缩制冷两种制冷方式的相结合,根据在不同环境温度下以及不同电子负载下的实际换热功率的不同,有控制系统控制盒切换制冷方式以及制冷机组的数量,保证冷却液的供应,在满足换热需求的同时能够有效降低能耗。
[0016]通过方舱式的设计,将整个制冷系统设置在同一个方舱内,在使用现场只需通过管道连接,便于运输、安装和拆卸;方舱采取不锈钢的材质以及涂层的方式,以适应海上的恶劣环境;在方舱内分隔出封闭的设备舱,用于安装制冷设备,将设备与高盐、高湿空气隔绝,避免腐蚀,同时设置检修门和检修通道,便于设备的检修。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A向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右视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的原理图。
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述:
[0023]如图所示,一种海上平台用冷却方舱,由舱体1和安装在舱体内的压缩制冷模块2、散热模块3、供液模块4、补液模块5以及电控模块6组成。舱体1为长方体方舱,由框架、外板以及紧固件组成,舱体的材质均采用316L不锈钢,并在其表面喷涂三防涂料,保证其在高盐、高湿的环境下能够有效防腐。舱体1固定安装在海上平台或者舰船甲板。舱体1内沿其长度方向分隔为散热区11和设备区12两个部分,其中设备区12为密封区域。散热模块3安装在散热区11,其他模块安装在设备区12内。设备区12能够有效隔绝外部的空气对设备的腐蚀。
[0024]压缩制冷模块2由压缩机21、风冷换热器22、储液罐23、干燥过滤器24、膨胀阀25以及板式换热器26通过管道和相关制冷系统附件依次连接组成。制冷剂在板式换热器26中与冷却液换热,将冷却液冷却降温。
[0025]散热模块3包括多组并列设置的风冷换热器31,其中一半的风冷换热器31中直接通过冷却液,通过风冷方式降低冷却液的温度;另一半的风冷换热器为压缩制冷模块2中的
风冷换热器。两种换热方式的风冷换热器22,31均安装在舱体的散热区11。风冷换热器22,31由风机和板式换热器组成,其中风机安装在散热区11顶部的出风口13,板式换热器安装在散热区11的三个侧壁上,散热区11与板式换热器对应的位置分别安装有进风格栅,进风格栅可以采取防盐雾的百叶格栅窗,降低外部空气对板式换热器的影响。
[0026]供液模块4由供液管道41、回液管道42、除气罐43、电加热44、膨胀罐45以及一组供液泵46组成。供液泵46并列后串接在回液管道42。供液管道41在供液泵46的作用下将压缩制冷模块2以及换热模块3换热后的冷却液送入电子负载中换热,回液管道42将电子负载中的冷却液自回到供液泵46处,并由供液泵46送入压缩制冷模块2以及散热模块3中冷却。供液管道41、回液管道42、供液泵46以及用于冷却液换热的板式换热器与电子设备负载内的换热器形成一个封闭的换热通道。除气罐43串联安装在回液管道42,用于将换热通道中冷却液中的气体去除,电加热44并列安装在回液管道42,电加热44为外部带有加热装置的通道,电加热44的两端以及与电加热44并列的回液管道上分别安装有阀门,在外部温度较低时,使用电加热44提高冷却液的温度,以达到设定范围。膨胀罐45与回液管道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上平台用冷却方舱,包括舱体,舱体固定安装在船舶甲板或者海上平台,舱体内安装有压缩制冷模块、散热模块、供液模块以及补液模块,舱体内安装多有组散热模块和压缩制冷模块,所述压缩制冷模块包括压缩机、风冷冷凝器、储液罐、膨胀阀以及板式换热器,供液模块包括供液泵、供液管道和回液管道,供液泵将回液管道中返回的冷却液送入压缩制冷模块或者散热模块中换热,换热后的冷却液通过供液管道送入负载中换热,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沿其长度方向分隔为散热器和设备区,设备区为封闭区域;所述散热模块安装于散热区,包括风冷换热器以及压缩制冷模块的风冷冷凝器,冷却液在风冷换热器中与外部空气换热,冷却液在风冷冷凝器中与制冷剂换热;风冷换热器与风冷冷凝器均包括风机和板式换热器,所述风机均装在散热区顶部的出风口,板式换热器安装在散热区的三个内侧壁,散热区的舱体与板式换热器对应位置分别有进风格栅;所述压缩制冷模块以及电控模块安装在设备区宽度方向的一侧,供液模块以及补液模块安装在设备区宽度方向的另一侧,设备区的中间留有沿舱体长度方向的检修通道;所述散热区对应舱体的后端面设有检修门,所述检修门连接所述检修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平台用冷却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模块包括还除气罐、电加热以及膨胀罐,除气罐串联安装在回液管道,电加热并列安装在回液管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婷季婷王小冬张德旭石玉颖叶高鹏钱文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天江苏防务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