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研究血管生成拟态的肝癌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47346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研究血管生成拟态的肝癌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肝癌细胞接种到小鼠腋下,选择生长良好而无变性坏死、呈粉色的瘤组织;将所述瘤组织切成边长为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研究血管生成拟态的肝癌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研究血管生成拟态的肝癌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mimicry,VM)是一种肿瘤血管的生成方式。与传统的由内皮细胞组成的血管内壁不同,血管生成拟态的管腔由细胞外基质蛋白和肿瘤细胞构成,且与肿瘤的微循环系统相连。血管生成拟态是为早期肿瘤供给营养的结构,其不稳定的管腔也是促成肿瘤细胞逃逸,导致肿瘤转移的原因之一。建立稳定的、能够模拟血管生成拟态的肝癌动物模型对于了解肝癌发病机制、抗肿瘤药物筛选、挖掘新的治疗手段有很重要的意义。
[0003]目前,肝癌小鼠实验的造模方法主要分为转基因致瘤、化学诱导成瘤和肿瘤移植三种。肿瘤移植凭借易于获取的种植物、简便的操作和相对较短的成瘤时间,成为最常使用的肝癌动物实验造模方法。使用H22肝癌细胞株进行小鼠皮下移植成瘤是中国目前最常见的肝癌药理试验研究模型。然而此种造模方法存在如下缺陷:

肿瘤表面结痂坏死,镜下见弥漫性出血和炎症细胞浸润,破坏了血管生成拟态结构,影响对血管生成拟态结构的观察;

来源于腹水的H22肝癌细胞株夹杂着如间皮细胞、淋巴细胞、红细胞等容易造成种植物的不均一;

肿瘤生长迅速侵犯动物福利,违反动物伦理要求,迫使科研工作者不得不寻找可替代的模型,大大降低实验效率;

产生转移性腹水阻碍对治疗血管生成拟态药物的研究。
专利技术内容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研究血管生成拟态的肝癌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该方法能在减轻动物负担的前提下,在体表完成动物模型的建立,并尽可能地保护血管生成拟态结构不被破坏,具有肝癌组织质量高、持续时间长、模型稳定,可重复性高的优点。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研究血管生成拟态的肝癌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肝癌细胞接种到小鼠腋下,选择生长良好而无变性坏死、呈粉色的瘤组织;将所述瘤组织切成边长为4

5mm的瘤组织块;将所述瘤组织块植入到小鼠腋下;对植入瘤组织的小鼠进行喂养,2

4天,得到肝癌动物模型。
[0007]进一步地,所述肝癌细胞为H22细胞。
[0008]进一步地,所使用的小鼠为SPF级ICR小鼠。
[0009]进一步地,所述小鼠的体重为20
±
2g,周龄为6~8周。
[0010]H22细胞为小鼠肝癌腹水瘤细胞,基本上采用细胞悬液注射法成瘤,但此方法建立的肿瘤存在肿瘤表面坏死结痂、肿瘤生长迅速、短时间内产生转移性腹水等问题。本专利技术首次将H22细胞以瘤块的形式建立肝癌模型,规避了传统造模方法产生的问题,并摸索出最佳瘤块种植体积以进行肝癌血管生成拟态的研究。另外,以往瘤块种植模型一般使用免疫缺
陷小鼠,其建立过程需要剖开小鼠腹部,将肝癌瘤块放置并固定于肝脏原位。本专利技术仅需在小鼠腋下形成小切口,顺着切口将瘤块送入腋下即完成了造模过程。相比原位瘤块种植法,本专利技术操作简便、实验效率高,减少了小鼠术后死亡的风险。
[0011]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2]S1:复苏H22细胞,并于小鼠腹腔培养;
[0013]S2:待小鼠腹部膨隆,取第二代淡黄色腹水,稀释细胞至1
×
107个/ml;
[0014]S3:75%酒精消毒小鼠的右侧腋下皮肤;
[0015]S4:吸取0.2ml细胞悬液注射于右侧腋后皮下;
[0016]S5:植瘤后7

11天,将小鼠脱臼处死,并选出生长良好而无变性坏死、呈粉色的瘤组织;
[0017]S6:用手术刀将符合条件的瘤组织切成边长约4

5mm的小块,并浸泡于冷冻的生理盐水中;
[0018]S7:用动物剃毛器将小鼠右侧腋下的毛发剃去;
[0019]S8:75%酒精消毒受体小鼠的右侧腋下;
[0020]S9:用眼科剪剪开提拉部位的皮肤,形成—个长为0.6

0.8cm的小口;
[0021]S10:夹紧眼科镊子从小口插入,捣向腋下方向,松解皮肤与胸膜之间的粘连;
[0022]S11:用无钩眼科镊子夹取小块,将瘤块沿切口送入腋下;
[0023]S12:将小鼠放于饲养盒内喂养,观察2

4天,皮下瘤块无消退迹象即为造模成功。
[0024]进一步地,步骤S9

S11的步骤需要双人操作。
[002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0026]1、本专利技术采取瘤块种植法,挑选的肿瘤组织且统一切割为边长4

5mm的正方形大小,保证了种植物的稳定性,排除了因种植物的不均一而造成的瘤块大小和质量差异大的因素。
[0027]2、本专利技术建立的模型在造模15天内肿瘤没有出现坏死结痂,也没有形成转移性腹水,减轻了动物的痛苦,符合动物伦理的要求。
[0028]3、本专利技术形成的肿瘤组织,其血管生成拟态在镜下能够明确观察,模拟血管生成拟态在肝癌中的生长特性。
[0029]4、本专利技术建立的模型瘤块生长稳定,能延长实验周期观测药物的治疗及毒副作用,便于全方位评估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0031]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肿瘤组织的生长趋势对比图;
[0032]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肿瘤组织表面坏死结痂的图像;
[0033]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肿瘤组织表面坏死结痂率;
[0034]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肿瘤组织用HE染色后的病理形态(放大倍数:20x);
[0035]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肿瘤组织经CD34

PAS染色后的代表性图像(放大倍数:40x),其中,黄色箭头指向血管生成拟态结构,红色箭头指向内皮依赖血管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7]实施例1
[003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研究血管生成拟态的肝癌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
[0039]S1:复苏H22细胞,并于体重为20
±
2g,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研究血管生成拟态的肝癌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肝癌细胞接种到小鼠腋下,选择生长良好而无变性坏死、呈粉色的瘤组织;(2)将所述瘤组织切成边长为4

5mm的瘤组织块;(3)将所述瘤组织块植入到小鼠腋下;(4)对植入瘤组织的小鼠进行喂养,2

4天,得到肝癌动物模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肝癌细胞为H22细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使用的小鼠为SPF级ICR小鼠。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鼠的体重为20
±
2g,周龄为6~8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复苏H22细胞,并于小鼠腹腔培养;S2:待小鼠腹部膨隆,取第二代淡黄色腹水,稀释细胞至1
×
107个/ml;S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覃凤韦艾凌王雪娟吴明权佘颖祺叶臻龙富立官志杰杨继峰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