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击试验台用气浮式地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4913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冲击试验台用气浮式地基结构,包括用于支撑冲击试验台的配重块、位于配重块下方的支撑钢板、用于顶起配重块的减震气囊、设置在支撑面上用于支撑支撑钢板的地基层,配重块上表面平行于水平面、下表面中部具有向下凸出的凸台,支撑钢板的四周从配重块侧壁向外水平伸出,减震气囊设置在凸台侧壁、配重块下表面、支撑钢板上表面围成的环形安装腔内,使凸台下表面与支撑钢板上表面之间形成减震间隙,该地基结构既能通过配重块自重降低冲击,又能通过减震气囊压缩降低冲击,还能通过减震间隙避让配重块的下移,释放能量,并通过支撑钢板将配重块、减震气囊传递的冲击分散,降低对地基层的冲击,成本低、对支撑面的保护效果好。护效果好。护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击试验台用气浮式地基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冲击试验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冲击试验台用气浮式地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冲击试验台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室测试仪器,用于模拟产品在实际使用时承受冲击破坏的能力,以此来评定产品结构的抗冲击能力,并通过试验数据,优化产品结构强度,提高产品质量。
[0003]传统的冲击试验台大多通过负载的自由跌落进行冲击试验,在试验时,会对支撑冲击试验台的支撑面产生较大的冲击,为减小冲击,保护支撑面,通常采用在冲击试验台底部设置配重并加装隔振装置(隔振片、隔振簧)的方式减小对地面的冲击,但对于负载重(100KG以上)、冲击指标高(3000g以上)的大型冲击试验台而言,采用这种方式所需配重的重量极大,对隔振装置承受重量及冲击力的要求也极高,不仅增大了设备成本,还降低了对支撑面的保护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成本低、保护效果好的冲击试验台用气浮式地基结构。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冲击试验台用气浮式地基结构,包括:
[0006]配重块,所述配重块为钢筋混凝土块,所述配重块用于支撑冲击试验台,所述配重块的上表面平行于水平面,所述配重块的下表面的中部具有向下凸出的凸台;
[0007]支撑钢板,所述支撑钢板位于所述配重块下方,所述支撑钢板的四周从所述配重块的侧壁向外水平伸出;
[0008]减震气囊,所述减震气囊设置在所述凸台的侧壁、所述配重块的下表面、所述支撑钢板的上表面围成的环形安装腔内,所述减震气囊用于顶起所述配重块,使所述凸台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钢板的上表面之间形成减震间隙;
[0009]地基层,所述地基层设置在支撑面上,所述地基层用于支撑所述支撑钢板,所述地基层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钢筋混凝土层。
[0010]优选地,所述配重块的侧壁还设有与所述减震气囊相连通的储气罐。
[0011]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储气罐有多个。
[0012]优选地,所述配重块内预埋有用于连接冲击试验台的地脚螺栓,所述地脚螺栓的螺杆部向上伸出所述配重块的上表面。
[0013]优选地,所述减震气囊有多个,多个所述减震气囊沿所述环形安装腔的延伸方向依次间隔设置。
[0014]优选地,所述钢筋混凝土层的上下表面设有防水层。
[0015]优选地,所述地基层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钢筋混凝土层下方的砂石层。
[0016]优选地,所述冲击试验台用气浮式地基结构设置在地坑内,所述地坑的侧壁也设有所述地基层。
[0017]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地坑内设有踏板架,所述踏板架设置在所述配重块的四周,所述踏板架上连接有踏板,所述踏板用于桥接所述地坑的口沿部与所述冲击试验台。
[0018]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踏板为工业花纹钢板。
[0019]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20]本技术提供的冲击试验台用气浮式地基结构,包括用于支撑冲击试验台的配重块、位于配重块下方的支撑钢板、用于顶起配重块的减震气囊、设置在支撑面上用于支撑支撑钢板的地基层,配重块为钢筋混凝土块,其上表面平行于水平面,其下表面中部具有向下凸出的凸台,支撑钢板的四周从配重块的侧壁向外水平伸出,减震气囊设置在凸台侧壁、配重块下表面、支撑钢板上表面围成的环形安装腔内,使凸台下表面与支撑钢板上表面之间形成减震间隙,地基层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钢筋混凝土层,在冲击试验台运行时,既能够通过配重块的自重降低冲击,又能够通过减震气囊的压缩降低冲击,还能够通过减震间隙对配重块的下移形成避让,释放配重块下移的部分能量,并通过支撑钢板将配重块、减震气囊传递的冲击分散,降低对地基层的冲击,再结合地基层自身结构的抗冲击能力,能够大幅降低对支撑面的冲击,成本低、对支撑面的保护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立体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剖视示意图。
[0023]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剖视示意图。
[0024]其中:10.配重块;10a.钢筋;10b.混凝土;11.凸台;12.储气罐;20.支撑钢板;30.减震气囊;31.环形安装腔;32.减震间隙;40.地基层;41.钢筋混凝土层;41a.钢筋;41b.混凝土;42.防水层;43.砂石层;50.支撑面;60.地坑;61.踏板架;62.踏板;70.冲击试验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0026]本技术中描述的上下方向为图2中的上下方向。
[0027]实施例一
[0028]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冲击试验台用气浮式地基结构,包括:配重块10、支撑钢板20、减震气囊30、地基层40,其中,配重块10为钢筋混凝土块,配重块10内设有钢筋10a和混凝土10b,配重块10用于支撑冲击试验台70,配重块10的上表面平行于水平面,配重块10的下表面中部具有向下凸出的凸台11;支撑钢板20位于配重块10下方,支撑钢板20的四周从配重块10的侧壁向外水平伸出;减震气囊30设置在凸台11的侧壁、配重块10的下表面、支撑钢板20的上表面围成的环形安装腔31内,减震气囊30用于顶起配重块10,使凸台11的下表面与支撑钢板20的上表面之间形成减震间隙32,减震气囊30有多个,多个减震气囊30沿环形安装腔31的延伸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地基层40设置在支撑面50上,地基层40用于支撑支撑钢板20,地基层40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钢筋混凝土层41,钢筋混凝土层41内
设有钢筋41a和混凝土41b。
[0029]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在冲击试验台运行时,既能够通过配重块的自重降低冲击,又能够通过减震气囊的压缩降低冲击,还能够通过减震间隙对配重块的下移形成避让,释放配重块下移的部分能量,并通过支撑钢板将配重块、减震气囊传递的冲击分散,降低对地基层的冲击,再结合地基层自身结构的抗冲击能力,能够大幅降低对支撑面的冲击,成本低、对支撑面的保护效果好。
[0030]为方便补气并平衡气压,在本实施例中,配重块10的侧壁还设有与减震气囊30相连通的储气罐12,储气罐12有六个,其中四个两两对称分布在配重块10长边侧的侧壁上,另外两个对称分布在配重块10短边侧的侧壁上。
[0031]在本实施例中,配重块20内预埋有用于连接冲击试验台70的地脚螺栓(图中未示出),地脚螺栓的螺杆部向上伸出配重块10的上表面。
[0032]在本实施例中,钢筋混凝土层41的上下表面设有防水层42,地基层40还包括设置在钢筋混凝土层41下方的砂石层43。
[003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钢筋混凝土层41和砂石层43的厚度均不小于400mm,钢筋10a采用12#钢筋,钢筋41a采用10#钢筋,钢筋10a、41a的间距、配重块10的重量、混凝土10b、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击试验台用气浮式地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配重块,所述配重块为钢筋混凝土块,所述配重块用于支撑冲击试验台,所述配重块的上表面平行于水平面,所述配重块的下表面的中部具有向下凸出的凸台;支撑钢板,所述支撑钢板位于所述配重块下方,所述支撑钢板的四周从所述配重块的侧壁向外水平伸出;减震气囊,所述减震气囊设置在所述凸台的侧壁、所述配重块的下表面、所述支撑钢板的上表面围成的环形安装腔内,所述减震气囊用于顶起所述配重块,使所述凸台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钢板的上表面之间形成减震间隙;地基层,所述地基层设置在支撑面上,所述地基层用于支撑所述支撑钢板,所述地基层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钢筋混凝土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试验台用气浮式地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的侧壁还设有与所述减震气囊相连通的储气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击试验台用气浮式地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罐有多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试验台用气浮式地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内预埋有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兴东许坚宋雪芹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福艾斯振动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