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件收纳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7010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47
提供一种部件收纳箱,在散装收纳多个部件的情况下部件难以产生碎裂或破裂等物理损伤。具备至少一个箱体(20),该箱体(20)通过相互对置的第一主板部(2la)及第二主板部(21b)、相互对置的第一侧板部(22a)及第二侧板部(22b)以及相互对置的第一端板部(23a)及第二端板部(23b)而形成部件收纳空间(20s),在部件收纳空间(20s)内,配置有遍及第一主板部(21a)与所述第二主板部(21b)之间而设置的缓冲件(40)。第二主板部(21b)之间而设置的缓冲件(40)。第二主板部(21b)之间而设置的缓冲件(4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部件收纳箱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收纳电子部件等部件的部件收纳箱。

技术介绍

[0002]以往,有时将多个片状的小型电子部件以散装状态收纳于作为规定的收纳容器的箱中进行搬运或保管。另外,根据情况的不同,按照每个箱而实施了热处理等规定的处理。在这种箱中,在将电子部件投入到箱内进行收纳时,电子部件有时与箱的内表面发生碰撞,或者电子部件彼此发生碰撞而相互摩擦。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以下的技术:通过利用高分子型防静电剂实施了防静电处理的材料来构成箱,从而实现了由摩擦引起的电子部件的带电的抑制。
[0003]在先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

19106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07]当电子部件与箱的内表面发生碰撞或者电子部件彼此发生碰撞时,电子部件可能产生碎裂或破裂。上述专利文献1是关于抑制由通过碰撞而产生的摩擦引起的电子部件的电气损伤的技术,但关于电子部件的碎裂或破裂等物理损伤的对策,并没有记载。
[0008]于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散装收纳多个部件的情况下部件难以产生碎裂或破裂等物理损伤的部件收纳箱。
[0009]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0010]本专利技术的部件收纳箱具备至少一个箱体,该箱体通过相互对置的第一主板部及第二主板部、相互对置的第一侧板部及第二侧板部以及相互对置的第一端板部及第二端板部而形成部件收纳空间,在所述部件收纳空间内,配置有遍及所述第一主板部与所述第二主板部之间而设置的缓冲件。
[0011]专利技术效果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在散装收纳多个部件的情况下部件难以产生碎裂或破裂等物理损伤的部件收纳箱。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具备实施方式的两个箱体的部件收纳箱的立体图,示出将两个箱体折叠后的状态。
[0014]图2是具备实施方式的两个箱体的部件收纳箱的立体图,示出将两个箱体打开后的状态。
[0015]图3是实施方式的部件收纳箱的分解俯视图。
[0016]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的一个箱体的立体图。
[0017]图5是图4的V

V剖视图。
[0018]图6是图5的VI

VI剖视图。
[0019]图7是示出上述箱体的内框框架的立体图。
[0020]图8是示出安装于上述箱体的第一板及第二板的主视图。
[0021]图9是图7的IX

IX剖视图。
[0022]图10是示出收纳于实施方式的部件收纳箱的电子部件即层叠陶瓷电容器的一例的概要立体图。
[0023]图11是概要地示出图10所示的层叠陶瓷电容器的制造方法的一例的制造流程。
[0024]图12是示出对制造后的层叠陶瓷电容器进行的实施方式的处理工序的图。
[0025]图13是示意性示出在对制造后的层叠陶瓷电容器进行的检查工序中使用的检查装置的图。
[0026]图14是示出在使层叠陶瓷电容器从部件收纳箱落下并供给到上述检查装置的检查部的情况下安装于箱体的漏斗构件的图,左侧是安装前的侧视图,右侧是安装后且示出使层叠陶瓷电容器排出的状态的侧视图。
[0027]图15是概要地示出进行对制造后的层叠陶瓷电容器进行的热处理工序的热处理线的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
[0029]1 部件收纳箱;
[0030]10 层叠陶瓷电容器(部件);
[0031]20 箱体;
[0032]20A 第一箱体;
[0033]20B 第二箱体;
[0034]20d 底部;
[0035]20s 部件收纳空间;
[0036]21a 第一主板部;
[0037]2lb 第二主板部;
[0038]22a 第一侧板部;
[0039]22b 第二侧板部;
[0040]23a 第一端板部;
[0041]23b 第二端板部;
[0042]26a 开口部;
[0043]29 连结部;
[0044]31、33 挡条部;
[0045]32、34 网眼部(开放部);
[0046]32a、34a 网眼部的孔;
[0047]40 缓冲件;
[0048]41 第一缓冲件;
[0049]42 第二缓冲件;
[0050]43A 第一板;
[0051]43B 第二板;
[0052]44A 第一网眼图案;
[0053]44B 第二网眼图案;
[0054]45a 第一通路;
[0055]45b 第一框部;
[0056]47a 第二通路;
[0057]47b 第二框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58]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及图2是实施方式的部件收纳箱1的立体图。图3是部件收纳箱1的分解俯视图。实施方式的部件收纳箱1具有相同结构的金属制的两个箱体20、即第一箱体20A和第二箱体20B经由连结部29以能够折叠的方式连结而成的结构。图1示出第一箱体20A与第二箱体20B折叠后相互重叠的状态。图2示出第一箱体20A与第二箱体20B相互分离的开放状态。以下,由于第一箱体20A和第二箱体20B具有共同的结构,因此有时仅将它们称为箱体20,不区分地进行说明。
[0059]实施方式的连结部29是将第一箱体20A与第二箱体20B相互能够折叠地连结的铰链。连结部29将第一箱体20A与第二箱体20B能够开闭地连结为两个状态:相互重叠折叠状、以及从该折叠状态大致打开180
°
而相互分离的开放状态。第一箱体20A和第二箱体20B经由连结部29相互能够旋转地连结。在第一箱体20A及第二箱体20B分别收纳多个部件。在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箱体20A及第二箱体20B收纳后述的层叠陶瓷电容器10。需要说明的是,层叠陶瓷电容器10是收纳于实施方式的部件收纳箱1的部件的一例,此外,例如也能够收纳电感器等片状的电子部件。另外,所收纳的电子部件等部件不限于完成品,也存在制造中途的未完成品的情况。
[0060]以下,对箱体20进行说明。图4是箱体20的立体图。箱体20是具有偏平的长方体形状的箱状构件。箱体20根据其形状而具有厚度方向T2、宽度方向W2及长度方向L2。箱体20具有在厚度方向T2上相互对置的第一主板部21a及第二主板部21b、在宽度方向W2上相互对置的第一侧板部22a及第二侧板部22b、以及在长度方向L2上相互对置的第一端板部23a及第二端板部23b。
[0061]图5是图4的V

V剖视图。图6是图5的VI

VI剖视图。在图6中,标记10是收纳于箱体20的层叠陶瓷电容器。如图3~图6所示,箱体20具有外框框架24和内框框架25。外框框架24及内框框架25均是剖面

字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部件收纳箱,其中,所述部件收纳箱具备至少一个箱体,该箱体通过相互对置的第一主板部及第二主板部、相互对置的第一侧板部及第二侧板部以及相互对置的第一端板部及第二端板部而形成部件收纳空间,在所述部件收纳空间内,配置有遍及所述第一主板部与所述第二主板部之间而设置的缓冲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件收纳箱,其中,所述缓冲件至少包括第一缓冲件及第二缓冲件,所述第一缓冲件的缓冲作用位置与所述第二缓冲件的缓冲作用位置互不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部件收纳箱,其中,所述第一端板部及所述第二端板部中的至少一方,设置为能够开闭,使得形成将所述部件收纳空间向外部开放的开口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部件收纳箱,其中,所述第一缓冲件包括具有第一网眼图案的第一板,所述第一网眼图案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框部及配置在该第一框部的两侧的一对第一通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部件收纳箱,其中,所述第二缓冲件包括具有第二网眼图案的第二板,所述第二网眼图案具有至少一个第二框部及配置在该第二框部的两侧的一对第二通路,在从所述第一端板部朝向所述第二端板部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框部配置在与所述第一通路重叠的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部件收纳箱,其中,所述部件收纳箱具有多个所述第一板及所述第二板中的至少一方。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部件收纳箱,其中,所述箱体是金属制。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谷知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