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4477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车架;电池,所述电池具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周沿形成有贯通所述箱体周沿的连接孔;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基体和弹性体,所述基体为筒状且穿设于所述连接孔内,所述弹性体套设在所述基体的外侧,所述弹性体包括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的一端穿过所述基体与所述车架相连,所述第一弹性部抵接在所述紧固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箱体之间,所述第二弹性部抵接在所述车架与所述箱体之间。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辆,当车架变形时,弹性体可以抵消一部分车架对电池的作用力,从而减轻电池的变形程度,提升电池的安全性,同时,避免电池相对于车架位移过度,保证整车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制造
,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

技术介绍

[0002]当动力电池安装在车架上时,为保证车辆整体结构稳定,电池和车架为刚性连接,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存在路面不平的情况,此时,车辆的车架会发生变形,车架变形所产生的变形载荷传递到电池上使电池发生变形,电池的箱体和零部件存在被撕裂的风险,由此,带来电池失效和电池热失控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在于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可以减轻电池的变形程度,提升电池的安全性,同时避免电池相对于车架位移过度,保证整车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
[0004]根据本技术的车辆,包括:车架;电池,所述电池具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周沿形成有贯通所述箱体周沿的连接孔;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基体和弹性体,所述基体为筒状且穿设于所述连接孔内,所述弹性体套设在所述基体的外侧,所述弹性体包括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的一端穿过所述基体与所述车架相连,所述第一弹性部抵接在所述紧固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箱体之间,所述第二弹性部抵接在所述车架与所述箱体之间。
[0005]根据本技术的车辆,通过紧固件穿过连接件和箱体的连接孔与车架相连,实现电池在车架上的安装,通过在连接件上设置弹性件,当车架变形时,弹性体可以抵消一部分车架对电池的作用力,从而减轻电池的变形程度,提升电池的安全性,通过在连接件上设置基体,避免电池相对于车架位移过度,保证整车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
[000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车架包括主架体和螺母,所述主架体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连接孔正对,所述螺母固定于所述主架体内且位于所述通孔位置,所述紧固件的所述一端穿过所述基体和所述通孔后与所述螺母相连。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箱体包括主箱体和法兰部,所述法兰部与所述主箱体相连且沿水平方向远离所述主箱体延伸,所述连接孔形成于所述法兰部上且沿竖向贯通所述法兰部。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法兰部的内侧具有空腔,所述连接孔贯通所述空腔的顶壁和底壁,所述第一弹性部的一部分设于所述空腔内,且抵接在所述空腔的顶壁与所述紧固件的所述另一端之间。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腔包括在上下方向排布的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一弹性部包括:在所述基体的轴向上相连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位于所述第二段的背离所述车架的一侧,所述第一段的截面尺寸大于所述第二段的截面尺寸,其中,所述第一段位于所述第一腔内且抵接在所述第一腔的顶壁与所述紧固件的所述另一端
之间,所述第二段位于所述第二腔内,所述第二段的远离所述第一段的端面与所述第二腔的顶壁抵接。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弹性部还包括第三段,所述第三段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段的远离所述第一段的一端,所述第三段的另一端伸出所述连接孔,所述第三段的截面尺寸小于所述第二段的截面尺寸,所述第二弹性部套设在所述第三段的外侧。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弹性部的朝向所述车架的一端的端面超出所述基体的朝向所述车架的一端的端面,或,所述第二弹性部的朝向所述车架的一端的端面与所述基体的朝向所述车架的一端的端面平齐。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弹性部和所述第二弹性部均沿所述基体的周向延伸为环形,且所述第一弹性部和所述第二弹性部均为独立部件。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弹性部和所述第二弹性部均为橡胶件,所述基体为钢制材料件。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孔包括多个,多个所述连接孔沿所述箱体的周向间隔布置,所述连接件和所述紧固件与所述连接孔一一对应。
[0015]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爆炸图;
[0017]图2是图1中所示的车辆的示意图;
[0018]图3是图2中所示的车辆的剖视图;
[0019]图4是图3中所示的A处的放大图;
[0020]图5是图1中所示的连接件的示意图;
[0021]图6是图5中所示的连接件爆炸图;
[0022]图7是图6中所示的连接件的另一个角度的爆炸图;
[0023]图8是图5中所示的连接件的剖视图。
[0024]附图标记:
[0025]100、车辆;
[0026]10、车架;11、主架体;111、通孔;12、螺母;
[0027]20、电池;21、箱体;211、主箱体;212、法兰部;2121、连接孔;2122、空腔;21221、第一腔;21222、第二腔;22、电池包;
[0028]30、连接件;31、基体;32、弹性体;321、第一弹性部;3211、第一段;3212、第二段;3213、第三段;322、第二弹性部;
[0029]40、紧固件;41、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
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1]下面参考图1

图8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100。
[0032]如图1

图4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100,包括:车架10、电池20、连接件30和紧固件40。
[0033]具体地,电池20具有箱体21,箱体21的周沿形成有贯通箱体21周沿的连接孔2121,连接件30包括基体31和弹性体32,基体31为筒状且穿设于连接孔2121内,弹性体32套设在基体31的外侧,弹性体32包括第一弹性部321和第二弹性部322,紧固件40的一端穿过基体31与车架10相连,第一弹性部321抵接在紧固件40的另一端与箱体21之间,第二弹性部322抵接在车架10与箱体21之间。
[0034]当电池20在车架10上装配时,先将基体31穿过连接孔2121,然后将第二弹性部322抵接在车架10与箱体21之间,随后将紧固件40穿过基体31与车架10相连,使第一弹性部321抵接在紧固件40和箱体21之间,由此,完成电池20在车架10上的装配。
[0035]当电池20在车架10上完成安装时,在箱体21上侧表面,由于第二弹性部322抵接在车架10与箱体21之间,车架10通过第二弹性部322将作用力传递箱体21,在箱体21的下侧表面,由于第一弹性部321抵接在紧固件40与箱体21之间,车架10通过紧固件40将作用力传递到第一弹性部321上,然后通过第一弹性部321传递到箱体21上。...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电池,所述电池具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周沿形成有贯通所述箱体周沿的连接孔;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基体和弹性体,所述基体为筒状且穿设于所述连接孔内,所述弹性体套设在所述基体的外侧,所述弹性体包括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的一端穿过所述基体与所述车架相连,所述第一弹性部抵接在所述紧固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箱体之间,所述第二弹性部抵接在所述车架与所述箱体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主架体和螺母,所述主架体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连接孔正对,所述螺母固定于所述主架体内且位于所述通孔位置,所述紧固件的所述一端穿过所述基体和所述通孔后与所述螺母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主箱体和法兰部,所述法兰部与所述主箱体相连且沿水平方向远离所述主箱体延伸,所述连接孔形成于所述法兰部上且沿竖向贯通所述法兰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部的内侧具有空腔,所述连接孔贯通所述空腔的顶壁和底壁,所述第一弹性部的一部分设于所述空腔内,且抵接在所述空腔的顶壁与所述紧固件的所述另一端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包括在上下方向排布的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一弹性部包括:在所述基体的轴向上相连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位于所述第二段的背离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世英李宁马淑倩王爱民孙启坤王鹏黄荣袁文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