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能减震地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4555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能减震地脚,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抽油的油泵,底座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减震的第一减震机构,第一减震机构外壁设置有减震筒,减震筒的顶部设置有两个转动槽,两个转动槽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板,两个连接板的顶部分别开设有插孔,两个插孔的内部分别穿插连接有螺母,减震筒的两侧顶部均设置有插槽,两个插槽的内部和分别螺母的外壁螺纹穿插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转动机构的结构设计,转动机构包括减震筒、连接板和螺母,减震筒和连接板转动连接,减震筒的内部设置有内腔,连接板的顶部和螺母穿插连接,减震筒的顶部设置有插槽,螺母与插槽螺纹穿插连接。纹穿插连接。纹穿插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能减震地脚


[0001]本技术涉及减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气能减震地脚。

技术介绍

[0002]许多油泵都设计有空气能减震地脚,用于减缓震动,空气能减震地脚的侧边会填充有用于减震的填充物,但是现存的许多空气能减震地脚的填充物都不能够随意进行调节更换,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空气能减震地脚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能减震地脚,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气能减震地脚,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抽油的油泵,所述底座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减震的第一减震机构,所述第一减震机构外壁设置有减震筒,所述减震筒的顶部设置有两个转动槽,两个所述转动槽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分别开设有插孔,两个所述插孔的内部分别穿插连接有螺母,所述减震筒的两侧顶部均设置有插槽,两个所述插槽的内部分别和螺母的外壁螺纹穿插连接。
[0005]优选的,所述第一减震机构包括上部套筒,所述上部套筒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底部设置有下部套筒,所述上部套筒的外壁和下部套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下部套筒的外壁和减震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上部套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部和底座的底部螺纹穿插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活塞杆的顶部两侧和上部套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活塞杆的底部和下部套筒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下部套筒的外壁和减震筒的内壁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减震筒的内部设置有腔室,所述腔室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橡胶块和第二橡胶块,所述减震筒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减震机构。
[0008]优选的,所述第二减震机构包括多个支撑杆,多个所述支撑杆的内部设置有内壁,多个所述内壁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多个所述支撑杆和滑杆的外壁套设有伸缩弹簧,多个所述滑杆的顶部均和减震筒的底部固定连接,多个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
[0009]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0]本技术利用转动机构的结构设计,转动机构包括减震筒、连接板和螺母,减震筒和连接板转动连接,减震筒的内部设置有内腔,连接板的顶部和螺母穿插连接,减震筒的顶部设置有插槽,螺母与插槽螺纹穿插连接,用于关闭腔室口,腔室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橡胶块和第二橡胶块,用于吸收震动时所产生的力。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主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第一减震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技术第二减震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底座;2、油泵;3、第一减震机构;301、上部套筒;302、活塞杆;303、下部套筒;304、减震筒;305、第一橡胶块;306、第二橡胶块;307、连接板;308、螺母;309、螺纹杆;4、第二减震机构;401、支撑杆;402、滑杆;403、伸缩弹簧;404、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

4所示的一种空气能减震地脚,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抽油的油泵2,底座1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减震的第一减震机构3。
[0018]需要说明的是,上部套筒301的内壁和活塞杆302的顶部两侧滑动连接,由于活塞杆302和上部套筒301在密封的情况下滑动连接,因此,当上部套筒301受到震动使活塞杆302在其内部滑动时,产生空气。
[0019]具体的,第一减震机构3包括上部套筒301,上部套筒301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杆302,活塞杆302的底部设置有下部套筒303,上部套筒301的外壁和下部套筒303的内壁滑动连接,下部套筒303的外壁和减震筒304的内壁固定连接,上部套筒3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309,螺纹杆309的顶部和底座1的底部螺纹穿插连接。
[0020]需要说明的是,上部套筒301和下部套筒303滑动连接,活塞杆302的底部和下部套筒303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当上部套筒301和下部套筒303滑动时,下部套筒303会带动活塞杆302在上部套筒301的内壁滑动。
[0021]第一减震机构3外壁设置有减震筒304,减震筒304的顶部设置有两个转动槽,两个转动槽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板307,两个连接板307的顶部分别开设有插孔,两个插孔的内部分别穿插连接有螺母308,减震筒304的两侧顶部均设置有插槽,两个插槽的内部分别和螺母308的外壁螺纹穿插连接。
[0022]需要说明的是,减震筒304的内部设置有腔室,腔室内部填充有第一橡胶块305和第二橡胶块306,减震筒304的顶部两侧设置有连接板307,两个连接板307的顶部分别开设有插孔,两个插孔的内部分别穿插连接有螺母308,减震筒304的两侧顶部均设置有插槽,转动螺母308,可以取出螺母308,然后可以打开两个连接板307,对两个第一橡胶块305进行更换。
[0023]进一步的,减震筒304的内部设置有腔室,腔室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橡胶块305和第二橡胶块306,减震筒304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减震机构4。
[0024]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因为活塞杆302与上部套筒301在相对密封的环境下滑动,会产生空气,下部套筒303的外壁设置有减震筒304,减震筒304的内部设置有腔室,腔室内部
填充有第一橡胶块305和第二橡胶块306,活塞杆302移动所产生的空气会向四周产生震动,而减震筒304内的第一橡胶块305和第二橡胶块306会吸收震动,达到空气能减震的效果。
[0025]进一步的,第二减震机构4包括多个支撑杆401,多个支撑杆401的内部设置有内壁,多个内壁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402,多个支撑杆401和滑杆402的外壁套设有伸缩弹簧403,多个滑杆402的顶部均和减震筒304的底部固定连接,多个支撑杆4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404。
[0026]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减震筒304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减震机构4,第二减震机构4包括滑杆402、支撑杆401和伸缩弹簧403,支撑杆401内部设置有内壁,支撑杆401内壁和滑杆402底部滑动连接,组成一个阻尼器,阻尼器的外壁套设有伸缩弹簧403,阻尼器是为了保证伸缩弹簧403沿着确定的方向移动,伸缩弹簧403和阻尼器的组合是为了消减第一减震机构3未消减完的震动力。
[002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能减震地脚,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抽油的油泵(2),所述底座(1)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减震的第一减震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机构(3)外壁设置有减震筒(304),所述减震筒(304)的顶部设置有两个转动槽,两个所述转动槽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板(307),两个所述连接板(307)的顶部分别开设有插孔,两个所述插孔的内部分别穿插连接有螺母(308),所述减震筒(304)的两侧顶部均设置有插槽,两个所述插槽的内部分别和螺母(308)的外壁螺纹穿插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能减震地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机构(3)包括上部套筒(301),所述上部套筒(301)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杆(302),所述活塞杆(302)的底部设置有下部套筒(303),所述上部套筒(301)的外壁和下部套筒(303)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下部套筒(303)的外壁和减震筒(304)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上部套筒(3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309),所述螺纹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武王建波
申请(专利权)人:廊坊瑞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