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三维模型和GIS地图的图像融合方法、存储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3846887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45
本申请提供了BIM三维模型和GIS地图的图像融合方法、存储介质。包括:将BIM三维模型融合于GIS地图,以得到第一融合三维地图;获取各个代表瓦片的第一颜色参数;将第一融合三维地图的地图分辨率大于阈值分辨率的图片作为关注区域的各个BIM三维模型的贴图;调节关注区域中的各个BIM三维模型的贴图的第二颜色参数,以得到各个BIM三维模型的贴图的颜色与相应的各个代表瓦片的颜色相符的第二融合三维地图;获取第二融合三维地图的参考HSB数值,据此调节关注区域的HSB数值,以得到关注区域的HSB数值与参考HSB数值相符的第三融合三维地图,以提高BIM三维模型与GIS地图融合后的视觉上的统一性。上的统一性。上的统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BIM三维模型和GIS地图的图像融合方法、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三维建模
,具体涉及BIM三维模型和GIS地图的图像融合方法、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项目视觉效果要求不断提高,BIM模型在GIS平台展示的视觉统一性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现有的将BIM三维模型和GIS地图进行融合主要采用BIM三维模型和GIS地图的三维实景模型高精度融合方法,将BIM三维模型的工程坐标转换为地理坐标,然后基于转换的地理坐标系下的BIM三维模型,得出BIM三维模型的校正偏移,这种方法会带来新的问题,即BIM三维模型与GIS地图的地表穿模问题。BIM三维模型需要依据高程调整,工作流程反复、操作流程冗杂。
[0003]因此,目前BIM三维模型和GIS融合后能正常显示,但是依然存在BIM三维模型边缘与GIS地图风格不统一、视觉差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本申请。本申请旨在提供BIM三维模型和GIS地图的图像融合方法、存储介质,其能够提高融合后的BIM三维模型和GIS地图的实际地形的兼容性,提高BIM三维模型与GIS地图融合后的视觉统一性,以使得边缘过渡自然。
[0005]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案,提供一种BIM三维模型和GIS地图的图像融合方法,所述图像融合方法包括:将BIM三维模型融合于GIS地图,以得到第一融合三维地图;获取所述GIS地图的表征地理和工程对象的各个代表瓦片的第一颜色参数;将所述第一融合三维地图的地图分辨率大于阈值分辨率的图片作为关注区域的各个BIM三维模型的贴图;基于各个代表瓦片的第一颜色参数,调节所述关注区域中的各个BIM三维模型的贴图的第二颜色参数,以得到所述各个BIM三维模型的贴图的颜色与相应的各个代表瓦片的颜色相符的第二融合三维地图;获取所述第二融合三维地图的参考HSB数值,据此调节所述关注区域的HSB数值,以得到所述关注区域的HSB数值与所述参考HSB数值相符的第三融合三维地图。
[0006]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案,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当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BIM三维模型和GIS地图的图像融合方法。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的提供的图像融合处理方法,先获取GIS地图上的各个代表瓦片的第一颜色参数,以第一颜色参数作为参考色,对关注区域的各个BIM三维模型的贴图的颜色进行调节,使得贴图的颜色与参考色的颜色相符,从而降低BIM三维模型与GIS地图的色差,有利于提高BIM三维模型与GIS地图的视觉统一性,以得到第二融合三维地图。基于GIS地图平台计算第二融合三维地图的HSB数值,得到能够反映出BIM三维模型和GIS地图最佳融合颜色的参考HSB数值,再基于所述参考HSB数值,调节整个关注区域的HSB数值,从而进一步提高了
BIM三维模型与GIS地图的颜色融合度和兼容性,使得边缘过渡自然,进一步提高了两者的颜色统一度。
[0008]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说明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0009]在不一定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可以在不同的视图中描述相似的部件。具有字母后缀或不同字母后缀的类似附图标记可以表示相似组件的不同示例。附图通过举例而不是以限制的方式大体上示出各种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一起用于对所公开的实施例进行说明。这样的实施例是说明性和示例性的,而并非旨在作为本方法或具有用于实现该方法的指令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穷尽或排他的实施例。
[0010]图1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BIM三维模型和GIS地图的图像融合方法的流程图。
[0011]图2(a)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第一融合三维地图的示意图。
[0012]图2(b)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第二融合三维地图的示意图。
[0013]图3(a)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第一融合三维地图的又一示意图。
[0014]图3(b)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第三融合三维地图的示意图。
[0015]图4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第一颜色参数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详细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定。
[0017]本申请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本申请中使用的“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在该词前的要素涵盖在该词后列举的要素,并不排除也涵盖其他要素的可能。在本申请中,各个步骤在图中所示的箭头仅仅作为执行顺序的示例,而不是限制,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限于实施例中描述的执行顺序,执行顺序中的各个步骤可以合并执行,可以分解执行,可以调换顺序,只要不影响执行内容的逻辑关系即可。
[0018]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与本申请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理解的含义相同,除非另外特别定义。还应当理解,在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用理想化或极度形式化的意义来解释,除非这里明确地这样定义。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方法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方法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0019]图1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BIM三维模型和GIS地图的图像融合方法的流程图。在步骤S101,将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三维模型融合于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 Geo

Information system)地图,以得到第一融合三维地图,具体地,可以采用BIM三维模型和GIS地图的三维实景模型高精度融合方法来得到
第一融合三维地图。例如,可以基于GIS地图数据生成三维实景模型,基于具体工程要素建立BIM三维模型,再将BIM三维模型的工程坐标转换为地理坐标,然后,基于转换到地理坐标系下的BIM三维模型得出BIM三维模型的校正偏移。再基于BIM三维模型的校正偏移,修正BIM三维模型的位置,最后,将位置修正后的BIM三维模型与GIS地图的三维实景模型进行拼凑组合得到第一融合三维地图。或者,也可以利用BIM三维模型结合采集得到的建筑信息数据对城市区域内的建筑进行三维模块化,通过模型整合模块将BIM三维模型与GIS地图信息进行拼凑组合,对初步城市三维模型进行特征提取,标记出建筑信息,进行渲染得到第一融合三维地图。对于BIM三维模型融合于GIS地图的方法不做具体限定,可以采用现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BIM三维模型和GIS地图的图像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融合方法包括:将BIM三维模型融合于GIS地图,以得到第一融合三维地图;获取所述GIS地图的表征地理和工程对象的各个代表瓦片的第一颜色参数;将所述第一融合三维地图的地图分辨率大于阈值分辨率的图片作为关注区域的各个BIM三维模型的贴图;基于各个代表瓦片的第一颜色参数,调节所述关注区域中的各个BIM三维模型的贴图的第二颜色参数,以得到所述各个BIM三维模型的贴图的颜色与相应的各个代表瓦片的颜色相符的第二融合三维地图;获取所述第二融合三维地图的参考HSB数值,据此调节所述关注区域的HSB数值,以得到所述关注区域的HSB数值与所述参考HSB数值相符的第三融合三维地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配色平台,获取所述GIS地图的表征地理和工程对象的各个代表瓦片的第一颜色参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融合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第二融合三维地图的各个BIM三维模型的贴图的第三颜色参数;基于所述第三颜色参数与对应的代表瓦片的第一颜色参数的差异情况,确定所述各个BIM三维模型的贴图的颜色与相应的各个代表瓦片的颜色是否相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颜色参数与对应的代表瓦片的第一颜色参数不存在差异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各个BIM三维模型的贴图的颜色与相应的各个代表瓦片的颜色相符;或在所述第三颜色参数与对应的代表瓦片的第一颜色参数存在差异的情况下,继续调节所设置的关注区域中的各个BIM三维模型的贴图的第二颜色参数。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第二融合三维地图的参考H...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连奎刘韶鹏康天齐书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云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