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泡装置及发泡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7377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发泡装置(100),其使气体(G)向树脂(R)的粘性材料混入,喷出使气泡分散在粘性材料的液体中的发泡性材料(M),该发泡装置(100)具有:配管(10),使树脂及气体流通;材料供给部(20),向配管供给粘性材料;气体供给部(32),向配管供给气体;第一齿轮泵(31),配置在配管的中途;第二齿轮泵(33),配置在比第一齿轮泵靠配管的下游侧的位置,与第一齿轮泵相比以高速被驱动而旋转,由此使气体流入配管中,并将含有气体的粘性材料向配管的下游侧送入;第三齿轮泵(34),配置在比第二齿轮泵靠配管的下游侧的位置,以与第二齿轮泵相同的速度被驱动而旋转,由此将含有气体的粘性材料向配管的更下游侧送入;混合器(41),配置在比第三齿轮泵靠配管的下游侧的位置,使粘性材料中的气泡分散在粘性材料的液体中;喷出部(45),将通过混合器使气泡分散在粘性材料的液体中的发泡性材料喷出;控制部(50),控制喷出发泡性材料的喷出动作。的喷出动作。的喷出动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发泡装置及发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发泡装置及发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以往,使用发泡体,该发泡体是使气体作为产业用的密封材料或防振材料向液状的树脂等液体混入,使在液体中分散有气泡的发泡性材料发泡而硬化或固化的结构。作为生成发泡体的方法,已知有将主剂及硬化剂这两液混合而使其化学性地发泡的化学式发泡、机械性地使气体向单液性的液体混入的机械式发泡。
[0003]化学式发泡利用化学反应,因此由于温度、湿度、两种以上的液剂的混合状态等环境因子的影响而难以控制发泡倍率。相对于此,机械式发泡机械性地使气体混入,因此难以受到环境因子的影响,能够比较容易地进行发泡倍率的控制。因此,要求更精确的发泡倍率的控制的电子部件、机动车部件等的密封材料、防振材料希望使用机械式发泡。
[0004]机械式发泡装置主要存在柱塞泵式和齿轮泵式。齿轮泵式由于能定量地进行液体的送出,因此与柱塞泵式相比发泡倍率的控制容易。
[0005]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公开了齿轮泵式的机械式发泡装置,其具备:在送出液状的树脂的流路中配置的两个齿轮泵;经由在两个齿轮泵之间的流路设置的吸气口向流路内供给气体的气体供给部。在该装置中,对各齿轮泵的齿轮的旋转速度进行控制而使各齿轮泵之间的流路内产生吸引压(负压),由此使所希望量的气体流入到流路中。为了将发泡倍率控制成适当的值,进行控制各齿轮泵的旋转速度来调整吸引压的动作控制。
[0006]在先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br/>‑
15271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9]如专利文献1那样在流路中设置两个泵的情况下,下游侧的泵不仅需要吸引液体,而且也需要通过差压从吸气口吸引发泡所需的气体,因此与上游侧的泵相比需要以高速旋转。如果这样构成下游侧的泵,则作用于下游侧的泵的负载相对升高。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下游侧的泵的转速的变动、压力的变动等而从下游侧的泵送出的液体与气体的混合物可能会被送回到上游侧。这样,在下游侧的泵作用有负载,由此在发泡装置中难以将液体和气体以一定比率送出,难以得到稳定的发泡倍率。
[0010]因此,本专利技术目的是在发泡装置及发泡方法中得到稳定的发泡倍率。
[0011]解决上述课题的本专利技术的一方案的发泡装置使气体向粘性材料混入,喷出使气泡分散在液体中的发泡性材料。发泡装置具有流路、材料供给部、气体供给部、第一齿轮泵、第二齿轮泵、第三齿轮泵、混合器、喷出部、控制部。流路使粘性材料及气体流通。材料供给部向流路供给粘性材料。气体供给部向流路供给气体。第一齿轮泵配置在流路的中途。第二齿轮泵配置在比第一齿轮泵靠流路的下游侧的位置,与第一齿轮泵相比以高速被驱动而旋
转,由此使气体流入流路中,并将含有气体的粘性材料向流路的下游侧送入。第三齿轮泵配置在比第二齿轮泵靠流路的下游侧的位置,以与第二齿轮泵相同的速度被驱动而旋转,由此将含有气体的粘性材料向流路的更下游侧送入。混合器配置在比第三齿轮泵靠流路的下游侧的位置,使粘性材料中的气泡分散在粘性材料的液体中。喷出部将通过混合器使气泡分散在粘性材料的液体中而生成的发泡性材料喷出。控制部控制喷出发泡性材料的喷出动作。
[0012]另外,本专利技术的一方案的发泡方法使气体混入粘性材料,生成使气泡分散在粘性材料的液体中的发泡性材料。发泡方法在使粘性材料及气体流通的流路的从上游侧朝向下游侧依次配置的第一齿轮泵、第二齿轮泵、第三齿轮泵中,与第一齿轮泵相比以高速驱动第二齿轮泵旋转。并且,使流路内的第一齿轮泵与第二齿轮泵之间产生吸引压而使气体混入。并且,以与第二齿轮泵相同的速度驱动第三齿轮泵旋转,向混合器送入含有气体的粘性材料,该混合器配置在比第三齿轮泵靠流路的下游侧的位置并使粘性材料中的气泡分散在粘性材料的液体中。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发泡装置的图。
[0014]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发泡方法的流程图。
[0015]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发泡装置的图。
[0016]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发泡装置的图。
[0017]图5是表示使用了图4的发泡装置的发泡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第一实施方式)
[0019]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以下的记载没有限定权利要求书记载的技术范围、用语的意义。而且,附图的尺寸比率有时为了便于说明而被夸张,与实际的比率不同。
[0020](发泡性材料)
[0021]通过本实施方式的发泡装置100及机械式发泡方法得到的发泡性材料M使气体G混入液状的树脂R(相当于粘性材料),通过使气泡分散在粘性材料的液体中而气体G发泡(膨胀)来生成。
[0022]作为发泡性材料M的适用对象,例如,可列举要求气密性的电子部件、机动车的气缸盖罩、油盘的防水、防尘用的密封材料等。而且,发泡体的适用对象除了上述之外,还可列举要求减振性的机动车的发动机室内板、电子部件的灌封、外壳箱体类的防音、防振、隔热材料等。
[002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将气体G向液状的树脂R混入而使气泡分散在树脂R的液体中的混合物称为发泡性材料M,将从发泡装置100向大气中喷出发泡性材料M而气体G发泡的状态称为发泡体(泡)。而且,将硬化或固化前的液状的树脂R简称为树脂R。需要说明的是,“气体混入树脂”的状态包括在配管中树脂与气体交替存在的状态和气体较细地分散于树脂中的状态。
[0024]作为树脂R,可列举例如湿气硬化、二液混合等室温硬化性组合物、加热硬化性组合物、紫外线、可视光等的光硬化性组合物。而且,树脂R可以为热塑性树脂且通过加热而熔融,通过室温冷却而固化的材料。树脂R包含从流动状态发生硬化、交联或固化的结构。作为树脂的例示,可列举硅酮树脂、改性硅酮树脂、丙烯酸树脂、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聚酯、聚丙烯、聚乙烯、聚碳酸酯、合成橡胶、天然橡胶、合成树脂、天然树脂等。树脂R包含称为弹性体的结构。
[0025]作为气体G,例如,可以优选使用氮气、二氧化碳、空气等。
[0026](机械式发泡装置)
[0027]图1概略性地表示发泡装置100的整体结构。发泡装置100使气体G混入树脂R,生成气泡分散在树脂R的液体中的发泡性材料M,将该发泡性材料M喷出使其发泡而生成发泡体。
[0028]参照图1概略说明时,本实施方式的发泡装置100具有材料供给部20、泵部30、混合器41、喷出部45、第三压力传感器46、控制部50。装置各部通过构成送出树脂R及气体G的流路的配管10连结。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将配置材料供给部20侧称为上游侧,将配置混合器41侧称为下游侧。
[0029](配管)
[0030]配管10使树脂R及气体G流通。如图1所示,配管10具备第一配管11、第二配管12、第三配管13、第四配管14(相当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发泡装置,其使气体向粘性材料混入,喷出使气泡分散在所述粘性材料的液体中的发泡性材料,所述发泡装置具有:流路,其使所述粘性材料及所述气体流通;材料供给部,其向所述流路供给所述粘性材料;气体供给部,其向所述流路供给所述气体;第一齿轮泵,其配置在所述流路的中途;第二齿轮泵,其配置在比所述第一齿轮泵靠所述流路的下游侧的位置,与所述第一齿轮泵相比以高速被驱动而旋转,由此使所述气体流入所述流路中,并将含有所述气体的所述粘性材料向所述流路的下游侧送入;第三齿轮泵,其配置在比所述第二齿轮泵靠所述流路的下游侧的位置,以与所述第二齿轮泵相同的速度被驱动而旋转,由此将含有所述气体的所述粘性材料向所述流路的更下游侧送入;混合器,其配置在比所述第三齿轮泵靠所述流路的下游侧的位置,使所述粘性材料中的气泡分散在所述粘性材料的液体中;喷出部,其将通过所述混合器使气泡分散在所述粘性材料的液体中的所述发泡性材料喷出;及控制部,其控制喷出所述发泡性材料的喷出动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装置,其中,所述第三齿轮泵的驱动齿轮由与所述第二齿轮泵的驱动齿轮相同的电动机驱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装置,其中,所述第三齿轮泵的驱动齿轮由与所述第二齿轮泵的驱动齿轮不同的电动机驱动。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发泡装置,其中,所述流路具有将所述喷出部的下游侧的区域与第一区域连结的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远藤幸一郎
申请(专利权)人:三键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