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控离合器高效组装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6780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控离合器高效组装检测设备,它包括:输送结构,所述输送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主输送线、连接所述主输送线两端的副输送线和转移线以及设置在所述主输送线上的载板;检测结构,所述检测结构架设在主输送线上,所述检测结构包括检测架、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检测架一侧的第二升降板、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二升降板远离检测架一侧的检测板;注油结构,所述注油结构位于检测结构的一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检测结构带动壳体转动,通过壳体的转动幅度反映出当前轴承安装的平行度;通过设置多组圆周朝内倾斜的注油管,可以将多种类的油一起直接注入油孔内,提高了电控离合器的组装检测效率,节省了人工的投入,节约成本。节约成本。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控离合器高效组装检测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控离合器组装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电控离合器高效组装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电控离合器是将离合器通过机械、电子、液压等方式实现自动控制,电控离合器具有结构简单、生产以及使用成本低廉,操作简便并且保持了手动挡车型的驾驶乐趣、舒适性适中、故障率低、维修简便、自动离合车型相对比手动挡车型油耗低等优点,如图22所示,电控离合器通常由壳体7、端盖71、主动轴72、主板73和从板74等组成。
[0003]主动轴72与壳体7通过轴承相连,端盖71锁合在壳体7上,主板73与从板74分别固定在壳体7的内部,硅油注入在主板73与从板74之间的油腔,起到调节发动机温度的作用。
[0004]在电控离合器的组装过程中,需要对轴承进行平行度检测,确保壳体转动时不发生偏移;检测完成之后,需要操作工对从板进行冲铆,然后再将不同种类的硅油混合后注入油孔内,现有的组装工艺需要操作工进行相应的执行操作,组装效率低,无法保证组装及检测的准确率;而且还需要大量的人工投入,浪费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由于人工组装电控离合器带来的组装效率低以及成本高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电控离合器高效组装检测设备。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控离合器高效组装检测设备,它包括:输送结构,所述输送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主输送线、连接所述主输送线两端的副输送线和转移线以及设置在所述主输送线上的载板;检测结构,所述检测结构架设在主输送线上,所述检测结构包括检测架、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检测架一侧的第二升降板、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二升降板远离检测架一侧的检测板以及可调节地设置在所述检测板两侧的检测柱;注油结构,所述注油结构位于检测结构的一侧,所述注油结构包括铆接架和注油架、设置在所述铆接架底部的滚铆组件、固定在所述注油架一侧的油管内板以及圆周设置在所述油管内板外侧的注油管,所述注油管倾斜朝内设置;锁合结构,所述锁合结构位于注油结构一侧,所述锁合结构包括设置在主输送线下方用于回流过渡工装的回流组件以及架设在所述主输送线上的锁合组件,所述过渡工装用于承载壳体,所述锁合组件用于锁合壳体。
[0007]优化地,所述输送结构还包括固定在主输送线底部的输送架、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输送架上的第一升降板、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升降板上的转盘以及设置在所述主输送线上的输送板,所述载板固定在输送板上。
[0008]优化地,所述输送结构还包括固定在转盘上的拖板、一体连接在所述拖板顶部的
定位柱以及开设在所述输送板上且与定位柱相配合的定位孔,当所述拖板上升时,所述定位柱插在定位孔内,而将输送板顶起。
[0009]优化地,所述检测结构还包括固定在第二升降板上的伺服电机以及连接所述伺服电机和检测板的联轴器,所述联轴器包括联轴插座以及插设在所述联轴插座两侧且相互垂直的的联轴底座,所述联轴底座分别与伺服电机和检测板相连。
[0010]优化地,所述联轴底座包括底座、一体连接在所述底座顶部且相对设置的插块以及设置在所述插块之间的联槽,所述联轴插座包括圆周设置的多组联座以及设置在相邻两组联座之间的插槽,所述插块插设在插槽内,所述联座插设在联槽内。
[0011]优化地,所述滚铆组件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铆接架底部的铆接板、可调节地设置在所述铆接板上的铆板以及转动设置在所述铆板底部且朝内设置的铆轮。
[0012]优化地,所述注油结构还包括倾斜设置在油管内板外侧的内拢部以及固定在所述内拢部上的油管外板,所述注油管固定在油管内板和油管外板之间。
[0013]优化地,所述回流组件包括固定在主输送线一侧的回流架、转动设置在所述主输送线下方的回流输送带、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回流架内的回流板以及可移动地设置在回流输送带上的拨料板,所述拨料板用于将回流输送带上的过渡工装拨至回流板上。
[0014]优化地,所述锁合组件包括锁合架、转动设置在所述锁合架底部的锁合滑板以及可调节地设置在所述锁合滑板两侧的锁合枪。
[0015]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专利技术电控离合器高效组装检测设备自动化程度高,通过检测结构带动壳体转动,通过壳体的转动幅度反映出当前轴承安装的平行度;通过滚铆组件完成从板的铆接,可以将滚铆力均匀施加在从板上,避免从板单点受力,而影响最终的铆接效果;通过设置多组圆周朝内倾斜的注油管,可以将多种类的油一起直接注入油孔内,避免依次注油导致延长效率的缺陷;提高了电控离合器的组装检测效率以及准确率,节省了人工的投入,节约成本;进一步地,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联轴底座和联轴插座,来提高传递扭矩时的稳定性,而且也可以避免插块发生断裂;进一步地,通过设置回流组件,来实现过渡工装的循环利用,以减少过渡工装的用量,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输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输送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4的主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检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图6中A处的放大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联轴器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联轴器的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专利技术联轴器的另一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注油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注油结构滚铆处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注油处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油管内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上料架处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锁合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回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8为本专利技术回流组件的局部放大图;图19为本专利技术锁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0为本专利技术打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1为本专利技术下料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2为本专利技术电控离合器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输送结构;101、主输送线;102、副输送线;103、转移线;104、输送架;105、第一升降板;106、转盘;107、拖板;108、输送板;109、载板;2、检测结构;201、机械臂;202、接触传感器;203、检测架;204、检测滑台;205、第二升降板;206、电机固定板;207、伺服电机;208、中转轴;209、轴承座;210、联轴器;2101、底座;2102、插块;2103、联槽;2104、联座;2105、插槽;211、检测板;212、检测柱;3、注油结构;301、铆接架;302、铆接板;303、铆板;304、铆轮;305、注油架;306、注油管;307、油桶;308、油管内板;309、油管外板;310、内拢部;311、接油盘;312、上料架;313、上料滑台;314、上料气缸;315、手指气缸;316、夹板;317、弧形部;4、锁合结构;41、回流组件;411、回流架;412、回流输送带;413、回流滑台;414、拨料板;415、过渡板;416、回流板;417、回流气缸;42、锁合组件;421、锁合架;422、锁合电机;423、锁合滑板;424、锁合滑块;425、锁合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控离合器高效组装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输送结构(1),所述输送结构(1)包括间隔设置的主输送线(101)、连接所述主输送线(101)两端的副输送线(102)和转移线(103)以及设置在所述主输送线(101)上的载板(109);检测结构(2),所述检测结构(2)架设在主输送线(101)上,所述检测结构(2)包括检测架(203)、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检测架(203)一侧的第二升降板(205)、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二升降板(205)远离检测架(203)一侧的检测板(211)以及可调节地设置在所述检测板(211)两侧的检测柱(212);注油结构(3),所述注油结构(3)位于检测结构(2)的一侧,所述注油结构(3)包括铆接架(301)和注油架(305)、设置在所述铆接架(301)底部的滚铆组件、固定在所述注油架(305)一侧的油管内板(308)以及圆周设置在所述油管内板(308)外侧的注油管(306),所述注油管(306)倾斜朝内设置;锁合结构(4),所述锁合结构(4)位于注油结构(3)一侧,所述锁合结构(4)包括设置在主输送线(101)下方用于回流过渡工装的回流组件(41)以及架设在所述主输送线(101)上的锁合组件(42),所述过渡工装用于承载壳体,所述锁合组件(42)用于锁合壳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控离合器高效组装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结构(1)还包括固定在主输送线(101)底部的输送架(104)、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输送架(104)上的第一升降板(105)、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升降板(105)上的转盘(106)以及设置在所述主输送线(101)上的输送板(108),所述载板(109)固定在输送板(108)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控离合器高效组装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结构(1)还包括固定在转盘(106)上的拖板(107)、一体连接在所述拖板(107)顶部的定位柱以及开设在所述输送板(108)上且与定位柱相配合的定位孔,当所述拖板(107)上升时,所述定位柱插在定位孔内,而将输送板(108)顶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控离合器高效组装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结构(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禾中炬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