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静电高透保护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5542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抗静电高透保护膜,其包括PET基膜层、硅胶吸附层、HC处理层和抗静电涂层,PET基膜层的下端设有一层硅胶吸附层,PET基膜层的上端设有一层HC处理层,HC处理层的上端设有一层抗静电涂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用复合防静电层,防静电层在更加均匀布置;采用硅胶吸附在屏幕上,不会出现调整后失去黏性的问题。性的问题。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静电高透保护膜


[0001]本技术涉及抗静电高透保护膜,属于保护膜领域。

技术介绍

[0002]手机贴膜通常用来美化手机,同时对手机的液晶显示屏幕起到保护作用,众所周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智能手机屏幕为玻璃制成,其易碎不耐刮蹭,影响手机的使用寿命,因此,手机贴膜成为了一种必需品。在手机使用过程中,从口袋拿出时经常会因为摩擦产生静电,而影响使用者体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很多手机贴膜会增加抗静电功能。
[0003]公开号为CN209555130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高硬度抗蓝光抗静电保护膜”,本专利通过设置有第一防静电层和第二防静电层,可以防止手机使用时屏幕上产生的静电,防止静电对屏幕的触控和手机的性能产生影响。但是两层防静电层分开设置,这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难度很高,成本高;同时该贴膜采用贴合层进行粘贴在屏幕上,而常用的贴合层均为胶水,这在进行贴附调整时会逐渐失去黏性,进而影响到贴膜平整贴附后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抗静电高透保护膜,该保护膜采用复合防静电层,防静电层在更加均匀布置,同时采用硅胶吸附在屏幕上,不会出现调整后失去黏性的问题。
[0005]本技术通过下述方案实现:抗静电高透保护膜,其包括PET基膜层、硅胶吸附层、HC处理层和抗静电涂层,所述PET基膜层的下端设有一层所述硅胶吸附层,所述PET基膜层的上端设有一层所述HC处理层,所述HC处理层的上端设有一层所述抗静电涂层。<br/>[0006]所述硅胶吸附层的下端设有一层内离型膜层。
[0007]所述抗静电涂层的上端设有一层外离型膜层。
[0008]所述抗静电涂层的厚度为6um。
[0009]所述抗静电涂层分为外抗静电涂层和内抗静电涂层,所述外抗静电涂层设置在所述内抗静电涂层的上端。
[0010]所述外抗静电涂层为2um,所述内抗静电涂层为4um。
[0011]所述HC处理层为AR高透膜。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3]1、本技术抗静电高透保护膜采用复合防静电层,防静电层在更加均匀布置;
[0014]2、本技术抗静电高透保护膜采用硅胶吸附在屏幕上,不会出现调整后失去黏性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抗静电高透保护膜实施例一的正视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抗静电高透保护膜实施例一的正视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为PET基膜层,2为硅胶吸附层,3为HC处理层,4为抗静电涂层,5为内离型膜层,6为外离型膜层,7为外抗静电涂层,8为内抗静电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图1

2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保护范围不局限所述内容。
[0019]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且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
[0020]为了清楚,不描述实际实施例的全部特征,在下列描述中,不详细描述公知的功能和结构,因为它们会使本技术由于不必要的细节而混乱,应当认为在任何实际实施例的开发中,必须做出大量实施细节以实现开发者的特定目标,例如按照有关系统或有关商业的限制,由一个实施例改变为另一个实施例,另外,应当认为这种开发工作可能是复杂和耗费时间的,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仅仅是常规工作。
[0021]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抗静电高透保护膜,其包括PET基膜层1、硅胶吸附层2、HC处理层3和抗静电涂层4,PET基膜层1的下端设有一层硅胶吸附层2,PET基膜层1的上端设有一层HC处理层3,HC处理层3的上端设有一层抗静电涂层4,硅胶吸附层2的下端设有一层内离型膜层5,抗静电涂层4的上端设有一层外离型膜层6,抗静电涂层4的厚度为6um,HC处理层3为AR高透膜。
[0022]抗静电涂层8的加工步骤如下:
[0023]S1、将所述聚氨酯树脂100份、正丁醇60份、辛基硫酸钠5份、对苯二甲酸二辛酯12份、乙氧基化烷基胺3份、醋酸异丁酯20份、三亚乙基四胺0.5份、羟基丙烯酸乙酯2份、硅烷类偶合剂2份、抗氧化剂0.5份、流平剂0.2份混合、溶剂水50份,搅拌均匀后,得到涂覆液,以上份数均按重量计;
[0024]S2、以喷涂方式将S1获得的涂覆液均匀涂覆于所述基材层上;
[0025]S3、将涂覆液烘干,烘烤干燥获得抗静电膜。
[0026]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抗静电高透保护膜,其包括PET基膜层1、硅胶吸附层2、HC处理层3和抗静电涂层4,PET基膜层1的下端设有一层硅胶吸附层2,PET基膜层1的上端设有一层HC处理层3,HC处理层3的上端设有一层抗静电涂层4,硅胶吸附层2的下端设有一层内离型膜层5,抗静电涂层4的上端设有一层外离型膜层6,抗静电涂层4的厚度为6um。抗静电涂层4分为外抗静电涂层7和内抗静电涂层8,外抗静电涂层7设置在内抗静电涂层8的上端,外抗静电涂层7为2um,内抗静电涂层8为4um,HC处理层3为AR高透膜。
[0027]尽管已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和列举,应当理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上述实施例做出修改或者采用等同的替代方案,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在不偏离本技术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抗静电高透保护膜,其特征在于,其包括PET基膜层(1)、硅胶吸附层(2)、HC处理层(3)和抗静电涂层(4),所述PET基膜层(1)的下端设有一层所述硅胶吸附层(2),所述PET基膜层(1)的上端设有一层所述HC处理层(3),所述HC处理层(3)的上端设有一层所述抗静电涂层(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高透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吸附层(2)的下端设有一层内离型膜层(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高透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涂层(4)的上端设有一层外离型膜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茂焱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名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