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脱气装置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井下脱气装置,包括连接密封筒,所述连接密封筒的内部设置有脱气连接管,所述连接密封筒的底部设置有油液入料口,所述油液入料口的顶端与脱气连接管的底端之间贯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密封筒与脱气连接管相对的侧面之间设置有回油管,所述脱气连接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支架;本申请可对流经连接密封筒的产出液进行脱气,使得产出液当中的气体得到分离与排出,实现产出液在进泵前的气液两相分离,从而提高机采系统效率,防止气锁现象发生,保证油气井高效开采,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产出液气体未分离的问题。未分离的问题。未分离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井下脱气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脱气装置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井下脱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油气井,亦称“生产井”,专门为采出地下石油或天然气,按一定的布井系统在地层中钻成的孔眼;或由其他钻井转为采油、采气用的井,井中一般下入套管,在套管外壁与井壁间注水泥,以维护井壁及封闭含水层,隔离不同的油层;在套管中还下入油气管。用于开采石油时称“油井”;用于开采天然气时称“天然气井”或“气井”;
[0003]油气井的抽油系统中,井下抽油泵效率的高低对整个系统的效率起到关键性作用,在油气井的生产作业期间,不可避免地存在井下产出液中气体伴随液体一起进泵的现象,这些气体的存在直接导致抽油系统效率偏低,对于高气液比油气井的抽油过程,如果没有采用必要的脱气措施,容易导致气液两相产出液在没有得到充分分离前,大量气体即进入抽油泵,从而造成气锁现象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出一种井下脱气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产出液气体未分离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井下脱气装置,包括连接密封筒,所述连接密封筒的内部设置有脱气连接管,所述连接密封筒的底部设置有油液入料口,所述油液入料口的顶端与脱气连接管的底端之间贯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密封筒与脱气连接管相对的侧面之间设置有回油管,所述脱气连接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支架,两个所述安装支架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驱动叶轮,所述传动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加速螺旋叶片,所述回油管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回油管的底部外表面贯通开设有两个液相出口,所述回油管的上部外表面贯通连接有两个气相出口管,两个所述气相出口管均与连接密封筒的内壁贯通连接。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对流经连接密封筒的产出液进行脱气,使得产出液当中的气体得到分离与排出,实现产出液在进泵前的气液两相分离,从而提高机采系统效率,防止气锁现象发生,保证油气井高效开采,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
[0007]可选的,所述挡板呈伞状,所述挡板的顶面贯通开设有多个贯通孔。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分离出的气体能够与挡板撞击,将气体当中剩余的油液相分离。
[0009]可选的,所述连接管设置在驱动叶轮侧边的正下方。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了产出液进料时能够对加速螺旋叶片进行驱动。
[0011]可选的,两个所述液相出口与气相出口管均呈倾斜设置。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气体与产出液能够快速的流动。
[001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0014]本申请通过脱气连接管、回油管、加速螺旋叶片与连接管的设置,可对流经连接密封筒的产出液进行脱气,使得产出液当中的气体得到分离与排出,实现产出液在进泵前的气液两相分离,从而提高机采系统效率,防止气锁现象发生,保证油气井高效开采,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连接密封筒的正视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连接密封筒;2、脱气连接管;3、油液入料口;4、连接管;5、回油管;6、安装支架;7、传动杆;8、驱动叶轮;9、加速螺旋叶片;10、挡板;11、液相出口;12、气相出口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1
‑
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0]请参照图1和图2,一种井下脱气装置,包括连接密封筒1,连接密封筒1的内部设置有脱气连接管2,连接密封筒1的底部设置有油液入料口3,油液入料口3的顶端与脱气连接管2的底端之间贯通连接有连接管4,连接密封筒1与脱气连接管2相对的侧面之间设置有回油管5,脱气连接管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支架6,两个安装支架6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传动杆7,传动杆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驱动叶轮8,连接管4设置在驱动叶轮8侧边的正下方,传动杆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加速螺旋叶片9,回油管5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挡板10,回油管5的底部外表面贯通开设有两个液相出口11,回油管5的上部外表面贯通连接有两个气相出口管12,两个气相出口管12均与连接密封筒1的内壁贯通连接,两个液相出口11与气相出口管12均呈倾斜设置,产出液经过除砂后能够流入到井下脱气装置当中,在流经油液入料口3时经过连接管4能够对产出液进行加速,使得产出液流入到脱气连接管2当中,连接管4设置在驱动叶轮8的侧边正下方,因此产出液流入时能够带动驱动叶轮8以及传动杆7、加速螺旋叶片9进行转动,产出液经过加速螺旋叶片9时其能够与脱气连接管2的管壁相撞,从而使得产出液当中的气体脱离并沿脱气连接管2进行快速的移动,产出液流过脱气连接管2脱气后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进入到回油管5与脱气连接管2之间的内腔,且能够通过液相出口11进入到回油管5与连接密封筒1之间的内腔排出,而气体能够向上移动并通过气相出口管12排出连接密封筒1,实现对产出液的脱气。
[0021]请参照图2,挡板10呈伞状,挡板10的顶面贯通开设有多个贯通孔,使得分离出的气体能够与挡板10撞击,将气体当中剩余的油液相分离。
[0022]本申请的实施原理为:产出液经过除砂后能够流入到井下脱气装置当中,在流经油液入料口3时经过连接管4能够对产出液进行加速,使得产出液流入到脱气连接管2当中,连接管4设置在驱动叶轮8的侧边正下方,因此产出液流入时能够带动驱动叶轮8以及传动杆7、加速螺旋叶片9进行转动,产出液经过加速螺旋叶片9时其能够与脱气连接管2的管壁相撞,从而使得产出液当中的气体脱离并沿脱气连接管2进行快速的移动,产出液流过脱气连接管2脱气后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进入到回油管5与脱气连接管2之间的内腔,且能够通过液相出口11进入到回油管5与连接密封筒1之间的内腔排出,而气体能够向上移动并通过
气相出口管12排出连接密封筒1,实现对产出液的脱气。
[0023]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下脱气装置,包括连接密封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密封筒(1)的内部设置有脱气连接管(2),所述连接密封筒(1)的底部设置有油液入料口(3),所述油液入料口(3)的顶端与脱气连接管(2)的底端之间贯通连接有连接管(4),所述连接密封筒(1)与脱气连接管(2)相对的侧面之间设置有回油管(5),所述脱气连接管(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支架(6),两个所述安装支架(6)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传动杆(7),所述传动杆(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驱动叶轮(8),所述传动杆(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加速螺旋叶片(9),所述回油管(5)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晶,李流星,聂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骏陇国际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