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混料用下料口出料辅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5020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出料辅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混料用下料口出料辅助结构。其技术方案包括:所述料罐的底端设有连接管,所述料罐通过连接管和第一三通接头与第一阀门连通,所述第一阀门通过连接管与缓存罐连通,所述缓存罐通过连接管连接有第二三通接头,所述缓存罐通过连接管和第二三通接头连接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阀门连接有下料管,所述第一三通接头和第二三通接头上连接有支管,所述第一三通接头和第二三通接头通过支管连接有蠕动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精准对下料量进行控制,确保原料的配置比例,从而确保原料的配制效果。从而确保原料的配制效果。从而确保原料的配制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混料用下料口出料辅助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出料辅助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混料用下料口出料辅助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原料混合时,需要根据实际要求进行比例稀释混合,通常采用人工调配的方式,不仅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还不便于集中安全管理,降低生产效率,且占用过多的场地,现有技术中也有采用自动混料设备进行下料,但在下料时多是对下料量进行预估,无法准确进行精准下料,进而影响原料的配制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混料用下料口出料辅助结构,解决了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
[0005]一种自动混料用下料口出料辅助结构,包括料罐、第一阀门、缓存罐、第二阀门和蠕动泵,所述料罐的底端设有连接管,所述料罐通过连接管和第一三通接头与第一阀门连通,所述第一阀门通过连接管与缓存罐连通,所述缓存罐通过连接管连接有第二三通接头,所述缓存罐通过连接管和第二三通接头连接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阀门连接有下料管,所述第一三通接头和第二三通接头上连接有支管,所述第一三通接头和第二三通接头通过支管连接有蠕动泵。
[000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时,使用者将第一阀门打开,同时将第二阀门闭合,料管内的原料通过第一阀门进入缓存罐内,并通过缓存罐进行称量,当缓存罐内的原料量接近所需量时,使用者闭合第一阀门,之后使用者将蠕动泵接通电源,通过蠕动泵将缓存罐内多余的原料抽至料罐内或将料罐内的原料抽入缓存罐内补充所需量,从而达到对下料量进行精准控制的效果,之后使用者打开第二阀门进行下料,下料之后使用者再次闭合第二阀门,并重复以上步骤。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8]进一步,所述蠕动泵通过第一三通接头与料罐连通,所述蠕动泵通过第二三通接头与缓存罐连通。
[000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将料罐内的原料转移至缓存罐,或将缓存罐内的原料转移至料罐内。
[0010]进一步,所述缓存罐上开设有刻度线。
[001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通过刻度线对缓存罐内的原料进行称量。
[0012]进一步,所述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的型号相同。
[001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降低设备的维护成本。
[0014]进一步,所述连接管与下料管的型号相同,且所述缓存罐通过下料管与混料设备连通。
[001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将称量之后的原料通入混料设备内。
[0016]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001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18]在附图中:
[0019]图1为本技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1]1、料罐;2、第一三通接头;3、第一阀门;4、连接管;5、缓存罐;6、第二三通接头;7、下料管;8、第二阀门;9、支管;10、蠕动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技术。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
[0023]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
[0024]实施例一
[0025]一种自动混料用下料口出料辅助结构,包括料罐1、第一阀门3、缓存罐5、第二阀门8和蠕动泵10,料罐1的底端设有连接管4,料罐1通过连接管4和第一三通接头2与第一阀门3连通,第一阀门3通过连接管4与缓存罐5连通,缓存罐5上开设有刻度线,缓存罐5通过连接管4连接有第二三通接头6,缓存罐5通过连接管4和第二三通接头6连接有第二阀门8,第一阀门3和第二阀门8的型号相同,使用者将第一阀门3打开,同时将第二阀门8闭合,料管内的原料通过第一阀门3进入缓存罐5内,并通过缓存罐5进行称量,当缓存罐5内的原料量接近所需量时,使用者闭合第一阀门3,之后使用者将蠕动泵10接通电源,通过蠕动泵10将缓存罐5内多余的原料抽至料罐1内或将料罐1内的原料抽入缓存罐5内补充所需量,从而达到对下料量进行精准控制的效果,之后使用者打开第二阀门8进行下料,下料之后使用者再次闭合第二阀门8,并重复以上步骤。
[0026]第二阀门8连接有下料管7,连接管4与下料管7的型号相同,且缓存罐5通过下料管7与混料设备连通,第一三通接头2和第二三通接头6上连接有支管9,第一三通接头2和第二三通接头6通过支管9连接有蠕动泵10,蠕动泵10通过第一三通接头2与料罐1连通,蠕动泵10通过第二三通接头6与缓存罐5连通。
[0027]基于实施例1的一种自动混料用下料口出料辅助结构在使用时:使用者将第一阀门3打开,同时将第二阀门8闭合,料管内的原料通过第一阀门3进入缓存罐5内,并通过缓存罐5进行称量,当缓存罐5内的原料量接近所需量时,使用者闭合第一阀门3,之后使用者将蠕动泵10接通电源,通过蠕动泵10将缓存罐5内多余的原料抽至料罐1内或将料罐1内的原料抽入缓存罐5内补充所需量,从而达到对下料量进行精准控制的效果,之后使用者打开第二阀门8进行下料,下料之后使用者再次闭合第二阀门8,并重复以上步骤。
[0028]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技术;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利用以上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技术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技术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混料用下料口出料辅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料罐(1)、第一阀门(3)、缓存罐(5)、第二阀门(8)和蠕动泵(10),所述料罐(1)的底端设有连接管(4),所述料罐(1)通过连接管(4)和第一三通接头(2)与第一阀门(3)连通,所述第一阀门(3)通过连接管(4)与缓存罐(5)连通,所述缓存罐(5)通过连接管(4)连接有第二三通接头(6),所述缓存罐(5)通过连接管(4)和第二三通接头(6)连接有第二阀门(8),所述第二阀门(8)连接有下料管(7),所述第一三通接头(2)和第二三通接头(6)上连接有支管(9),所述第一三通接头(2)和第二三通接头(6)通过支管(9)连接有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宪更颜新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鲁美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