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的组合物及其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6756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稳定的组合物及其用途,尤其是涉及一种纠正嘌呤代谢紊乱尤其是造成痛风及其相关病症的方法,还涉及该方法所用的组合物。具体地说,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组合物包含蜂蜜、醋、甘氨酸和海藻糖,每1g该组合物中的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稳定的组合物及其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
,涉及一种稳定的组合物,还涉及一种使用该稳定组合物纠正嘌呤代谢紊乱的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纠正嘌呤代谢紊乱尤其是造成痛风及其相关病症的方法,还涉及该方法所用的组合物。

技术介绍

[0002]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临床上通常表现为痛风,是一种由于嘌呤生物合成代谢增加,尿酸产生过多或因尿酸排泄不良而致血中尿酸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滑囊、软骨及其他组织中引起的反复发作性炎性疾病。它是由于单钠尿酸盐结晶(MSU)或尿酸在细胞外液形成超饱和状态,使其晶体在组织中沉积而造成的一组异源性疾病。高尿酸血症以关节液和痛风石中可找到有双折光性的单水尿酸钠结晶为其特点。其临床特征为:高尿酸血症及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间质性肾炎,严重者见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常伴尿酸性尿路结石。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0003]关节疼痛急性发作是急性痛风的典型症状。疾病发作多在轻微损伤、饮食过量或相关疾病以后,特别好发于肢体远端关节,典型的症状发于足趾(足痛风),也可因尿酸盐结石引起肾绞痛。慢性痛风以破坏性关节变化为特征。约有一半的病例有尿酸盐沉积于皮下,这些结节被称为痛风结节或痛风石。痛风石常呈白色或珍珠色结节(痛风珍珠),发生于游离弧形的皮肤边缘(如耳廓)。痛风石另外的特征性症状是指(趾)关节白色或黄色的结节。皮肤尿酸盐沉积。圆形结石可通过变薄的皮肤看到,它们可能破溃。关节附近的痛风结节有成群发生或融合的趋势。痛风石在急性发作后产生,无痛。如果皮肤破溃,可释放出白色石灰样物质,镜检示束状针样物质的致癌混合物,鉴定为尿酸钠。
[0004]高尿酸血症的基本病因在于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正常人每天大约有1/3的尿酸在肠道细菌降解处理,2/3以原型经肾排泄。体液中的尿酸98%以钠盐形式存在,在37℃,pH值7.4的生理条件下血尿酸的饱和浓度为416.5μmol/L。成人尿酸池的大小约1200mg,每天机体产生700mg左右尿酸。为维持尿酸平衡,每天经肾脏排泄的尿酸为500mg,经肠道排泄的为200mg,当此平衡被打破时,出现高尿酸血症。实际上,体内尿酸浓度升高时,肠道尿酸分解是增加的。血浆尿酸盐的浓度决定于以下两方面:一是嘌呤的吸收和生成,二是尿酸的分解和排泄。尿酸盐在体液中的溶解度明显地受pH值和温度影响。在正常生理状况下,尿酸盐的溶解度是380.8~404.6μmol/L,另约有23.8μmol/L尿酸盐是与蛋白结合,主要是α

1与α2球蛋白。因此,正常体温血浆尿酸盐溶解的最大极限约416.5μmol/L,并以此作为理化指标来判断高尿酸血症。
[0005]尿酸分解降低作为导致高尿酸血症的机制已被排除。在核酸和核苷酸的正常转换过程中,部分被降解成游离嘌呤基,主要是次黄嘌呤和鸟嘌呤。合成核苷酸所需要的核酸过剩时,会迅速降解为次黄嘌呤。鸟嘌呤在鸟嘌呤酶作用下脱氨成为黄嘌呤。次黄嘌呤和黄嘌呤经黄嘌呤氧化酶作用被氧化成尿酸。嘌呤核苷酸、腺嘌呤核苷酸、次黄嘌呤核苷酸和鸟嘌呤核苷酸是嘌呤生物合成的末端产物。
[0006]上述3种嘌呤核苷酸可经2个途径中的1个合成,直接从嘌呤碱合成,如鸟嘌呤转化成鸟嘌呤核苷酸;次黄嘌呤转化成次黄嘌呤核苷酸;腺嘌呤转化成腺嘌呤核苷酸;或者它们可重新合成。嘌呤代谢的首步反应及其反馈抑制的部位是磷酸核糖焦磷酸(PRPP)+谷氨酰胺+H2O氨基磷酸核糖+谷氨酸+焦磷酸(PPI),该反应由磷酸核糖焦磷酸酰胺转移酶(PRPPAT)催化。此反应调节失控和嘌呤合成增加的可能机制是:PRPP、谷氨酰胺浓度增高;酶的量或活性增加;酶对嘌呤核苷的反馈抑制的敏感性降低;对酶活性由协调作用的腺苷酸或鸟苷酸浓度减少,导致对酶的抑制作用降低。在HPRT缺乏和PRPP合成酶过度活跃时,细胞内PRPP浓度明显增高,嘌呤合成增多。在尿酸生成增多的患者,其PRPP的转换是加速的。此外,部分高尿酸血症的原因是由次黄嘌呤

鸟嘌呤磷酸核糖转换酶(HGPRT)缺乏所致,当该酶异常时,PRPP增多,嘌呤合成增加,尿酸生成增多。其他还包括任何导致细胞内腺苷酸分解加速的过程,均会因嘌呤降解加快而尿酸生成增加,引起高尿酸血症。
[0007]对部分痛风患者来说,其高尿酸血症的直接病理机制是肾小管对尿酸盐的清除率下降。肾脏对尿酸盐的排泄是由肾小球滤过,但滤过的尿酸盐几乎完全被近曲小管吸收(分泌前重吸收),肾小管分泌的尿酸盐部分在近曲小管的远端也被重吸收,少量在亨利襻和集合管重吸收(分泌后重吸收)。因此,尿酸盐排泄几乎是肾小管所分泌,最终尿酸从肾脏排泄是肾小球滤过量的6%~12%。当肾小球尿酸盐滤过减少、肾小管对尿酸盐的重吸收增加或肾小管分泌尿酸盐减少,均可引起尿酸盐肾排泄的降低,导致高尿酸血症。当血尿酸增高超过超饱和浓度,尿酸盐在组织内沉积。在痛风病人的研究中已证实肾单位对尿酸盐的分泌是下降的。
[0008]高尿酸血症的检查方法通常包括实验室检查,例如尿液检查(尿酸排泄量、肌酐等)、血液检查(血尿酸、酶活性)、滑囊液检查、痛风石活检、X线检查、CT与MRI检查,这些单独或者组合的检查可对多数痛风石做出准确诊断。
[0009]痛风病程较长的患者有1/3左右可发生肾脏并发症。肾损害有3种形式:一是尿酸盐肾病,由于尿酸盐在肾间质组织沉积所致;二是肾尿酸结石,原发性痛风者肾尿酸结石占20%~25%;三是大量尿酸结晶广泛沉积于肾小管,导致尿流梗阻而产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
[0010]尽管目前有诸多方法来治疗或者减轻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的症状或病程,然而人们仍然期待有安全有效的方法来纠正嘌呤代谢紊乱,进而治疗或者减轻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的症状或病程。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纠正嘌呤代谢紊乱的方法,进而治疗或者减轻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的症状或病程。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为上述方法的实施而提供一种组合物。已经出人预料地发现,采用本专利技术特别配料和比例的组合物,可以实现上述一个或者多个方面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基于此类发现而得以完成。
[0012]为此,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稳定的组合物,其包含蜂蜜和醋。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组合物,其中所述醋是水果醋或发酵醋,例如,所述水果醋选自:苹果醋、葡萄醋、番茄醋、猕猴桃醋、香蕉醋。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组合物,其中蜂蜜和醋(例如水果醋或发酵醋,选自如下的水果醋:苹果醋、葡萄醋、番茄醋、猕猴桃醋、香蕉醋)的重量比为1:0.5~2,尤其是1:1。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组合物,其中还包含甘氨酸。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组合物,其中还包含甘氨酸,以每1重量份的蜂蜜计,甘氨酸的量为0.075~0.125重量份。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组合物,其中还包含海藻糖。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组合物,其中还包含海藻糖,以每1重量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纠正嘌呤代谢紊乱的组合物,其包含蜂蜜、醋、甘氨酸和海藻糖,四者的重量比为1:0.5~2:0.075~0.125:0.125~0.175。2.根据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包含:蜂蜜1重量份、醋1重量份、甘氨酸0.1重量份、海藻糖0.15重量份。3.根据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包含:蜂蜜1重量份、醋2重量份、甘氨酸0.125重量份、海藻糖0.125重量份。4.根据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包含:蜂蜜1重量份、醋0.5重量份、甘氨酸0.075重量份、海藻糖0.175重量份。5.根据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每1g中的5

羟甲基糠醛含量低于1mg,例如其每1g该组合物中的5

羟甲基糠醛含量低于0.1mg。6.根据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置40
°
C温度3个月后,与其所用蜂蜜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鹤龄魏世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罗诺强施医药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