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综合配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5721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综合配电箱,包括箱体、穿线管和电气元件,所述穿线管位于在箱体上开设的进出线口内侧,穿线管横向呈方形,穿线管主要由主管体和位于主管体外侧的连接法兰构成,主管体包括顶部管壁、底部管壁和两竖向管壁,穿线管通过连接法兰与所述箱体内壁连接,主管体两端分别设置外侧穿线口、内侧穿线口,所述底部管壁朝向箱体外斜向下倾斜,底部管壁的外侧设置有外端与所述进出线口外侧口沿平齐的引流板,用于将沿底部管壁流下的水导流至箱体外部,所述顶部管壁于外侧穿线口处铰接有盖板。本综合配电箱内部采用内置型穿线管,能够解决目前综合配电箱存在的穿线管、箱体分开包装运输存在的步骤麻烦、容易遗漏安装的技术问题。的技术问题。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综合配电箱


[0001]本技术涉及电气设备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综合配电箱。

技术介绍

[0002]配电箱是一种对用电设备进行控制、对过载、短路过电压和漏电起保护作用的一种成套装置,可以广泛应用于民用建筑、商业网点和工矿企业等,在国内外已经被普遍应用。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05452873U的中国技术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综合配电箱,包括箱体和穿线管,其穿线管以外侧凸出的方式安装在箱体的进出线口上,穿线管采用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箱体上,使得穿线管可与箱体进行分体运输,该综合配电箱的确解决了运输过程中焊接固定且向外凸出式的穿线管容易因磕碰出现破损或断裂的问题,但是两者分开运输却增添额外的包装、组装步骤,较为麻烦;穿线管体积小、容易被遗漏安装,导致箱体不能良好封闭从而出现漏水、进灰等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综合配电箱,能够解决目前综合配电箱存在的穿线管、箱体分开包装运输存在的步骤麻烦、容易遗漏安装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综合配电箱,包括箱体、穿线管以及位于箱体内部的电气元件,所述穿线管位于在箱体上开设的进出线口内侧,穿线管横向呈方形,穿线管主要由主管体和位于主管体外侧的连接法兰构成,主管体包括顶部管壁、底部管壁和两竖向管壁,穿线管通过连接法兰与所述箱体内壁连接,主管体两端分别设置外侧穿线口、内侧穿线口,所述底部管壁朝向箱体外斜向下倾斜,底部管壁的外侧设置有外端与所述进出线口外侧口沿平齐的引流板,用于将沿底部管壁流下的水导流至箱体外部,所述顶部管壁于外侧穿线口处铰接有盖板。
[0006]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综合配电箱,穿线管内置在箱体内部而不凸出于箱体外部,在运输过程中不容易因磕碰导致破碎或者断裂,穿线管可在前期组装后随箱体一起运输,一方面,省去分体运输带来的额外包装、组装步骤,另一方面,消除穿线管因体积小到达安装地后遗漏安装的问题,除此之外,穿线管呈收口状,底部管壁朝外斜向下倾斜、将水流向外侧引导,防止雨水天气下在穿线管处形成积水、导致雨水漏入箱体内部影响用电安全,底部管壁外侧设置外延至与进出线口外侧口沿平齐的引流板,避免雨水从穿线管与箱体之间交界处漏入箱体内部;综上,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综合配电箱存在的问题,在保护穿线管不易受碰撞损坏的基础上实现箱体与穿线管整体运输,不容易遗漏安装穿线管,节省运输安装步骤。
[0007]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内壁于进出线口周围焊接有固定螺柱,连接法兰上开设有供固定螺柱穿过的连接孔,固定螺柱上安装有将穿线管固定在箱体内壁上的连接螺母。
[0008]有益效果:采用固定螺柱、连接孔与连接螺母配合的安装结构,避免在箱体外侧设
置开孔与凸起,便于运输并且安装结构不会在运输过程中受到碰撞,保证连接稳固。
[0009]进一步的,所述箱体于进出线口的外侧口沿底部开设有开放凹槽,所述开放凹槽包括朝外、朝上的两侧开口,所述引流板下侧设置伸入开放凹槽内部的挡板。
[0010]有益效果:挡板挡在进出线口底部的外侧,形成外翻结构,避免水从引流板和箱体之间的缝隙流入箱体内部,提升防水能力。
[0011]进一步的,所述盖板的水平两侧与两竖向管壁之间连接有扇形折叠挡片。
[0012]有益效果:综合配电箱实际使用过程中,盖板向外翻起,设置扇形折叠挡片对盖板两侧进行防护,以免灰尘从盖板两侧进入箱体内,运输过程中,扇形折叠挡片压缩、盖板收回。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综合配电箱的具体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图1中A处的细节放大图;
[0015]附图标记:1

箱体;2

穿线管;3

主管体;4

连接法兰;5

顶部管壁;6

底部管壁;7

内侧穿线口;8

外侧穿线口;9

引流板;10

挡板;11

开放凹槽;12

固定螺柱;13

连接螺母;14

盖板;15

扇形折叠挡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17]本技术的一种综合配电箱的具体实施例1:
[0018]如图1所示,本综合配电箱包括箱体1、穿线管2以及位于箱体1内部的电气元件,箱体1侧壁上开设有供电线进出的进出线口并在进出线口的内侧安装穿线管2。具体的,穿线管2的结构如图2所示,横向呈方形,包括主管体3、位于主管体3外侧并与箱体1内壁连接的连接法兰4,其中箱体1内壁于进出线口周围焊接固定有四个固定螺柱12,与此对应的,连接法兰4上设置供固定螺柱12穿过的四个连接孔,使固定螺柱12穿过连接孔后将连接螺母13旋装在固定螺柱12上、完成穿线管2的安装。以上可拆安装结构可避免在箱体外侧打孔或者设置其他安装结构,保证箱体封闭性、安装结构在运输过程中不易受到撞击。
[0019]主管体3包括两竖向管壁、顶部管壁5和底部管壁6并且主管体3的两端分别具有内侧穿线口7和外侧穿线口8,一方面,顶部管壁5于内侧穿线口8处铰接有盖板14,另一方面,底部管壁6朝向箱体外呈斜向下倾斜状态,底部管壁6外侧连接有向外延伸的引流板9,引流板9的外端与进出线口外侧口沿平齐,除此之外,箱体于进出线口的外侧口沿底部开设有开放凹槽11,开放凹槽11同时具有朝上和朝外的开口,引流板9下侧设有向下延伸、伸入开放凹槽11内部的挡板10,挡板10呈外翻结构,溅入主管体3内部的水流受重力作用顺着底部管壁8流下,流至引流板9后流出箱体,设置引流板9和挡板10可充分避免水流沿箱体与穿线管之间交界处流入箱体内部。除此之外,盖板14的水平两侧与两竖向管壁之间连接有扇形折叠挡片15,运输过程中盖板14呈收回状态,扇形折叠挡片15压缩,安装完成综合配电箱使用时,盖板14外翻搭在电线外侧,扇形折叠挡片15展开,在穿线管的外侧形成充分防护作用,达到防雨防尘的目的。
[0020]综上,本综合配电箱采用内置型穿线管,能够在整体运输的基础上避免运输过程
中穿线管受磕碰损坏,节省运输前后的拆装、包装步骤,运输更为方便,自然的解决了穿线管分体运输后续容易漏装的问题,并且还具有防尘效果好、防雨水溅入、穿线管处不易形成积水的优点,具有较好实用性。
[0021]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综合配电箱,包括箱体、穿线管以及位于箱体内部的电气元件,其特征是,所述穿线管位于在箱体上开设的进出线口内侧,穿线管横向呈方形,穿线管主要由主管体和位于主管体外侧的连接法兰构成,主管体包括顶部管壁、底部管壁和两竖向管壁,穿线管通过连接法兰与所述箱体内壁连接,主管体两端分别设置外侧穿线口、内侧穿线口,所述底部管壁朝向箱体外斜向下倾斜,底部管壁的外侧设置有外端与所述进出线口外侧口沿平齐的引流板,用于将沿底部管壁流下的水导流至箱体外部,所述顶部管壁于外侧穿线口处铰接有盖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林王泉刘绍俊刘德义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信电电器集团输配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