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簧片引导的可定向弯曲介入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5599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介入导管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金属簧片引导的可定向弯曲介入导管。主要包括介入导管,所述介入导管分布若干个带有孔洞的定向位点,一弹性金属簧片穿入定向位点,所述弹性金属簧片的端部固定于前端定向位点,以控制所述介入导管弯曲;一外保护层覆盖于定向位点且设置于所述介入导管外缘,外保护层起到保护金属簧片和定向位点的作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介入导管植入时弯曲的问题。解决了介入导管植入时弯曲的问题。解决了介入导管植入时弯曲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簧片引导的可定向弯曲介入导管


[0001]本技术涉及介入导管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金属簧片引导的可定向弯曲介入导管。

技术介绍

[0002]在临床工作中,经血管腔将介入导管送到身体深处的特定位置时,操作的医生常需要导管前端定向弯曲,以便于通过特定的生理孔道。在现有的技术中,缺乏这种前端可定向弯曲的介入导管,操作医生只能依赖远端的扭矩力和血流方向将导管远端“漂浮”前进,不仅浪费了大量时间,更需要丰富的经验才能完成导管的植入。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导管植入弯曲的需求,本方案应用三个固定位点使弹性的金属引导簧片定向弯曲,从而实现介入导管的定向弯曲。
[0004]通过定向位点引导簧片弯曲方向和簧片的特性,在递送簧片时,可使介入导管定向弯曲,增加其通过人体生理孔道的可能性。
[0005]本技术主要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金属簧片引导的可定向弯曲介入导管,包括介入导管,所述介入导管分布若干个带有孔洞的定向位点,一弹性金属簧片穿入定向位点,所述弹性金属簧片的端部固定于前端定向位点,以控制所述介入导管弯曲。
[0007]优选地,介入导管为柔韧性较大的、定应力伸长率较小的导管。所述定向位点为附着于介入导管的方体或者圆柱体。定向位点与介入导管为相同的材质。
[0008]进一步地,外保护层覆盖于定向位点且设置于所述介入导管外缘,外保护层起到保护金属簧片和定向位点的作用,其与介入导管材质相同。
[0009]进一步地,所述定向位点为等距离分布,以便于介入导管形成均匀的弯曲状态。
[0010]进一步地,所述弹性金属簧片滑动于非前端定向位点的孔洞内。即所述定向位点包括第一定向位点、第二定向位点以及第三定向位点;所述弹性金属簧片穿过且滑动于第一定向位点、第二定向位点的孔洞内,所述弹性金属簧片前端固定于第三定向位点的孔洞内。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定向位点的高度大于第一定向位点、第三定向位点的高度。同理的,第二定向位点内的孔洞的高度大于第一定向位点、第三定向位点内孔洞的高度。
[0012]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由于定向位点引导簧片弯曲方向和簧片的特性,通过递送簧片,使介入导管前端定向弯曲,增加其通过人体生理孔道的可能性,节省植入导管的时间,提高植入导管的准确性,节约操作人员的培养成本。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某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中弹性金属簧片的示意图;图(a)为弹性金属簧片的俯视图;图(b)为弹性金属簧片的侧视图;
[0016]图3是本技术中弹性金属簧片与定向位点连接关系示意图;
[0017]图4是本技术某一具体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8]图中各编号:1、外保护层;2、定向位点;201、第一定向位点;202、第二定向位点;203、第三定向位点;3、弹性金属簧片;4、介入导管。
具体实施例
[0019]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0]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的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0021]本技术用于远距离介入导管的递送放置,其将金属簧片引导的可定向弯曲介入导管,通过递送金属簧片实现导管的定向弯曲,方便导管的置入到位。
[0022]请参阅图1

3,本装置包括介入导管4、分布于介入导管4上的定向位点2以及弹性金属簧片3,3个定向位点2等距离分布于介入导管4外缘上,从左至右依次为第一定向位点201、第二定向位点202、第三定向位点203,第三定向位点203为前端定向位点2。3个定向位点2为圆柱体,其内开设孔洞,孔洞的宽度略大于弹性金属簧片3的宽度,弹性金属簧片3可传入定向位点2的孔洞内。第二定向位点202的高度大于第一定向位点201和第二定向位点202。弹性金属簧片3穿入第一定向位点201和第二定向位点202的孔洞内,且可在其中滑动,与上述两个定向位点2不同的是,弹性金属簧片3固定于第三定向位点203的孔洞内,不可滑动。可以理解的是,定向位点2可以与介入导管4一体成型,或分别设置。
[0023]在本实施中,第一定向位点201和第三定向位点203的孔洞位于其下端,第二定向位点202的孔洞位于其上端。如图3所示,由于不同高度的放置孔洞,弹性金属簧片3形成以第二定向位点202为最高点的形变状态,位于第二定向位点202的弹性金属簧片3于两侧方向高度逐渐递减。
[0024]在本实施中,定向位点2外还覆盖有外保护层1,外保护层1用于保护金属簧片和定向位点2,防止其与血管内壁接触。外保护层1与介入导管4为相同的材质,适用于血管腔。外保护层1截面可为附着于介入导管4的矩形形状或者圆形。
[0025]请参阅图4,图4为本装置的使用状态图,由于第三定向位点203的孔洞限制前端弹性金属簧片3移动,递送簧片时,弹性金属簧片3会以第三定向位点203为支点,以最高的第
二定向位点202为弯曲点产生形变,从而形成弯曲状的簧片。在本实施例中,定向位点2附着于介入导管4外缘上,弹性金属簧片3穿入定向位点2,因而在弹性金属簧片3的驱使下,介入导管4也产生同弹性金属簧片3相当的形变,于介入导管4前端定向弯曲,以此达到介入导管4植入时弯曲的需求。
[0026]本技术的使用方法:1、定向位点2引导簧片弯曲方向,使簧片只能向一个方向弯曲;2、递送簧片,使介入导管4前端定向弯曲;3、在超声或者CT等可视技术的引导下,转动介入导管4,使其前端弯曲指向拟前进的方向,以增加递送导管的准确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簧片引导的可定向弯曲介入导管,包括介入导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介入导管(4)分布若干个带有孔洞的定向位点(2),一弹性金属簧片(3)穿入定向位点(2),所述弹性金属簧片(3)的端部固定于前端定向位点,以控制所述介入导管(4)弯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簧片引导的可定向弯曲介入导管,其特征在于,一外保护层(1)覆盖于定向位点(2)且设置于所述介入导管(4)外缘。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簧片引导的可定向弯曲介入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金属簧片(3)滑动于非前端定向位点的孔洞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簧片引导的可定向弯曲介入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向位点(2)为等距离分布。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启超缪长虹陈万坤殷罗悦谢婷婷孙晨雨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