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触控技术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实时优化红外触控机构,包括背光模组,背光模组的顶部设置有液晶面板,液晶面板的顶部设置有钢化玻璃盖板,钢化玻璃盖板的顶部一侧设置有红外发射端Tx,钢化玻璃盖板的顶部另一侧设置有对应红外接收端Rx,红外发射端Tx和红外接收端Rx相对设置,红外发射端Tx和红外接收端Rx的外部均设置有红外滤光条,红外滤光条的外部设置有型材面框,钢化玻璃盖板的底部设置有胶条。该实时优化红外触控机构,触控效果不过度受控于玻璃盖板的变形量,从而降低生产过程各工序的困难度,降低其他物料和制程管控成本,仅需出厂前校准确保各功能正常,客户端使用前或根据需要校准保证产品效果。用前或根据需要校准保证产品效果。用前或根据需要校准保证产品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时优化红外触控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触控技术
,具体为一种实时优化红外触控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大尺寸触控技术主流有红外触控技术和电容触控技术,红外触控技术因为其方案成本优势占比85%
‑
90%市场份额;红外触控技术是根据红外光LED(称为TD)发射红外光线,接收端的光敏二极管接收红外光线,根据通过光线接收能量的衰减来判定触控点的坐标,从而报点给主板,从而在显示上体现。
[0003]因大尺寸可靠性,使用场景和书写笔的材质的考量,一般红外触控的方案会配合玻璃盖板进行保护,但大尺寸玻璃盖板受尺寸,重量,成型工艺,喷涂工艺和结构固定等影响,一般装配在整机后会有一定程度的外凸变形,从而对触控红外光有局部的遮挡,导致触控局部失效等,目前行业的做法是通过管控玻璃盖板翘曲变形量,结合整机结构设计,生产工序的管控等来优化盖板的外凸变形量,来降低失效问题,但实际效果一般,市场仍然会有运输等过程中出现的盖板变形导致红外触控失灵的客诉。
[0004]因此,提出一种实时优化红外触控机构,用于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时优化红外触控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实时优化红外触控机构,包括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的顶部设置有液晶面板,所述液晶面板的顶部设置有钢化玻璃盖板,所述钢化玻璃盖板的顶部一侧设置有红外发射端Tx,所述钢化玻璃盖板的顶部另一侧设置有对应红外接收端Rx,所述红外发射端Tx和红外接收端Rx相对设置,所述红外发射端Tx和红外接收端Rx的外部均设置有红外滤光条,所述红外滤光条的外部设置有型材面框,所述钢化玻璃盖板的底部设置有胶条。
[0007]背光模组和液晶面板内部线路连接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0008]优选的,所述液晶面板和钢化玻璃盖板之间设置有胶条,所述胶条设置于液晶面板和钢化玻璃盖板之间可视区外边缘位置处。
[0009]优选的,所述型材面框整体套设于钢化玻璃盖板的上方,所述型材面框与钢化玻璃盖板相适配,所述红外滤光条与型材面框的内侧壁相适配。
[0010]优选的,所述钢化玻璃盖板的顶部设置有触控件,所述触控件首选触控笔,所述触控件也可通过手指与触控笔替换使用。
[0011]优选的,还包括三种对钢化玻璃盖板的补偿方案,所述三种对钢化玻璃盖板的补偿方案包括:
[0012]方案一:提升对应红外发射端Tx的电流保证无书写过程的接收强度,对钢化玻璃盖板变形影响进行补偿;
[0013]方案二:加大对应位置触控报点阈值,对钢化玻璃盖板变形影响进行补偿;
[0014]方案三:不考量钢化玻璃盖板实际变形管控,直接进行补偿钢化玻璃盖板变形量。
[0015]优选的,所述方案一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0016]a.针对红外触控方案,根据整机状态保证钢化玻璃盖板变形在管控范围内的多台机器,无书写过程,红外接收端Rx接收信号平均强度分布E1,或者经验标准数值为E1(x,y),将此数值记录在红外触控驱动芯片如MCU的固件中,作为参考数值;
[0017]b.整机增加一个检测按钮,可定期开启检测按钮,默认无触控笔书写。此时针对特定机台进行逐一检测红外接收端Rx信号,强度分布为E2(x,y);
[0018]c.根据红外接收端Rx接收信号分布函数比对,可明确看出信号受损的区域,即钢化玻璃盖板变形影响的位置区域,针对此区域调整对应红外发射端Tx电流强度,从而保证在没有书写时红外接收端Rx信号接收红外发光强度尽可能的接近E1(x,y),保证无书写过程红外接收端Rx接收光强度。
[0019]优选的,所述方案二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0020]a.针对红外触控方案,根据整机状态保证钢化玻璃盖板变形在管控范围内的多台机器,无书写过程,红外接收端Rx接收信号平均强度分布E1(x,y),或者经验标准数值为E1(x,y),将此数值记录在红外触控驱动芯片如MCU的固件中,作为参考数值;
[0021]b.整机增加一个检测按钮,开启检测按钮,默认无触控笔书写。此时针对特定机台进行逐一检测红外接收端Rx信号,强度分布为E2(x,y);
[0022]c.根据红外接收端Rx接收信号分布函数比对,可明确看出信号受损的区域,即钢化玻璃盖板变形影响的位置区域,针对此区域针对性加大对应红外触控触发的阈值,将钢化玻璃盖板变形的进行针对性阈值补偿,从而保证变形区域并没有将光线遮挡量达到红外触发阈值。
[0023]优选的,所述方案三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0024]a.针对红外触控方案,不考量钢化玻璃盖板实际变形,按照平面上,保证实际使用间距尺寸,记录红外接收端Rx接收信号平均强度分布E1(x,y),将此数值记录在红外触控驱动芯片如MCU的固件中,作为参考数值;
[0025]b.整机增加一个检测按钮,开启检测按钮,默认无触控笔书写。此时针对特定机台进行逐一检测红外接收端Rx信号,强度分布为E2(x,y);
[0026]c.根据红外接收端Rx接收信号分布函数比对,可明确看出信号受损的区域,即钢化玻璃盖板变形影响的位置区域,针对此区域针对性加大对应红外触控触发的阈值,将钢化玻璃盖板变形的进行针对性阈值补偿,从而保证变形区域并没有将光线遮挡量达到红外触发阈值;或者针对此区域调整对应红外发射端电流强度,从而保证在没有书写时红外接收端Rx信号接收红外发光强度尽可能的接近E1(x,y),保证无书写过程红外接收端Rx接收光强度。
[0027]优选的,所述胶条可通过胶水或金属框进行替换使用。
[00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29]第一、本专利技术触控效果不过度受控护玻璃盖板的变形量,从而降低生产过程各工序的困难度,降低其他物料和制程管控成本,仅需出厂前校准一起确保各功能正常。
[0030]第二、本专利技术客户端可再次校准,将运输过程中的影响因素降低,降低客诉。
[0031]第三、本专利技术可随时进行校准,降低盖板随时间因素或使用场景搬运等对触控影响。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33]其中:1、背光模组;2、液晶面板;3、钢化玻璃盖板;4、红外发射端Tx;5、红外接收端Rx;6、红外滤光条;7、型材面框;8、胶条;9、触控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5]实施例一
[0036]本实施例为一种实时优化红外触控机构的具体实施方式
[0037]请参阅图1,一种实时优化红外触控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时优化红外触控机构,包括背光模组(1),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1)的顶部设置有液晶面板(2),所述液晶面板(2)的顶部设置有钢化玻璃盖板(3),所述钢化玻璃盖板(3)的顶部一侧设置有红外发射端Tx(4),所述钢化玻璃盖板(3)的顶部另一侧设置有对应红外接收端Rx(5),所述红外发射端Tx(4)和红外接收端Rx(5)相对设置,所述红外发射端Tx(4)和红外接收端Rx(5)的外部均设置有红外滤光条(6),所述红外滤光条(6)的外部设置有型材面框(7),所述钢化玻璃盖板(3)的底部设置有胶条(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时优化红外触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面板(2)和钢化玻璃盖板(3)之间设置有胶条(8),所述胶条(8)设置于液晶面板(2)和钢化玻璃盖板(3)之间可视区外边缘位置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时优化红外触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面框(7)整体套设于钢化玻璃盖板(3)的上方,所述型材面框(7)与钢化玻璃盖板(3)相适配,所述红外滤光条(6)与型材面框(7)的内侧壁相适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时优化红外触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化玻璃盖板(3)的顶部设置有触控件(9),所述触控件(9)首选触控笔,所述触控件(9)也可通过手指与触控笔替换使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时优化红外触控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种对钢化玻璃盖板(3)的补偿方案,所述三种对钢化玻璃盖板(3)的补偿方案包括:方案一:提升对应红外发射端Tx(4)的电流保证无书写过程的接收强度,对钢化玻璃盖板(3)变形影响进行补偿;方案二:加大对应位置触控报点阈值,对钢化玻璃盖板(3)变形影响进行补偿;方案三:不考量钢化玻璃盖板(3)实际变形管控,直接进行补偿钢化玻璃盖板(3)变形量。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实时优化红外触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案一包括如下具体步骤:a.针对红外触控方案,根据整机状态保证钢化玻璃盖板(3)变形在管控范围内的多台机器(标准机器),无书写过程,红外接收端Rx(5)接收信号平均强度分布E1(x,y),或者经验标准数值为E1(x,y),将此数值记录在红外触控驱动芯片如MCU的固件中,作为参考数值;b.整机增加一个检测按钮,可定期开启检测按钮,默认无触控笔书写(且保证不书写不移动不触碰屏幕等),此时针对特定机台进行逐一检测红外接收端Rx(5)信号,强度分布为E2(x,y);c.根据红外接收端Rx(5)接收信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鹏洲,张占军,刘晓雪,曾祥业,孙玲丽,张怡豪,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邦士度眼镜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