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气液分离的全自动排液控制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46361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用于气液分离的全自动排液控制方法及系统,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基于预定监测指标对目标对象进行特征采集,输入积液程度预测模型获取积液高度,基于温度对目标液体的介质粘度进行校正,获取目标液体介质粘度进行积液高度校正,得到目标积液高度并进行预警判断与排液控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测量条件与环境的复杂多样性,一定程度上造成积液高度的测量误差,无法有效确定排液时限与排液量,导致排液控制的准确度不足的技术问题,基于多源监测指标进行参量采集与针对性建模预测,确保预测结果的精准度,基于温度影响确定积液粘度,以确定挂壁高度,排除挂壁高度以准确衡量积液高度,及时确定超限高度并进行全自动精准排液控制。自动精准排液控制。自动精准排液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气液分离的全自动排液控制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分析
,具体涉及用于气液分离的全自动排液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排液控制作为工业化进程中的基础工程,于多个领域中皆有所应用,例如油井排液、排污等,需严格进行液位把控,避免影响正常的工况推进。现有技术中,主要通过辅助设备或介质直接进行检测,由于测量条件与环境的复杂多样性,一定程度上造成积液高度的测量误差,无法有效确定排液时限与排液量,导致排液控制的准确度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供了用于气液分离的全自动排液控制方法及系统,用于针对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测量条件与环境的复杂多样性,一定程度上造成积液高度的测量误差,无法有效确定排液时限与排液量,导致排液控制的准确度不足的技术问题。
[0004]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用于气液分离的全自动排液控制方法及系统。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用于气液分离的全自动排液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积液监测装置内存储有预定监测指标,其中,所述预定监测指标包括预定动态指标和预定静态指标;依次基于所述预定动态指标和所述预定静态指标对目标对象进行特征采集,分别得到目标动态参数和目标静态参数;将所述目标动态参数和所述目标静态参数作为积液程度预测模型的输入参数,得到输出信息,其中,所述输出信息是指所述目标对象的预测积液高度,并将所述预测积液高度作为第一积液高度;获取所述目标对象中的目标液体,并得到所述目标液体的初始液体介质粘度;通过所述积液监测装置中的环境监测单元得到实时环境温度,并基于所述实时环境温度对所述初始液体介质粘度进行校正,得到目标液体介质粘度;根据所述目标液体介质粘度对所述第一积液高度进行校正,得到目标积液高度;通过所述超限预警装置对所述目标积液高度进行预警判断,得到实时判断结果;根据所述实时判断结果控制所述排液控制装置进行所述目标对象的全自动排液。
[0006]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用于气液分离的全自动排液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指标确定模块,所述指标确定模块用于所述积液监测装置内存储有预定监测指标,其中,所述预定监测指标包括预定动态指标和预定静态指标;特征采集模块,所述特征采集模块用于依次基于所述预定动态指标和所述预定静态指标对目标对象进行特征采集,分别得到目标动态参数和目标静态参数;积液程度预测模块,所述积液程度预测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动态参数和所述目标静态参数作为积液程度预测模型的输入参数,得到输出信息,其中,所述输出信息是指所述
目标对象的预测积液高度,并将所述预测积液高度作为第一积液高度;粘度获取模块,所述粘度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对象中的目标液体,并得到所述目标液体的初始液体介质粘度;粘度校正模块,所述粘度校正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积液监测装置中的环境监测单元得到实时环境温度,并基于所述实时环境温度对所述初始液体介质粘度进行校正,得到目标液体介质粘度;积液高度校正模块,所述积液高度校正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液体介质粘度对所述第一积液高度进行校正,得到目标积液高度;预警判断模块,所述预警判断模块用于通过所述超限预警装置对所述目标积液高度进行预警判断,得到实时判断结果;排液控制模块,所述排液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实时判断结果控制所述排液控制装置进行所述目标对象的全自动排液。
[0007]本申请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气液分离的全自动排液控制方法,所述积液监测装置内存储有预定监测指标,包括预定动态指标和预定静态指标,基于此对目标对象进行特征采集,分别得到目标动态参数和目标静态参数,输入积液程度预测模型,得到所述目标对象的预测积液高度,将其作为第一积液高度;获取所述目标对象中的目标液体,并得到所述目标液体的初始液体介质粘度;通过所述积液监测装置中的环境监测单元得到实时环境温度,对所述初始液体介质粘度进行校正,得到目标液体介质粘度;根据所述目标液体介质粘度对所述第一积液高度进行校正,得到目标积液高度,通过所述超限预警装置对所述目标积液高度进行预警判断,基于实时判断结果控制所述排液控制装置进行所述目标对象的全自动排液,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测量条件与环境的复杂多样性,一定程度上造成积液高度的测量误差,无法有效确定排液时限与排液量,导致排液控制的准确度不足的技术问题,基于多源监测指标进行参量采集与针对性建模预测,确保预测结果的精准度,基于温度影响确定积液粘度,以确定挂壁高度,排除挂壁高度以准确衡量积液高度,及时确定超限高度并进行全自动精准排液控制。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申请提供了用于气液分离的全自动排液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提供了用于气液分离的全自动排液控制方法中积液程度预测模型搭建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提供了用于气液分离的全自动排液控制方法中初始液体介质粘度获取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提供了用于气液分离的全自动排液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0009]附图标记说明:指标确定模块11,特征采集模块12,积液程度预测模块13,粘度获取模块14,粘度校正模块15,积液高度校正模块16,预警判断模块17,排液控制模块18。
具体实施方式
[0010]本申请通过提供用于气液分离的全自动排液控制方法及系统,基于预定监测指标
对目标对象进行特征采集,分别得到目标动态参数和目标静态参数,输入积液程度预测模型获取第一积液高度,确定目标液体的初始液体介质粘度并基于实时环境温度对其进行校正,获取目标液体介质粘度进行第一积液高度的校正,得到目标积液高度并进行预警判断与排液控制,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测量条件与环境的复杂多样性,一定程度上造成积液高度的测量误差,无法有效确定排液时限与排液量,导致排液控制的准确度不足的技术问题。
实施例一
[0011]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了用于气液分离的全自动排液控制方法,所述全自动排液控制方法应用于全自动排液控制系统,所述全自动排液控制系统与积液监测装置、超限预警装置和排液控制装置通信连接,所述全自动排液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100:所述积液监测装置内存储有预定监测指标,其中,所述预定监测指标包括预定动态指标和预定静态指标;进一步而言,所述积液监测装置内存储有预定监测指标,本申请步骤S100还包括:步骤S110:组建专家决策组,其中,所述专家决策组包括多个专家;步骤S120:获取所述多个专家中的第一专家,并匹配所述第一专家的第一主观分析结果;其中,所述第一主观分析结果包括影响积液高度的第一主观动态因素指标集和第一主观静态因素指标集;步骤S130:取所述第一主观分析结果的并集作为所述预定监测指标。
[0012]具体而言,排液控制作为工业化进程中的基础工程,于多个领域中皆有所应用,例如油井排液、排污等,需严格进行液位把控,避免影响正常的工况推进,因此全自动化精准排液控制为热点问题。本申请提供的用于气液分离的全自动排液控制方法应用于全自动排液控制系统,所述系统为用于排液全周期管理的总控系统,所述系统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气液分离的全自动排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全自动排液控制方法应用于全自动排液控制系统,所述全自动排液控制系统与积液监测装置、超限预警装置和排液控制装置通信连接,所述全自动排液控制方法包括:所述积液监测装置内存储有预定监测指标,其中,所述预定监测指标包括预定动态指标和预定静态指标;依次基于所述预定动态指标和所述预定静态指标对目标对象进行特征采集,分别得到目标动态参数和目标静态参数;将所述目标动态参数和所述目标静态参数作为积液程度预测模型的输入参数,得到输出信息,其中,所述输出信息是指所述目标对象的预测积液高度,并将所述预测积液高度作为第一积液高度;获取所述目标对象中的目标液体,并得到所述目标液体的初始液体介质粘度;通过所述积液监测装置中的环境监测单元得到实时环境温度,并基于所述实时环境温度对所述初始液体介质粘度进行校正,得到目标液体介质粘度;根据所述目标液体介质粘度对所述第一积液高度进行校正,得到目标积液高度;通过所述超限预警装置对所述目标积液高度进行预警判断,得到实时判断结果;根据所述实时判断结果控制所述排液控制装置进行所述目标对象的全自动排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全自动排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积液监测装置内存储有预定监测指标,包括:组建专家决策组,其中,所述专家决策组包括多个专家;获取所述多个专家中的第一专家,并匹配所述第一专家的第一主观分析结果;其中,所述第一主观分析结果包括影响积液高度的第一主观动态因素指标集和第一主观静态因素指标集;取所述第一主观分析结果的并集作为所述预定监测指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全自动排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目标动态参数和所述目标静态参数作为积液程度预测模型的输入参数,得到输出信息之前,包括:采集历史排液控制记录,并提取所述历史排液控制记录中的第一历史记录;其中,所述第一历史记录包括第一历史监测参数和第一历史积液高度,所述第一历史监测参数包括第一历史动态监测数据和第一历史静态监测数据;基于所述第一历史记录,通过有监督学习、训练、检验得到所述积液程度预测模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全自动排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历史记录,通过有监督学习、训练、检验得到所述积液程度预测模型,包括:基于所述第一历史记录组建监督学习数据组;对所述监督学习数据组进行划分,得到划分结果;对所述划分结果中的第一数据组进行有监督学习,训练得到第一模型;对所述划分结果中的第二数据组进行无监督学习,训练得到第二模型,其中,所述第一数据组与所述第二数据组不同;对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进行集成融合搭建,得到多个预测模型;对比所述多个预测模型并确定所述积液程度预测模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全自动排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预测积液高度
作为第一积液高度之后,还包括:通过所述积液监测装置中的图像采集单元得到实时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平詹锋英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宇薄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